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北元都城,大斡耳朵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本文搜:吾看书 免费阅读”
明军将士们的声音响彻整个庆州城,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投降了!”
“投降了!”
城中被赶出来的百姓们,本来对守城将士们就是满肚子的怒火,此刻,纷纷蜂拥着出城投降。
“快将百姓们给我拦回来。不许投降。”
乃刺吾见状,急忙下令道。
“将军,我们投降吧,大势己去。”
“等到明军的火炮推进的话,我军更是无法抵御。”
“是啊,将军现在城门都关不上,一旦明军入城,我军更抵挡不住。”
“将军,明军三万将士,齐齐持有火器,我军如何能挡?”
将领们当即跪在乃刺吾的面前,纷纷高声呼喊道。
大家神情格外凝重,大有乃刺吾不答应就绑了乃刺吾的架势。
“举旗投降,出城迎接明军!”
乃刺吾,环顾西周,望着将领们,士兵们的神情,神情顿时垮了。
在将士们的脸上,他看不到半点坚守的欲望。
不得己只能随大众。
……
不多时的功夫。
乃刺吾率领着城中的官员及将领们,跪在城前!
“恭迎晋王!”
伴随着阵阵恭迎声。
晋王朱棡率领着大军踏入城中。
望着三万持有火器的将士,乃刺吾心中最后一点骨气也烟消云散了!
紧接着随军而来的数名官员,清点庆州城的户籍账册,宣读国策,税制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城中百姓们收到消息,欢欣雀跃,奔走相告。
没多久,整座城便陷入了狂欢中。
与此同时,一队队的将士们从庆州城出发,前往周边的各大村庄去收降、宣读国策等等。
半日后。
七万大军陆陆续续的赶来。
“不是吧!”
“这……是何等的精锐!”
乃刺吾发现晋王的十万大军,全部都装备的火器。
就连辎重兵都拥有火器。
顿时陷入了无尽的震撼中。
要知道,他手下虽然有八万大军,可是拥有火器的将士不过数百人。
而且火器还没有大明火器射程远,精度高。
“天呐,十万……十万人,全部装备了火器。”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火器?”
“这仅仅是晋王的部队,那整个大明,到底拥有多少火器?”
“幸亏我们投降了。”
“若是死守的话,只怕现在城池只剩下空城一座了。”
“……”
降军将士们亦是忍不住惊叹着。
根本想不通明军为何有如此庞大的财力。
一个个无比的庆幸。
根本无法想象等到明军大部队到来,他们会是怎样的下场。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突然有将领高声呼喊道。
众人顺着那将领的目光看去。
正是明军将士们运送十只木鸢进入城中。
木鸢庞大的身型,根本难以掩饰!
“那是?鸟?”
“火炮?”
“火炮之前不是运进去了吗?”
“这也没有炮口啊!”
“再说了哪有木头做的炮啊。”
“这木鸟,是观赏用的?”
“……”
降军议论纷纷,从未见过这等奇形怪状的东西。
“不对,这玩意儿好像我见过。”
突然有将领喊道。
“???”
乃刺吾等人纷纷看向那将领!
“今天早上,我还看到这大鸟在我城池上空盘旋。”
“我还以为是什么比较稀奇的鸟。”
“不曾想,这原来是明军的。”
将领解释道。
“啥?”
“这不是木头疙瘩吗?做成了鸟的样子,这玩意儿还会飞?”
有人疑惑的问道。
“没错,就是这个。”
将领声音格外坚定。
“那就是说,这木鸟不单单可以飞,而且还能够侦察敌情,提供情报!”
乃刺吾,惊呼道。
“应该是如此!”
将领点点头。
“这位兄弟,这是什么?”
乃刺吾安奈不住心中的疑惑,急忙上前询问押送的将士。
将士打量了乃刺吾一眼。
“这是我军的侦察木鸢,用来勘探敌情!”
将士回道。
“这……”
乃刺吾当即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
数日后!
将军府!
“启禀将军,庆州城周边的村庄,寨子均以归附。”
“此战,收降百姓约西十万余众,收降将士七万八千余人。”
“粮草……牛羊……”
官员禀报道。
“传令三军,即刻奔赴捕鱼儿海!”
朱棡,当即下令道。
……
很快,木鸢起飞,前往捕鱼儿海探查敌情。
“你们快看,那木鸟飞起来了。”
一语落下。
周围的人,急忙朝着天空望去。
望着空中飞行的十只大鸟,只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我……我看到了什么,那鸟上还有一个人,那个人竟然飞起来了。”
“天呐,我这是在做梦吧!”
“……”
这边的动静,很快惊动了全城百姓。
百姓们纷纷从家中出来观看。
“啊?原来这个鸟是晋王养的啊!”
“王爷到来的时候,我还见到这个鸟在头顶上盘旋了,我还试着扔了块石头,想要将它打下来呢。”
“什么鸟,前些日子军兵入城的时候,就看到了,那是木头做的。”
“啥?木头做的鸟,也能飞?”
“啊?”
“还有这等离奇之事?”
“……”
整座城越发的沸腾了。
……
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盟贝尔湖)
汗庭大斡耳朵!亦为北元都城。
由于是游牧民族,无论是普通百姓亦或者是贵族,汗庭等,抵挡天灾的能力较差,都需要经常迁徙。
而且是整个部落集体迁徙,单飞的基本上活不下去。
基本上都是这边草吃一阵儿,季节变了,再换个地,寻找一个适合放牧的地,来年等水草丰茂后再回来。当然若是这地不行,亦或者找到更好的地,就不回来了。
遇到灾年,那就不知道迁徙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南海北哪都跑。
是故,大斡耳朵并非固定都城,亦是随季节迁移的驻营地之一!
只不过是大汗所在的驻营地!
由数千帐幕组成的移动式宫帐群,兼具行政与军事,挑选的地址基本上都是水草丰茂,利于放牧之地。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大斡耳朵成为大蒙古国的统治中枢!
到了不忽必烈时期,大斡耳朵依旧存在,职权稍微不如之前。
如今北元彻底的回归大漠,大斡耳朵亦是重启昔日汗庭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