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4章
“是啊,媚娘,你昨天是怎么知道他们不对劲的?”
此言一出,李想也来了兴趣。
我还以为自己的徒弟狄仁杰是个神探呢。
可现在媳妇居然也成了神探。
世事无常啊。
武媚娘微微一笑,“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一年来,我每一次破案,都是靠着自己的细心和观察,才能把每一件案子都查个水落石出。”
顾芳芳被噎住了。
为什么她说的每一句话,她都听懂了,可是,她就是破不了?
“媚娘,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第一时间就怀疑他们的?”
雪晴和顾芳芳一样,看向媚娘的目光也充满了好奇。
武媚娘继续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大汉抬着担架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躺在担架上,而那几个男人却在不停地把手伸进被子里,男女有别,这太不正常了吧?”
顾芳芳:“看起来确实是这样,当时我就注意到了,不过也没太在意。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能确定对方就是劫匪啊。”
“当然,芳芳,你有多重?”
“武郎君,这是秘密。”顾芳芳难得的害羞了一下,“不过,我也没必要瞒着你。”
“打住!”
顾芳芳的话还没说完,武媚娘就感觉自己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一个女子能有多重?从体型上看,那个女子最多不会超过一百斤。但是你没看到那些大汉,一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抬着一个女人,有什么难的?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人吗?这也是其中一个疑点。”
雪晴道:“这倒也是个疑点,不过,也有可能是被子下面的女人太胖了,抬起来有些吃力。”
“是啊,单凭这一点,还不能下结论。可是这大夏天的,这女人到底是生了什么大病,才会在这大热天裹着这么厚的被子?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病需要这样做。”
“另外,我派人去打听了一下,据他们说,这担架上的女人是刚刚送到襄阳城救治的,大夫说没救了,就把她送回娘家。不过,他们并没有沿着大路进入襄阳城,这也是一个疑点。”
不等雪晴等人继续发问,武媚娘就把自己怀疑的东西都说了一遍。
“这么多问题加起来,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所以,我才会猜测,这群人肯定出了什么事。”
“那被子里面是金银珠宝?”顾芳芳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
“是的,我猜是金银财宝。这些金银,不是抢来的,就是偷来的。所以,我才会派人跟踪他们。”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得通了。就在刚才,那几个劫匪已经招认了,担架上躺着的那个女人,就是城中一家青楼的妓女。前天晚上,他们和那个妓女合谋,把钱放在了那个妓女的床上,让那个妓女装病,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会把她带到城外租来的房子里,然后再分赃。”
刘谨又补充道。
李想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愧是未来的女帝。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想和武媚娘又去了一趟襄阳的县衙,把积压已久的几件案子都查了一遍。
武媚娘也不负所望,很快就从卷宗中找到了更多的疑点。
然后将证人和嫌疑犯都叫来审问了一遍,很快就有几件案子被他们解决了。
武媚娘的脑门上就差写着我是神探四个字了。
妈的,这狄仁杰历史上不会是被武媚娘教出来的吧?
襄阳的木材商,在整个大唐都是赫赫有名的。
同时,在襄阳之中,木匠的数量也是极多。
从五月开始,各大州县的木匠都被召集了起来,集中打造一种机器。
为了这件事情,户部与工部甚至联合观狮山书院,将人手分配到各大州县。
当稻谷变成金黄色的时候,一种新型的器具,出现在了突厥人和关中道的移民的家中。
“大哥,这打谷机怎么看着这么奇怪?两百文的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冒出来,地上的雾气还很浓。
而王浚王连两兄弟则是起的很早。
忙活了大半年,终于等到了收获的时候,梧桐村里家家户户都早早地起来了。
“就连县里的胥吏和观狮山书院的学生,都说这打谷机不错,你还担心什么?而且,我还没付钱呢。”
王浚对这打谷机很有信心。
这台打谷机,是李想在格物学院下属的一家机械工厂中,专门研制出来的。
其实,只要有想法,做一台打谷机还是很简单的。
作坊里的人,都在研究如何简化打谷机的结构,减少零件的数量。
王浚兄弟用的这台打谷机,就是经过几次改进后的产物。
“大哥,虽然我们还没交钱,胥吏也说了,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退了,但是你觉得,他们会退钱么?”
“行了行了,先别想太多,先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