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领导视察

平安新村与八家村一样,现在是归于崔村镇崔村公社管理,旁边就是兴寿镇兴寿公社,秦家屯就在那边离得不远。

在方平安这个村长之上,直接上级有村党支部书记(党内领导)——方平安暂时一肩挑,他这村子里就没有党员,也不设置书记一职,这是平安新村的特殊性,市里给的政策文件中有标注。

再就是生产大队/公社(行政上级)以及镇zf,这个就相当于街道办王主任了,新村得听公社大队的话。公社书记,或者叫大队书记就是新村的直接上级。

跟上面一层是县g委会或上级工作组(特殊时期可能直接干预),这个到时候再说,有市zf给新村的政策文件,一般来说g委会也不会完全不顾这些闹到这个偏远乡村来。

而今天下午,崔村公社书记、公社大队长、崔村镇镇长、八家村村长书记……

都跑到平安新村——的仓库综合楼来了。

公社书记和大队长眼珠子都红了。

之前方平安去公社要水泥红砖的批条,他们也是不厌其烦,但看了市里给的新村政策文件以后,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新村不接受社会力量的资助与捐赠,反正是你们自个儿花钱,公社和大队也没什么损失,便给了方平安他们新村3年量的批条,后面就没有了。

按照他们的估算,能按照方平安的计划,建一间25*25米的仓库(一层)就已经算超标了,估摸着还得想法儿去其他地方找补不少水泥与砖头。

但没曾想方平安靠着以物换物,还有从四九城那边的关系弄来了这么多的材料?真就只建了一座四四方方的仓库(综合楼)?整个村子啥也没有,就这么一座仓库?!

而且一个月就建成了,还踏马直接住进去了??

不是——这么大的事儿,你们新村能不能来公社里打声招呼啊?

公社里最近忙得很,大风已经刮到乡下来了,他们成天都在各种学习,而且现在都7月了,9月之前双抢晒粮食交公粮,那个不是事儿?

所以新村刚搬迁时,公社把这些事情都丟给了八家村,让他们照看着点,等开荒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再过来视察。

而且方平安一早就去公社报到了,也混了个脸儿熟,该交代给他的事情的也交代了。

本以为有事儿方平安会来找他们,比如说申请青年突击队帮忙开荒啊,建住房啊,村民口粮不够来公社先预支一些啊……

但方平安没来,他们也就把这事儿给先放一边了。

要不是八家村的村长书记过去报信的话,他们估摸着再过半个月才能过来。

公社崔书记,张大队长,蔡镇长三人红着眼睛看着这座工业化气息极强,方方正正的仓库综合楼,鼻子喘着粗气,崔书记颤颤巍巍的指着仓库说道:“建这个,花……花了多少钱?”

方片安一脸莫名其妙:“一万四啊?”

崔书记一把捏住了心口的衣服,一脸的痛苦状,方平安等人二话不说马上递了一杯水过去——这不是心脏病犯了吧?

这书记承受力不行啊,在城里的时候自己打了几万斤猎物回来,亩产3000斤的时候,王主任程主任他们也只是惊讶而已,这崔书记,得多练练。

崔书记一把推开了方平安递过来的水,用手指点着方平安,半天说不出来话。

方平安则是很无语,这可是兑了强化药剂的白开水啊,万分之一的比例,拿着补充体力,跟电解质水有的一拼,你不喝?

我自己喝。

然后他一口就闷了。

“你们把钱都花在住房上面,种地怎么办?种子肥料怎么办?还有村民们的口粮呢?!方村长,你这是犯罪知不知道!”

“你把国家的钱拿来胡话乱花!你这是犯罪,是渎职!我要撤了你这个村长!”

“这不是瞎胡闹吗这?!”

可以看得出来,崔书记真的发怒了,在他眼里这仓库就是面子工程,大家都是用土胚夯土三合土盖的库房,还有很多农户现在住的都是茅草房,农村地大,也只盖一层,不够的话可以多盖几个——

但你用水泥红砖这么宝贵的物资盖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仓库?

你耕地开荒都没弄完呢,你搞什么仓库?!

这就是拿着国家的钱瞎胡闹!这就是犯罪!

方平安弱弱的举了一下手:“崔书记啊——那个,你的理解可能有误。”

然后他拿出一份文件出来——

“这是我们搬迁之前新村资产统计,有街道办区zf以及派出所的三方证明,我们新村还有钱。”

“而且我们没有接受过社会上乃至国家的一分钱补助或者捐赠。”

“我用村子赚的钱,给村子建仓库——这没毛病吧?”

公家的钱公家花,用来建设公共建筑服务于大家,没问题啊?

崔书记一把拿过了方平安手中的物资清单,第一眼就被最上头的剩余资金39782.3给震慑到了,然后拿起眼镜儿擦了好几下,又戴了上去,用手指比划着数数字,在那儿还喃喃自语到:“这小数点是不是标错位置了?”

然后张大队长,蔡镇长,八家村的宋村长与庞书记,都围了上去——

然后大家都愣住了。

“你村里,公款还有近4万?”

“嗯呐。”

“不是国家拨下来的钱?”

“不是,一分一厘,都是我们自己赚的。新村的基本规则,不接受社会捐赠,不然新村就和普通村子没什么两样了。我们的目标是自力更生,全村脱贫奔小康。”

“呐,这是我们村从60年建村开始到现在的备忘录以及每个月的账目——有街道办的证明,都是自己白手起家赚的,没毛病。”方平安还适时的把以前的那个备忘录以及账本递了过去。

“……”

“你们村一共58人?”

“是啊?”

“那平均下来,你们村这不已经脱贫了吗?”

“还不够,要家家楼房,楼上楼下点灯电话,家家有车有钱有余粮才行。”方平安摇了摇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最起码不说万元户,每家每年能存下一千块才算脱贫吧?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小子的口气真大啊!

家家楼上楼下点灯电话?

那不就直接进入gc主义现代化了吗?

赶英超美?

不是,大y进放卫星的时代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怎么还有人想着这个啊?

但这账本和公证文件上的数额又做不了假,都有公章的。

58人的微型村,公账还剩近4万块?

他们这个村,是要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