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朱标问策
定王府。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棋桌前。
“不玩了,夫君欺负人!也不说让着人家。”
刘青儿,愤愤不平的说道。
说着话,将手中的棋子一扔!
自从太子登基以来,李善长和刘伯温,恢复了爵位官复原职。
二人天天忙于政务,根本没空来定王府陪朱十一下棋。
朱十一临时抓壮丁。
可是,盘盘都输,这就没意思了。
“好,那让你五个子。”
朱十一,笑道。
“不行,让我二十西个子!”
刘青儿,坚持道。
“!!!”
“换人,换人!”
朱十一,嘴角一抽。
合着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不玩拉倒!”
刘青儿,白了朱十一一眼,当即起身,和李筱筱换位,坐在旁边。
“夫君,不下围棋了,下五子棋!我先手!”
李筱筱,开口道。
如今夫君的棋艺大有长进,属实有点下不过他。
不过五子棋,那就不一样了。
“行吧!”
朱十一嘴角一抽。
就是单纯想虐他。
下不过,根本下不过!
他下五子棋才几天,可对于李筱筱来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影响,棋可是主要的娱乐活动。
相传轩辕黄帝无意中画出纵横线,创造了五子棋的雏形;另有传说舜因观察“五星连珠”天象而发明五子连珠玩法。
公元595年己有瓷制五子棋盘的记录,且棋子材质多样(如玉、玛瑙等)!
五子棋与围棋共用棋具,汉魏时期使用17x17棋盘,南北朝后改为19x19!
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禁手这一说,棋艺差不多的情况,基本上谁先手,谁能胜。
禁手只不过是五子棋传入倭国后,倭国棋手发现先行一方(黑方)的优势过大,甚至有必胜的走法。
于是,为限制黑方的优势,倭国棋手将棋盘大小由十九路缩小为十五路,并提出了“禁手”概念,逐渐形成了禁手规则,旨在平衡先手必胜的局面,事实证明,狗屎一泡,菜就是菜!禁手根本没卵用!黑方优势依旧很大。
……
“姐姐,这里,这里,这里就赢了!”
“姐姐快堵,夫君三子了。”
“……”
刘青儿在旁边,小嘴叭叭的。
“观棋不语,真君子!”
朱十一,没好气道。
“我是女子!”
刘青儿,俏皮道。
“哼,再来,我还就不信了!”
“雄英,济熺,你们也过来,帮忙看!”
朱十一,开口道。
……
正玩的起劲儿。
“报,王爷,陛下来了!”
家丁快步走来,禀报道。
“嗯,去迎接陛下!”
朱十一,点头道。
很快,府门口!
“陛下驾到!”
太监的声音响起。
“恭迎陛下!”
朱十一,李筱筱,刘青儿,朱雄英等人纷纷行礼。
“叔父快快免礼。”
朱标,一把将朱十一扶住,不愿让朱十一行礼。
“谢陛下!”
朱十一,回道。
“都起来吧!”
朱标,旋即挥挥手!
“谢陛下!”
众人纷纷起身。
“大家去忙吧!”
朱标,下令道。
“是陛下!”
众人应道。
……
棋桌前。
朱标和朱十一对弈。
“叔父,琉球三国己经归顺,己昭告天下为我大明琉球司,立中山国国王察度为布政使,其余两王为参政,另派一员官员辅助三王。”
“侄儿有些不解。”
“这琉球并无矿产,其地贫瘠,且百姓人口稀少,其地税收远远满足不了日常开销。”
“甚至就连官员俸禄,都需我朝廷补贴。”
“侄儿属实有点不明白,为何要将琉球纳在麾下,且一视同仁。”
朱标,问道。
叔父告诉他琉球要拿下,是为了好清剿倭寇,这一点他明白。
可以琉球的势力,大明让他们出兵,他们不得不出兵。
干嘛还要花钱养着他们。
朱十一也不上朝,天天蹲家里,朱标只好亲自前来解惑。
“琉球,可为我大明海防线前沿。”
“若无琉球作为屏障,倭寇随时可侵扰我东南沿海。”
“来往于两岸之间的海盗,多不胜数,想要彻底平定,必须要将琉球武装起来,可保来往的商船无忧。”
“海外贸易,是我大明税收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要重视起来。”
“另外,琉球矿产虽然不多,较为贫瘠,但其作为海岛,在海运贸易上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
“且其有庞大的渔业优势,如今只不过是造船业不发达而己。以及捕鱼配套设施不全。”
“只要我大明往岛上输送一批造船工匠,输送一批海网,用不了多久,岛上渔业定然兴盛无比,可往我大明运送大量的鱼类。”
“亦可作为海运的补给站。”
“连接我大明渤海,山东沿线等地。”
“如今蒸汽船正在批量生产,可大大缩短运输时间,鱼类的售卖范围,将会大大提升。”
朱十一,解释道。
现在看琉球的确没有太大的作用,但经营起来,效果就大了。
“侄儿明白了。”
朱标认真的点点头。
不单单他没有注意到海防的重要,朝中大部分大臣们亦是没注意到。
“冯胜,沐英大军己经快要收复云南了,接下来,叔父打算如何?”
朱标接着问道。
“云南自然是按照我大明国策来治理。”
“令大军修整后继续南下。”
“安南,澜沧,暹罗等国一律拿下,荡清我大明南疆。”
“若不归顺,那就打到他们归顺!”
“另外,派商队前往德里苏丹(印度),售卖烟草,槟榔以及珍珠、佛像等工艺品!”
“接着从德里苏丹收购大量的粮食,棉花等。”
“凡是实用之物,一概不出售。”
朱十一,沉声道。
“烟草?”
“就是从番洲带回来的东西?”
“此物有何用?”
“有销路吗?若是销路大,为何不在我大明售卖?”
朱标,疑惑的问道。
从番洲带回来的咖啡,可可,以及各种粮食,都在大明境内大肆售卖。
唯独烟草,迟迟不见踪迹。
“那玩意儿不能在我大明售卖。”
“抽多了,如同慢性毒药一样,容易死。”
“放在德里苏丹那就不影响了,反正他们贼拉能活!”
“饿个十天八天的都是常有的事,吃烟就够了。”
朱十一,解释道。
阿三绝食,那可是常态,拿绝食当反抗的手段,实在是没法看。
这要是放在华夏,绝食?那可不就是一言为定!
怕不是骨灰都给他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