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道师上官笑松

仙遇-玉虚问道 提升篇

终南山巅的积雪在霜降之夜凝成冰晶,崔正英的青锋剑突然发出凤鸣——剑刃上的光阴蝶光斑化作七道银线,直指昆仑山方向。阴宽的照骨镜同时浮起紫鳞纹路,镜面映出玉虚宫飞檐上悬挂的九枚青铜铃,每道铃纹都与三人在镜渊镇、镜湖等地留下的光痕完美契合。

“是元始天尊的‘周天星斗铃’!”阳中翻开残卷,发现新增的批注中夹着半片昆仑雪羽,“三日前沙泉异动时,这雪羽就落在青锋剑上。”少年指尖抚过雪羽上的“玉虚开,心光现”朱砂小字,忽然想起隐沙镇陶女临终前说过的“心光所至,影自清明”。

三匹青骢马在昆仑云海中穿行时,七十二道星芒突然从天而降,在雪地上勾勒出八卦阵图。崔正英勒马不前——阵中浮现的幻象,竟是三年前西域妖僧血战时被自己斩杀的“影魔”,其七窍中溢出的紫黑雾气里,隐约可见隐沙镇老妪、镜湖鳞影人等熟悉面容。“这是心魔具象化!”阴宽的降魔杵砸在阵眼处,却激起更浓烈的黑雾,“奶奶的,老子当年明明把这玩意儿烧成灰了!”

阳中突然发现雪地上的八卦纹路在吸收黑雾,每道纹路都对应着三人不同的气息。“这是元始天尊的‘心劫试炼’!”他急忙掏出琉璃净瓶,瓶中还影花露水在星芒下化作光点,“师父,用光阴蝶灵气引动阵眼!”崔正英将青锋剑插入乾位,剑刃上的光阴蝶突然振翅飞出,在阵中织出光网,那些被黑雾包裹的影子碎片竟在光网中显露出陶女、叶默等人的愧疚面容。

“执念如影随形……”阵中传来元始天尊的天音,“你们破了影煞、烛龙鳞魄,却未破心中执念。”话音未落,崔正英眼前浮现出三年前战死的同门——他的剑本可救下那少年,却因犹豫错失良机。阴宽的幻象中,照骨镜映出自己当年为夺法器重伤同门的画面。阳中则看见残卷在镜渊镇被鳞魄侵蚀时,自己因恐惧而退缩的模样。

“破执需先明心!”崔正英咬破指尖,将心头血滴在青锋剑上,剑鸣声中,光阴蝶灵气化作凤凰虚影,“我曾因执念而失剑,今日以心光为刃!”阴宽则将照骨镜砸向自己胸口,镜面映出的不再是他人过错,而是自己暴躁下掩盖的自卑:“老子当年输给叶默,不是因为法器,是输给了自己的贪念!”阳中则将残卷投入净瓶,任由还影花露水冲刷那些被血咒污染的字迹:“我总想着补全残卷,却忘了真正的道,在每一次斩妖除魔的当下。”

当三人的血珠同时落在阵眼,昆仑云海突然翻涌,露出玉虚宫朱漆大门。门楣上的“先天无极”四字在晨光中流转,每道笔画都蕴含着开天辟地的道韵。元始天尊的虚影立于门前,周身缠绕着混沌紫气,左手托着混元珠,右手执拂尘轻点:“心光既明,可入玉虚。”

玉虚宫内,七十二根盘龙柱上刻满周天星斗,穹顶悬着的“混沌钟”正发出共鸣。元始天尊示意三人观照钟身倒影,崔正英看见自己的影子中藏着青锋剑的剑灵,阴宽的影子里沉睡着照骨镜的器魂,阳中的影子则化作残卷与净瓶的交缠。“法器本是心之镜。”天尊拂尘轻挥,混沌钟突然投射出三人过往:隐沙镇沙泉旁的抉择、镜渊镇烛龙首骨前的顿悟、镜湖影舟中的觉醒,皆在钟影中化作光茧。

“取你们法器。”天尊指尖点向混沌钟,钟鸣声中,青锋剑、照骨镜、琉璃净瓶同时悬浮空中。光阴蝶从剑刃飞出,绕钟三匝后没入崔正英眉心;照骨镜吸收钟身上的星芒,镜背浮现出完整的烛龙逆鳞图案;净瓶中的还影花突然绽放,花瓣上流转的不再是荧光,而是纯粹的金色光芒。

“光阴蝶已融入你的识海。”天尊看向崔正英,“从此剑随心转,可斩世间一切虚妄。”又对阴宽道:“照骨镜的逆鳞纹已成‘心鉴’,能映照他人心魔,亦能自照本心。”最后对阳中说:“还影花得了混沌钟的开天气息,今后露水可解万咒,亦能渡化怨灵。”

三人跪拜谢恩时,天尊忽然望向东方:“三日后,东海将现‘蜃楼劫’,那是上古蜃龙以执念凝聚的幻境。”他抛出三枚玉符,符纹中隐现金龙虚影,“此乃‘先天一气符’,可助你们破幻境中的‘七情锁’。”崔正英接过玉符,发现符纹与隐沙镇铜镜残片上的纹路暗合,原来圣人早已算到他们今日的机缘。

离开玉虚宫时,昆仑云海突然裂开缝隙,露出长安城方向的异象——大片紫黑与金红交织的云雾中,隐约可见龙形虚影在吞噬百姓的影子。阳中翻开残卷,新页上不知何时出现“心光破劫,影随道生”八字,字迹中透出混沌钟的余韵。阴宽摸着新烙的“心鉴”纹路傻笑:“敢情这圣人的指点,就是让咱们自己跟自己较劲?”

返程的青骢马踏碎昆仑积雪时,三人的影子突然化作光蝶环绕周身。崔正英望向天际,发现那些光蝶的轨迹与玉虚宫的星斗图一模一样——原来他们的道法精进,早已与天地大道共鸣。暮色中,阳中在残卷写下:“玉虚问道,方知大道非求外,乃修心也。心光所照,影自清明,此乃真仙之基。”

三日后,东海之滨,崔正英三人面对遮天蔽日的蜃楼幻境。青锋剑出鞘时,光阴蝶灵气化作金龙虚影,与玉符中的先天一气共鸣;照骨镜映出幻境中的七情锁,阴宽的降魔杵每砸下一次,就有一道心鉴之光破除一重幻象;阳中洒出的还影花露水,在海面上绽开金色莲花,将被蜃龙吞噬的百姓影子一一托回本体。

当最后一道心光刺破幻境,蜃龙的虚影在金光中化作点点荧光。阳中发现荧光中藏着半片陶片,上面刻着“双生同归”四字,与隐沙镇陶女的定情信物严丝合缝。崔正英将陶片投入海中,海浪突然托起一面水晶镜,镜面映出玉虚宫中元始天尊的微笑——原来这场蜃楼劫,亦是圣人考验的延续。

暮色浸染东海时,三人在礁石上休整。阴宽的照骨镜突然映出玉虚宫的景象: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抛向人间,珠子化作万千光点,其中三道正朝他们飞来。阳中惊喜地发现,光点落在三人法器上,青锋剑的裂纹完全愈合,照骨镜的逆鳞纹泛起金光,净瓶中的还影花竟结出了晶莹的果实。

崔正英抚摸着剑身上新生的光阴蝶纹路,忽然明白:圣人的指点,从来不是给予现成的力量,而是唤醒他们本就拥有的“心光”。当青骢马再次踏上征途,三人身后的影子不再是单薄的轮廓,而是化作光焰熊熊的凤凰、烛龙、莲花虚影——那是他们历经考验后,真正与道合一的证明。

而在玉虚宫中,元始天尊望着三人远去的方向,拂尘轻挥间,混沌钟再次响起。这钟声跨越山海,在隐沙镇沙泉、镜渊镇废墟、镜湖湖心岛等地激起共鸣,每道涟漪中,都浮现出三人突破时的光影。圣人知道,只要人间还有执念堆积成劫,这三个以心光为刃的侠客,就会继续在光与影的交界,守护着那份“人心无妒,影自长随”的至理。

(全文约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