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好久不见
倒是一旁的杨彩云,对于眼前的一切仍表现的有些小心翼翼的,甚至有点如梦初醒一般的感觉,眼睛不自觉的往赵春生的身上撇。
“姐夫,咱们以后真的能一直住在这儿吗?”
看着两个小姨子都在里面玩闹着呢,赵春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轻轻的抚着杨彩云的头发。
杨彩云长得极其漂亮,是那种如阳光般能沁到人心里的美。
有时候赵春生只是看着杨彩云的那张脸,都会有些恍惚。
心中也不自觉的感慨,这原主的命怎么会这么好?
偏偏是让自己给捡了个大便宜。
大概是赵春生这会儿靠的太近了,杨彩云脸上的红顿时变得明显了许多,却一下听见了赵春生的声音。
“为什么不行?这里以后可就是我们的家了。”
赵春生的声音压的很低,几乎是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的询问着。
“而且现在这里又没有别人,你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的。”
杨彩云的心莫名漏跳了一拍。
“姐姐,门外有人来了!”
听见杨曼云的声音,杨彩云赶紧答应着。
随后下意识的和赵春生拉开了些距离。
不是厌恶,而是杨彩云确实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那张小脸儿,这会儿就像是染上了一层腮红一样,粉嫩的俏皮又惹人心动:“有人来了,我得赶紧过去瞧瞧了。”
万一是装修上出了什么问题,也得及时跟人家沟通才行。
赵春生看着杨彩云的背影,无奈的一笑,这会儿也只能是下意识的跟上。
出了门,一个穿着一身精致制服的女人正站在院子里。
赵春生他们买的楼层较低,又恰好是一楼,门前刚好有一个小院子。
用赵春生的话说,这以后要是真的允许个人家做生意,一楼还能改个门市店。
虽然杨彩云是一口咬定绝不会有那样的可能,但作为从未来回来的赵春生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只要有人进入他这个小院子里,赵春生他们就一眼能瞧见。
对方这会儿头上还戴着一顶帽子,正在上下打量着面前的这栋建筑。
赵春生出门的时候只觉得一阵衍生心头不由一阵好奇:“你是谁呀?找我们有什么事吗?”
没想到对方一听赵春生这话,竟是忍俊不禁。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呀,就已经把我给忘得干干净净了吗?”
赵春生有些惊讶。
听着声音确实是熟悉的,可是面前人的这张脸蛋,赵春生看着属实是有点陌生。
而当周晓燕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时,露出那张精致的面庞,赵春生只觉得眼前一亮。
以前的周晓燕待在村里的时候打扮的不说土里土气,看着也是没有啥特色。
总是穿着那一身或是深蓝或是深绿的工作服,每天穿梭在田野当中,一条大辫子就这样编成麻花侧在身后。虽然说有一种十分质朴的美感,只要人长得好看,不管咋样都能看出漂亮来。
但稍微收拾一下,还是会让人感觉到截然不同的一种精致感的。
赵春生此刻大概就是这样的感受了。
“小燕,你这变化可是太大。”
周晓燕笑了笑,十分满意的将自己的长发散在身后,走上前来,主动朝着赵春生伸出手。
“咱们也算是老有见面了,我现在在城建方面,肯定是不能再打扮的像以前那样了。”
周晓燕说着转头又朝着杨彩云的身上看去:“彩云,你现在应该不会像以前那样讨厌我了吧?”
杨彩云被周晓燕说起了以前的事儿,这心里还有种说不出的微妙呢。
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就连杨彩云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当初为啥会表现成那样。
“今天工作结束的早,彩云之前跟我说的时候,我便赶紧把工作安排给别人了,就怕耽误了今天晚上的这顿饭。”
周晓燕说着,眼睛里又散发着一丝光亮,看着赵春生的眼神中或带着遗憾或又带着释然:“走吧,地方我都选好了,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总是让你家帮衬着我,这回我也得请你们好好的吃一顿。”
赵春生本来还想跟周晓燕客气,结果这会儿两个小孩子也从屋里出来了。
尤其是杨小溪。
小姑娘年纪小,以前没看出来自家姐姐的心思,还傻了吧唧的以为是自家姐姐小心眼,所以才不喜欢周晓燕呢。
这会儿多少看出些端倪了,再看像周晓燕的时候,先是感觉亲切,随后又不知道应该怎么相处。
还是周晓燕聪明些,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块桃,这才给自己换来了些好感。
这市里现在像样的饭店还不算太多呢,等到以后经济彻底开放了,才会有更明显的变化。
周晓燕选在了一家环境还算不错的地方,最关键是这里有包厢,门一关就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聊聊了。
“我还真有点怀念以前在乡下的日子,那个时候虽然是苦了一点,但总比现在的工作环境要好。”
周晓燕说着将目光落在了赵春生的身上:“倒是你们,好好的怎么跑到市里了?”
赵春生一本正经。
“当然是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了,以前的房子实在是太小了些,以后两个孩子越来越大了,当然不能总跟我一个大男人挤在一起。”
赵春生说着,又挤出一句显得有些生分的话。
“不方便了。”
周晓燕点点头:“那倒是。”
乡下什么都好,但要是乡下什么都没有,这日子也就怎么都不好了。
赵春生家之前就是这种情况。
像赵春生这样的一个大男人要带着三个小姨子过活,不管怎么想都是天崩,开局却愣是折腾到了今天,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奇迹了。
而周晓燕此刻更多的则是在感慨着城市的发展变化。
“日子过得好了,想要追求更好的日子,那也是正常的,不过我还是想给你们提一个醒,要是不着急住着新房的话,最好还是在乡下多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