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税他奶奶,叼毛的三十税一!

“朱十一在位的时候?”

朱元璋皱眉道。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是的大人,据传言说,是朱十一下令新开的商路。”

“商队带回来了大量的种子,前交易司将这些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让他们种植。”

“如今前交易司虽然被裁撤,不过种子都留了下来。”

“市面上,来自番洲的东西较为广泛。”

“所以小人也就没多想,就进了一批咖啡和可可。”

掌柜解释道。

“好了,你下去吧!”

朱元璋,道。

“是大人!”

掌柜这才松了一口气,生怕再有什么事,急忙离开。

“气死咱了,好你个朱十一,不单单卖咱的珠宝,带回来的好东西,也不给咱知道。”

“欺上瞒下,目无君上,实乃不忠不孝之辈!”

朱元璋,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怒道。

想想就气的慌,街面上的自行车,三轮车,他见都没见过。

各种好吃又好看的食物,他更是连个皮都没见过。

这些东西,可都是造福百姓千万家,改善民生的大功绩。

按理说,朱十一从番洲得到这些东西,应该第一时间献给他,其次无论是大力推广,亦或者免费发放种子,这都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

结果,朱十一悄悄的做,暗暗收买民心。

一番询问过后,是个人就张口闭口贤相贤相的。

他这个皇帝,都没有朱十一牌面大。

……

没多久,朱元璋出了应天府,来到郊外农田视察。

几位农户正在农田边边休息。

“老乡,这种的是什么?”

朱元璋,看着农田里的作物,发现他并不认识。

说着话,坐在了农户们旁边。

“土豆!”

农民随口回道。

“这一亩地,能产多少?”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他先前在街上吃过土豆,味道倒也还算可以,还抗饿。

“两千多斤,要是粪奶的多,还能再多加点!”

农户开口道。

“啥,多少?”

朱元璋,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了,首接尖叫出声。

要知道一亩水稻,基本上能够亩产西百到五百斤。

当然肥沃的土地亩产会更高。

比如被誉为粳稻之乡的浙江嘉兴,亩产高达一千一百多斤。

反观土豆产量,远远超出了水稻。

“这也不多,俺的地不算肥沃,隔壁老牛的地,比俺的地肥,粪也多,他都收三千多斤。”

农民,一脸羡慕的说道。

“亩产这么高,那想必赚的很多吧!日子过的不错吧!”

“而且陛下下令三十税一,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遭啊!”

朱元璋,自豪道。

“屁,他妈的,就那几个逼子,穷的跟三孙子一样。”

“但凡有点出路,谁他妈的种地啊!”

“狗皇帝把老子禁锢在这里,让老子一辈子种地。”

农民首接破口大骂。

“还是怀念贤相在位的时候,那龙椅上的皇帝就特么的是头猪!瞎鸡儿整!”

“以前的日子多好,赚工钱,有的吃有的喝,还能养活一家老小。”

旁边的农民,亦是骂道。

“谁说不是呢,之前一个月赚五钱银子,现在一年赚他么那么点。”

另一农民接话道。

“汉子,瞅你有把子力气,看你的样子,应该不是农户。”

“你哪里知道农户的难啊!”

“以前俺们可是可以去应召,做些活,也就农忙的时候,种种地。”

“可现在被栓在这地上,只能靠天吃饭。”

“都怪那狗皇帝,罢黜了贤相!”

农民,愤愤不平的骂着。

“!!!”

朱元璋,本以为说出三十税一,农民们会夸他,可哪里想到,劈头盖脸挨了一顿骂。

“那也不对啊,之前贤相在位的时候,那可是十税一啊,赚的钱都被朝廷要走了,而现在却是三十税一,等于赚多少都是自己的啊。”

朱元璋,据理力争道。

为了掩人耳目,听听实话,索性入乡随俗,喊了一声贤相。

“俺说,你这人,是不是脑子不灵光啊!”

“这笔账你都算不明白吗?”

“以前贤相在的时候,俺们随便找个营生,一月五钱银子,一年就是六两银子,现在一年才赚二两银子。”

“这能比吗?”

“就连这土豆种都是贤相免费发放的,若不然,现在一年能赚五钱银子,就不错了。”

农民,一脸鄙夷的说道。

愣是没想到,竟然有人觉得现在这日子好过?

“还三十税一?”

“税他姥姥!”

“狗日的,今天盖宫殿,明天修坟墓的,后天又要押送军粮。”

“逼子不给,还他么毛病多,又是修城,又是修河的。”

“那狗皇帝也就是在皇宫里,若是在俺面前,老子非把他那个猪头按在地里,让他拔都拔不出来。”

另一位农民,怒道。

“那狗皇帝,自己在皇宫里,吃香的喝辣的,当了皇帝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旁边农民接话道。

“这修宫殿,发劳役什么的,这都是朝廷需要。”

“再说了,朱十一在位的时候,也是一样啊,而且,他修建的工程也不少,征发的民夫也不再少数啊!”

朱元璋,脸色涨的通红的,却依旧倔强道。

“贤相征伐的那叫民夫吗?那能和狗皇帝征发的劳役一样吗?”

“贤相那是给俺们生计,俺们给贤相干活,一个月下来,足够养活一家子老小。”

“那狗皇帝呢?给那几个工钱,自己吃喝都不够,全被那帮子狗腿子给贪污了!”

农民,痛心疾首道。

“这是贪官污吏,陛下一首绝不容忍,宁可错杀不会放过任何一人啊!”

朱元璋,开口道。

“容忍他大爷,有个锤子用。”

“杀一批,换上一批,继续贪!”

“赶走了一批恶狼,来了一批饿虎!”

“你这人一看就是家境殷实,一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要不然,你都放不出来这等屁来!”

农民没好气的说道。

“朱十一在的时候,这些官员,就不敢贪吗?”

朱元璋,反问道。

“贤相在的时候,他们敢贪?”

“吓死他!”

农民高声喝道。

“陛下可是扒皮添草,那官员依旧贪。”

“难道朱十一在,他们就不敢?”

朱元璋,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