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朱元璋听完宋忠的话,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些恍然大悟的神情,心中暗自思忖:“朕到了今天才明白,自己这大孙为什么有胆量直接炮轰金陵,有胆量面对天下的藩王,有胆量说出来即便是天下大乱也能够重新一统天下。合着琼州府已经发展得这么好。” 他的心中不禁对朱允熥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有些许的欣慰,“这孩子,看来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手段。琼州府在他的治理下如此繁荣,或许开海禁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有些跟不上这年轻人的思路了?”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可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对自己过去决策的反思。他想起自己在位时,虽然也致力于大明的繁荣昌盛,但在某些方面,是不是因为过于保守,而限制了大明的发展呢?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宋忠说道:“宋忠啊,你仔细盯着开海的事情。这开海之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一个小零件的变动都可能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朕要知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逃过你的眼睛。” 他的声音沉稳而严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时的他,虽然认可了朱允熥的能力,但作为曾经的帝王,他深知这一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必须谨慎对待。这就像是在悬崖边行走,一步走错,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宋忠恭敬地应道:“是,陛下。臣领命。” 说完,他便恭敬地退下,脚步迅速而轻盈,就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猎豹,很快就消失在朱元璋的视线之中。

朱元璋则是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椅子上,他的目光有些空洞,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在安静地思索着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自从允熥从琼州府发兵,拿下金陵之后,好像一切都变得和他想象中不一样了。曾经他以为自己已经将大明的未来规划得很好,每一个政策、每一个布局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就像一个棋手在棋盘上布下了天罗地网,自以为掌控了一切。他制定的各种制度、政策,都是为了让大明的江山永固,让朱家的统治千秋万代。可如今,这一切都在朱允熥的手中发生了改变。

“朕的大明,如今像是换了一副模样。这孩子的做法,有些是朕从未想过的,可却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朕是不是过于保守了?” 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的内心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自己在位时的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朱允熥这样轻易地改变,可能会带来危险。另一个小人却说,时代在发展,朱允熥的做法或许更适合现在的大明,他能看到自己未曾看到的机会,这是一种进步。“可朕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啊。” 他感到自己对亲手拿下来的大明有些陌生了,这种陌生感让他的心中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他就像一位看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想法的父亲,虽然有些不适应,但也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