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扶苏应允:“也好,有劳章将军。”

章邯不敢耽搁,匆匆行了一礼,转身大步流星而去,召集部属,准备即刻开拔。

屋内只剩下扶苏与王贲二人,还有侍立一旁的苏齐、张苍等人。

待章邯走后,王贲这才仔细打量扶苏,见他左肩缠着厚厚绷带,面色憔悴,不由叹了口气。

王贲语气放缓,带着几分关切:“公子,你这伤……唉,潇潇在家里听到消息,急得什么似的,差点就要收拾东西,亲自跑来汉中照顾你!还是父亲和我拦着,才没让她胡来。”

扶苏露出一丝苦笑:“让大舅哥和潇潇担心了。”

关心过后,王贲脸色又严肃起来,恢复了武将本色:“巴家,看似势大,盘踞巴蜀数百年,根深蒂固。然,在我看来,其谋逆之举,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扶苏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其一,兵力悬殊,训练不足。”王前道,“巴家倾巢而出,凑出两千乌合之众,其中泰半还是临时武装的盐丁矿徒,其核心不过是数百护卫家丁。这些人,欺压乡里,护卫商队尚可,若要与我大秦身经百战的锐士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王前所部三千郡兵,虽非我大秦边军主力,但皆是受过正规操练、见过血的士卒,足以应对。更何况,章邯将军已率五千精锐南下,巴家拿什么来挡?”

“其二,地利已失,人心未附。”王贲继续分析,“巴蜀之地,山川险峻,易守难攻。但巴家并未选择据险而守,反而分兵于米仓道设伏,可见其指挥混乱,毫无章法。再者,巴家在巴蜀虽有威望,却多是建立在利益勾连与强权欺压之上。如今公然反叛,袭击公子,此乃灭族大罪。巴蜀各县官员、地方豪族,有几人敢明目张胆附从?他们不落井下石,已是侥幸。失了人心,纵有天险,亦是枉然。”

“其三,缺乏外援,孤立无援。”王贲目光扫过舆图上巴郡的位置,“巴郡四周,皆为我大秦郡县。蜀郡、南郡、黔中郡,皆有重兵驻守。等公子传令三郡,封锁所有通往巴郡的要道、渡口。巴家插翅难飞,更不可能得到任何外部支援。困兽犹斗,又能支撑几时?”

张苍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插话道:“通武侯所言极是。巴家此举,蠢不可及。下官实在想不通,巴信、巴礼那两个蠢货,究竟图什么?难道真以为杀了公子,就能割据巴蜀不成?”

苏齐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或许……他们本身就没想过能成功割据?会不会,他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造反本身?”

王贲看了苏齐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苏先生所言,或许触及了问题的关键。”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巴家这点实力,造反是死路一条。但他们选择这个时间却极为恶毒!陛下之所以如此重视,除了公子受伤让陛下震怒,另一个原因就是南征大军了。”

他手指重重点在舆图上连接巴蜀与南方的交通线上:“巴郡,不仅是我大秦西南重镇,更是南征大军粮草辎重的转运枢纽!数十万大军鏖战百越,粮草供应,全赖蜀地转运,经巴郡,过五尺道,方能抵达南疆前线!”

“屠睢将军新丧于西瓯,任嚣、赵佗二将正勉力维持局面,军心本就不稳。此时若巴郡生乱,哪怕只是短暂的动荡,导致粮道受阻,后果不堪设想!”王贲的声音透着寒意,“断粮三日,军心必乱!哗变、溃散,甚至倒戈相向,都并非危言耸听!到那时,南征大业功亏一篑不说,这数十万虎狼之师失控,对帝国腹心之地,将是何等巨大的威胁?!”

“那依大舅哥之见,如今该当如何?”扶苏诚心请教。

“文武并用,方为上策。安抚地方,分化瓦解,确有必要。但军事上的压力,绝不能放松。”王贲看向扶苏,“章邯将军五千人马,加上王前所部三千,共计八千。对付巴家残余势力,兵力足够。但巴蜀地形复杂,若巴家化整为零,流窜山林,剿灭起来,恐旷日持久,这正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就在此时,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被带了进来,单膝跪地,呈上一封来自巴中的紧急军报。

扶苏接过拆开,快速浏览一遍,眉头渐渐皱起。

“王前已控制巴中县城。”扶苏将信递给王贲,“但据他回报,巴中县城内外,并无叛乱迹象。往来商旅也证实,巴郡郡治江州城内,一切如常。巴家三爷巴礼甚至还在城中宴客。王前询问太守裴肃,裴肃亦是一问三不知,只说巴信前些日子的确带了近千‘商队护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