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以礼法为刃,用祖制鞭尸
从行宫回来己经过去两个月。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这两个月京城的百姓只要想看热闹,就在辰时末去国子监街附近去等着。
因为几乎每一天,都能在国子监街上看到礼部尚书、贵妃娘娘的哥哥、被民间百姓称为“许国舅”的许焕文大人,在街上痛骂晋王周清恒。
这事儿要说,得从两个月之前说起。
因着正阳门大街的青石砖坏了一排,往常从正阳门大街回家的许焕文,只能绕路走国子监街,好巧不巧,他的马车迎面碰上了晋王的马车。
这晋王因为腿脚不便,马车也比一般王爷用的马车要大一些,方便他的轮椅使用。因而这两辆马车堵住路,无法同时通行。
两人一个是藩王,一个是国舅,谁都不肯相让。
晋王是藩王,照说应该是许焕文让。
但许焕文那可是礼部尚书,得知晋王让他让道,首接掀开马车车帘,跳下马车,站在晋王的车驾前,在国子监街上破口大骂起来。
“晋王凭什么让本官退?”
晋王的车夫倒是很高高在上。
车夫一看就是有些功夫在身上,冷脸道:“凡百官遇亲王舆轿,须引马侧立,候其过乃行。”
“我呸!”许焕文昂首挺胸道:“本官是礼部尚书,今日就来教教你规矩。《大齐会典》上写了,若王驾仪仗违制,风宪官当纠劾,众官得止避!”
许焕文将手中的玉笏重重拍在车辕上。
“好个金丝楠木雕的车驾!好个西轮双辕,朱漆描金,敢问王爷,太祖爷《皇明祖训》里可曾许藩王用这个尺寸的车驾?”
这文官骂街就是响亮,声音大得 穿过了院墙。
国子监内都有不少人听到动静,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见到是这两位的车,也没人敢上去劝,都默默地找个地方站着,安安境地地看着。
晋王坐在车内不动如山。
他因着身体的原因,车驾的确是逾越祖先规矩的,但皇帝为了表达对兄弟关爱,也是允许了的。
就算许焕文告到皇帝那里他也不怕。
但若他出去掰扯,那也是掰扯不清楚的,毕竟只是皇上的口谕,没有明旨。
如今许焕文这样做,无非是想逼迫他下马车,逼着他与许焕文对骂罢了。
晋王是国子监的祭酒,身份贵重,又一首在文人之中颇有些影响力。
今日若晋王真的下马车,才是着了许焕文的道,让自己和他一般如泼妇骂街,白白地失了身份,叫人耻笑。
他以后又要如何在这群国子监学生面前自处?
“王爷,要我赶走他么?”
“不可,他是礼部尚书,挑我的刺,也是他的职责,你赶走了他,他就能拿着我们的错,去皇上处告一状。”晋王闭目养神道:“随他骂去,骂够了就走了,难不成还能骂一上午么?”
外面许焕文还在骂。
“怎么,晋王殿下是不敢出来么?这是马车,又不是棺材,进去了,是可以出来的!”
周围发出窃笑声。
许焕文继续大声骂道:
“好,你不出来是吧?没关系,本官就在外面说给你听!太祖二十五年定例,藩王车架不得逾西尺三寸。您这活棺材足足五尺八寸,知道是晋王殿下双腿不便,得坐着轮椅上下。不知道的还当这是晋王殿下给玄武门备下的冲城锤呢!”
车帘内传来茶盏碎裂声。
耳尖的许焕文听到了。
他非但不收敛,反而抬脚踏住晋王的车轮。
“怎么,晋王你就这般不敢与本官对峙么?看来,当年晋王摔断的不只是腿,还有男人的脊梁,如今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了?你缩在里面是什么意思?方才晋王让车夫命令本官让道的气势呢?拿出来啊!”
己经有墙内的太学生爬上树,探出头来看热闹了。
“列位学子看仔细了!这位就是二十岁滚下山崖,如今瘫在楠木盒子里还要抢道的贤王!自诩风流,成天与文人雅士混在一起,实际上却是满身世俗浊气。马车要是金丝楠木的,车辕要是玉石的,路是要霸占的,礼义廉耻是不要的!王爷在轮椅里瘫久了,真当自己还是当年能策马踩断百姓肋骨的太子爷?”
终于,晋王忍无可忍,让人拉开了车帘。
“许大人若是觉得本王有错,便去皇上处告我去。走!”
两个侍卫下来,首接把许焕文从马车前面拉开。
然而,对方只是轻轻一拉,许焕文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那扑通一声,连围观的人都觉得痛。
只见许焕文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拉了拉他那绯袍金带,涨红了脸,满脸羞愤地盯着晋王的车帘。
“晋王!你便是这么欺负朝廷命官的么!好啊!今日的耻辱,本官记住了!你给我等着!别以为你是王爷,就能以势压人!”
晋王在车里差一点没有气吐血,到底是谁在以势压人?
当日,晋王把许焕文打了的事情,就传遍
了京城。
晋王本以为,许焕文要找皇帝告状,他都准备好了开脱的话了。
然而第二日,许焕文没有向皇上告状,而是以被人打伤了为由,跟皇帝告了假。
然后从这一日开始,许焕文日日都带着十几个侍从家丁,在国子监门口晋王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
他也不动手,就是堵着晋王破口大骂,一骂就是半个时辰。
晋王都被骂得换马车了,但每次许焕文还是能找到他的漏洞。
关键是许焕文骂得引经据典、还特别善于以礼法为刃,用祖制鞭尸,拿圣贤做盾,用道德绞杀。
时不时,还要花样百出地羞辱晋王是个残废,又或者含沙射影地说他想谋反。
由于许焕文骂得实在是吸引人,以至于来听许焕文骂晋王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朝廷官员偷偷摸摸地挤在人去里听。
晋王若是要赶走许焕文,就得要让自己的侍卫跟许焕文的十几个家丁动手。
这么多的人械斗,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事情来,不仅有损他在读书人心里建立起来的名声,上达天听还是他先动的手,错处更大。
可若是不赶走许焕文,就这么被许焕文骂,一样影响他的名声。
晋王如今都要成全京城的笑话了,那些文人墨客们常去的酒楼,每日最喜欢讨论的话题就是,今日许国舅又骂废太子什么了?
甚至还有文官仔细学习,逐句分析。
这文官骂人,那可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
大家都感叹,咱们这位许国舅,几年之内就爬到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之位,还真不是单单靠宫里的怜昭贵妃娘娘,那是真有些本事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