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闹了这半天,你就拿回去这么点儿?

蔡主任觉得这方平安有点不识抬举。

你就一个微型村的村长,手里有几个臭钱而已,还真以为自己是跟葱了?

只要是在他们公社的治下,就得服他们的管!

于是他决定公事公办,就按照今天的日子来给新村的知青们登记,而至于安置费嘛,等县里知青办处理完知青们为何拖了近3个月才来报道的事儿完结以后,再继续缓缓。

理由他多的是。

一个愣头青,加一些不着四六的知青,能泛起什么浪花来?

这年头知青给各个公社带来的麻烦还不多吗?

真当知青是宝贝啊?

然后,方平安让杨晓蜜她们过来交材料,登记报到,该干嘛干嘛。

至于说县里知青办的调查和批评,尽管来。

我方平安但凡皱一下眉头就算输!

有王主任程主任作证,这算个der啊?

登记报到的事情倒是很顺利,只是蔡主任也说明了,这个事情要报给县里知青办,还有安置费里面包含的部分,可能一时半会批不下来,还要等等。

明里暗里的意思,是无端晚了近3个月报道的事情,会给他们档案留下污点,到时候回城就不好办了。

但——

刘光天等人都是毫无感觉的排队办理登记报到。

这让蔡主任产生了错觉,他们这5个知青,是不是傻啊?

档案会有污点啊!

回不了城啊?!

怎么一个个都不在乎?

这是公社的知青有回来办事的,知道了这个情况,也一个劲儿的劝着刘光天5人。

而刘光天挖了挖鼻屎:“我就是下乡来种地的,我爸是轧钢厂工人纠察队队长,还是7级工。要想留在城里,我分分钟就能进厂。村长在哪儿,我就在哪。”

这也算是表个忠心,顺带亮亮自己的底气,以便于吸引女知青。

“我们也是,村长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虎子和大头也连连点头。

他们很识趣,搬迁之前大家伙就开过小会,很多新村的事情,包括宝药,进厂名额都不要对外说,以免引起波澜。

需要说的时候,方平安自会解释的。

“我们一样,我们可是辞掉了区文工团的工作,跟着村长一起下乡的。”杨晓蜜和热巴也说道。

返城?

瞧不起谁呢?

工作而已,村长手上还有3个,真需要的话,他们相信村长随手就能搞到。

当时方便面的事情,只要村长点头,100多人都可以进四九城食品总厂。

所以工作返城的事情他们完全不担心,也没有放在心上。

这下子就把蔡主任和赶来劝说的知青们搞不会了。

竟然还有辞掉(卖掉)区文化宫的那种好工作专程下乡的?

真没见过这么傻又这么自信的。

而方平安出了公社大门以后,又吩咐了一句。

“热巴,你去给区里打个电话,你是少数民族,有专门的牛羊肉副食补贴,再怎么少也不会少了你的那份。”

“问问程主任,让他帮着查查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到位?”

“你们俩个大学毕业生,正儿八经的13级办事员,拿着55块的工资。”

“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建设祖国,用劳动改造思想。”

“结果连牛羊肉副食补贴都没了?”

“这是谁干的事儿?让程主任好好查查!”

是的,县里知青办那边方平安是不熟,人家也不会卖他什么面子,你忘了就是你的错。

但方平安认识程主任啊。

有关系不用过期作废!

而且以热巴来说这个事儿最适合,民族关系一向是上面很注重的。

这话一出,蔡主任和过来劝说的知青们都傻了。

蔡主任傻了是因为他想起来,那天篝火晚会过来庆祝的有区zf办公室的程主任,看样子人家不止是过来走个过场,而是跟新村真的关系很好的那种。

方平安找县里知青办估计没什么办法,因为迟到报到是真事儿。

但人家从市里往县里查,那一查一个准儿,事情就会曝光了。

他蔡主任就得倒大霉了!

而过来劝说的知青傻了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城里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后没有办法,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和响应国家的号召才下乡来当知青的,再加上前几年城市人口的精简,可以说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回城。

可这俩大学生,13级办事员,工资都可以拿55块了。

这种情况下辞职跑来下乡?

是不是脑子有病啊?!

你不要工作的话卖给我啊!

那可是工作啊!

13级办事员工资55块!

未来妥妥的预备干部啊?!

热巴“哦”了一声,随即就准备去公社里面打电话,结果蔡主任马上上前拦住了他们。

“其实吧,我们社里可以先垫付,就不用麻烦程主任与知青办了。”

他违心的,目光灼灼的看着方平安,稍微带点谄媚的说出这句话。

你踏马跟区里关系这么铁你早说啊!

你早说啊!

方平安皱了皱眉头:“这事儿,不为难你蔡主任吧?”

“不为难。”

“真不为难?”

“绝对不为难!”蔡主任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下子,这部分空缺就得他再想办法补上了。

账,必须得做平!

“那,咱们再进去?”

“对,进去,我再给他们重新办理!”

众人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于是便又跟着进去了。

不过之前来劝说的知青还在那里发愣,随即没到十分钟,这事儿就传遍了他们的知青点。

新来的5名知青,有点傻。

两个姑娘挺漂亮的,但是更傻,把13级办事员55块工资的工作辞了才下的乡,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最后方平安还是退了一步,报到时间都改成了搬迁的那一天,农具还有基本生活用品给领了回去,生活补助那是粮食和粮票,必须领走,医疗教育费则只能留在公社里,这玩意儿不能变现。

而建房费,给村子里的建房费,方平安没要。

这个才是大头,但方平安一点都不稀罕。

他也跟蔡主任说明白了,我们新村庙小,现在村民们都没有房子呢,只能住在仓库综合楼临时过渡一下。

所以这个钱你给我我也建不了房子。

这个钱我新村不拿,建不了房子也就不能再接收知青了,这是实际情况没有能力接收,希望蔡主任能够向县里知青点反映一下。

至于说这笔钱怎么办,新村就不管了,反正我没拿。

方平安的想法很简单,我村子没拿建房费,你就不能硬塞知青给我,这个很合理吧?

而蔡主任听他这么说,自然是松了一口气,总计他们就拿了一些农具和粮食,值不了几个钱。

而且蔡主任得到了消息,因为5月刮大风的原因,上山下乡工作已经停了下来,什么时候再启动还不好说。

所以他这是纯赚,压根就没有再往外掏几个钱,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心里对新村的那点怒意便压了下来。

只是觉得新村这帮子人真是有病,一个个公事公办剑拔弩张的样子,最后只拿了点农具和粮食走了?

就这?

你早说啊!

没事儿吓唬我干啥?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到了68年,老三届全部强制下乡以后——

那他就不是赚钱的问题了,到时候他哭都来不及!

到时候虽说真的安排下来,新村也不能推诿,但主动权可就在方平安这里了,操作空间可就大多了。

正当众人商业互吹着出门的时候,公社外面传来了争执声。

“蔡二狗!这三侉子你不能动!这是平安新村的车!”

“嘿!我这是临时征用!拦着我执行任务,你是反了天了是吧?!”

方平安脸色一沉——

这又是哪个没长眼的由来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