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这温馨的对话,与刚才那雷霆手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巴信和他那些还能动弹的门客们,更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绝望。

张良这时才缓缓站起身,脸上依旧挂着那不变的温和笑容,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冲突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闹剧。他对着盖聂微微躬身:“盖聂先生,有劳了。”

盖聂摆了摆手,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浑不在意:“举手之劳,这帮后生,火气太旺。”

张良笑了笑,目光重新落回面如死灰的巴信身上,以及地上那些痛苦呻吟的门客,轻轻摇了摇头。

树下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极为诡异。地上躺着十几个哀嚎翻滚的巴家门客,他们的主子巴信面如死灰,瘫坐在地,浑身抖得像风中的落叶。不远处,天下闻名的剑圣盖聂像个普通老农般坐在一块青石上,闭目养神,仿佛刚才出手废掉十几条汉子的不是他。荆无涯恭敬地站在师父身后,目光偶尔扫过巴信,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公输远则捋着胡须,打量着四周的环境,似乎对这场闹剧的结局毫不意外,更关心这村落的防御工事。

唯有张良,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他走到巴信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脸上那温和的笑容未减分毫,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巴家主,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了吗?”张良的声音依旧清朗,却让巴信听得心惊胆战。

巴信嘴唇哆嗦着,看着眼前这个俊美得如同女子般的青年,再想到刚才那位老者的恐怖实力,他哪里还敢有半分反抗的念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刻的他,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嘶哑:“张…张先生…有话…好说…”

张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转向荆无涯,脸上的笑容敛去几分,多了些许严肃:“无涯,坐下说话。”

荆无涯应了一声,在盖聂身旁坐下。

“巴郡之事,动静似乎远超良之预期。”张良的目光在荆无涯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语气带着探寻,“军报传至关东,竟说巴家公然谋反,伏击公子车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是途中遭遇了什么难以预料的变故?”

张良原本的计划,是让荆无涯和公输远协助巴信,利用巴家在巴蜀的势力和资源,尽可能多地将财货、兵器和工匠转移出来,为日后的反秦大业积累资本。至于巴信本人,能拉拢最好,不能拉拢,也要确保他不会坏事。伏击扶苏?这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内!这风险太大,一旦失败,不仅巴家的资源会损失殆尽,更可能将他们这些隐藏在幕后的人彻底暴露在秦廷的视野之下,引来雷霆打击。

听到张良问话,巴信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也顾不上恐惧了,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指着荆无涯,声音带着哭腔和愤怒,抢着说道:“先生!您可要为我做主啊!都是他!都是这个荆无涯!他自作主张!”

“我本来是想按照先生的吩咐,尽量多带些人和东西出来,悄悄离开巴郡的!可谁知道,汉中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说扶苏要来巴郡巡视!这一下,时间就来不及了啊!”

“我当时就慌了神,想着赶紧收拾细软跑路!可这个荆无涯,他…他竟然跟我说,要…要主动出击!去伏击扶苏!说什么要拖延时间,要闹大动静,浑水摸鱼!”

巴信说到最后,又忍不住老泪纵横,一副被逼无奈、遇人不淑的可怜模样。

荆无涯听着巴信颠倒黑白的哭诉,眉头皱了皱,却没有立刻反驳。他只是看向张良,等着他的发问。

张良静静地听完巴信的哭诉,又将目光投向荆无涯,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无涯,他说的是真的?伏击扶苏,是你临时起意?”

荆无涯迎着张良的目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瓮声瓮气地解释道:“回禀伯父,也不全是临时起意。”

他挠了挠后脑勺,似乎在组织语言:“伯父您之前交代过,若遇紧急情况,可相机行事,务必以保全人手和财货为先。当时扶苏突然南下,时间紧迫,若按原计划慢慢转移,定会被堵个正着。孩儿想着,兵书有云,‘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是能在险要之地设伏,打他个措手不及,一来可以迟滞其行程,为巴家转移争取时间;二来,也能挫其锐气,让他们不敢轻易深入巴郡腹地。”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懊恼:“孩儿也看了伯父给的兵书,学了那马陵道的计策,想着依样画葫芦,或许能成…只是没想到,那扶苏身边也有能人,竟提前识破了埋伏。而且…而且巴家那些人,实在太不经打了,看着人多,真打起来却一触即溃…若非如此…”

荆无涯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巴家的人太废物,他说不定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