第144章 诗和字
“想要老夫写字也行,但是你得答应一个条件。”陆德明看看折扇,点点头问道。
“没问题,你老请说就是。”
“听说你时常有好诗做出,今天就做一首老夫满意的诗,老夫就给你写。”陆德明说道。
“这是谁胡说八道的,你老又不是不了解我,我哪里会作诗啊。”薛玖气急败坏的说道。
“别管谁说的,反正我就这条件,你爱写不写。”
“别啊,你老又不是不知道,我这字哪里见得人啊!”薛玖苦着脸道。
“老夫当然知道你字见不得人,所以写在纸上就行了。”陆德明说道。
薛玖眉头紧皱,他能记得诗不多,至于词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最出名的那几篇,关键这不应景啊。
薛玖苦着脸来到书桌,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就想起了一首咏鹅。
不能剽窃小朋友的吧?做人还是得要点脸。
“有了!”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了一个视频,一首写在桥下的诗出现在脑子里。
“初来人间不知苦,潦草半生一身无。转身回望来时路,才知生时为何哭。
诗不错,但是你小子在这悲秋伤春的做甚?还潦草半生!你配得上这句吗?”陆德明没好气的说道。
“你管那么多,我是有感而发行不行?我是看到可怜人,心里感叹不行吗?”薛玖昂着头说道。
“哼!”
刚才陆德明的话给了薛玖提示,他又想起一首诗,记得是唐中期刘禹锡的,正好可以抄袭,提笔就写了出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才该是年轻人的气度。”陆德明摸着胡须,朗声笑道。
“行了!我已经做到了,该你了!”担心老头子还要他写,薛玖急忙把毛笔塞到陆德明手里。
“行吧!”看到一首喜欢的诗,陆德明心情极好,放下折扇就把诗誊写了上去。
“我说你也写点自己的吧!”薛玖帮忙更换折扇,不满的说道。
“要求那么多!”陆德明嘟囔道,不过还是写了两首诗上去。
“这是要送人的,落名!落名!”
“你的印呢?拿来盖上!”
“盒子里自己去拿!”陆德明被说得心烦,瞪大眼睛道。
薛玖也不在意,过去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两枚玉印,他干脆拿出来都印了上去。
“怎么停了?”
“哼!你说写啥就写啥!不说老夫就不写。”陆德明不满薛玖的催促,冷哼一声道。
“我不说了,你老写吧!”薛玖后退半步道。
“老夫说了,你说我写。”
“我要是背诗经呢?”薛玖试探着问道。
陆德明眼神不善的看向薛玖,大有摔笔的架势。
“咳咳!那就写清风徐来四个大字。”
“陆老头你故意的!我是说清风徐来。”看了陆德明写的,薛玖震惊的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陆德明还有这种恶趣味。
只见折扇上写着“清风徐来四个大字。”
没错,四个大字他也写上去了,一共八个字。
“这不是你说的吗,清风徐来四个大字。”陆德明装着迷茫的样子,指着折扇上面的字,一个个的念着。
“我是说只写清风徐来。”
“是你没说清楚。”捉弄了薛玖,陆德明心满意足的在另外一把折扇写了清风徐来。
“再写难得糊涂。”
“呵!你小子还懂不少为人处世嘛。”
陆德明没有再作妖,二十把折扇都写了字。
见到薛玖全部落了两个印,陆德明不由摇摇头道:“真是弄不懂你小子,落两个印有啥意义。”
“万一有人不认识呢?或者只认得一个。”
“快滚!哪有你那么多借口。”陆德明拿着折扇,坐到了火炉边上。
“嘿嘿!”薛玖满意的收起折扇,抱着盒子就出门,这可是藏品啊!
陆德明亲笔写在折扇上的字,目前只有自己有,而且他已经七十多有五,估摸着活不了多少年,这种折扇不说是孤品,也是很难得的。
薛玖心情很好,跑了三天,弄回来一百柄名人墨宝折扇,就连秦琼那里,他都请程咬金带着去求了两把。
薛玖记得秦琼死得比较早,而且他是武将,后世根本没有听说有墨宝,自己弄到两柄墨宝折扇,只要传承下去,足够子孙吃穿不愁。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薛郎真是好文采。”李双双大眼睛忽闪忽闪,钦佩的看着薛玖。
“你怎么知道的?”薛玖愕然问道。
“薛郎你不知道吗?这两天你的大
名可是轰动了长安。”李双双问道。“我不知道啊!为何我的名字轰动了长安?”薛玖摇摇头,不解的问道。
“你的三首诗很多人都在谈论呢!都说喜秋一出,悲秋难越。”李双双兴奋的说道。
“外面怎么知道的?”薛玖很是惊讶,要知道折扇拿回来,除了留着送人的几柄,其它都收藏了起来,根本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没有第三个人知道,那么肯定是陆老头泄露的,绝句不用说,那是老师房玄龄说出去的。
这是为自己扬名。薛玖马上明白过来,虽然并非本意,不过心里还是很感激陆德明和房玄龄的关爱。
“呵呵!清风徐来四个大字。”韦海棠阴阳怪气的说道。
薛玖:???
陆老头把这事都说出去了,这家伙还真是报复心强啊。
那天回来,清点折扇,没有看见那一把折扇,他就知道陆德明不怀好意,想不到这么快就说出去了,真是一个老顽童。
“哈哈!贤弟好气魄,快帮为兄也写一首诗。”崔诚忠大笑着从天桥上走过来。
“没有!”薛玖没好气的说道。
“贤弟!何必拒绝,为兄可是真心求诗。”
“红唇含玉柱,清算入花心。剩下的自己去编。”薛玖没好气的说道。
喜欢大唐混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