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明叛乱,压不住了
“也能去,就是会拖堂,你去多久,他就拖两倍的时间!下堂课还会按照那个规定的时间点来,反而导致我们没了玩的时间,所以提前解决!”
朱雄英,可谓深有体会。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之前就自己,拖就拖了,现在不同了,两个人,你去一趟,我去一趟,那得了,一天都不用玩了!
……
应天府。
奉天殿!
“启禀陛下,今有泉州知府上奏:泉州惠安县刁民陈同率众造反,进攻永安、德化和安溪三县,击败泉州卫军,占领永安、德化和安溪三县。”
“泉州卫千户姚得、龚胜等率兵西千讨之。陈同等势力强大,姚得兵颇失利。尔后指挥周渊复督兵进击,仍失败。”
“另有,同安刁民吴毛狄聚众造反,并占据县治。”
“还有,泉州刁民任钧显造反,并攻占安溪县。”
“泉州知府称泉州告急,请求朝廷出兵平叛!”
有官员出列,开口道。
“岂有此理!”
“周渊这个废物,竟然败兵,损我大明威严!”
“何人愿意领军平定三地叛乱?”
朱元璋,眼睛一瞪,脸色急速阴沉了下来,怒道。
什么鬼,这才刚刚处理了凤阳刁民起义的事情,他还在妹子面前,大气而又豪横说这仅仅是个例罢了。
完全就是那个马三刀的错。
哪里想到。
这才过了多久,怎么这一下子蹦出来三起造反事件来。
造反就不说了,身为泉州卫指挥使的周渊,竟然还没打过!
丢人啊!
老朱属实有点挂不住,必须要派得力干将出兵平叛了。
“陛下臣愿率军平叛!”
驸马都尉王恭,当即请命道。
“准,咱命你率精兵讨伐叛贼陈同,务必要将所有叛军全部歼灭!”
朱元璋,当即下令道。
“臣定当不辱使命!”
王恭领命道。
“传令泉州卫指挥使周渊,准其戴罪立功,火速带兵镇压吴毛狄,任钧显叛军!”
“此战若是再败,两罪并罚,决不轻饶!”
朱元璋,接着说道。
“是陛下!”
有官员应道。
“都察院,速速派遣官员,彻查泉州府三地刁民造反案件,凡是与造反有关之人,一律株连九族,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
朱元璋,接着下令道。
这次在妹子面前丢人丢大发了,必须要严惩不殆!
明显脸面上有点挂不住了!
“是陛下!”
都察院指挥使,刑部尚书,当即领命道。
“启禀陛下,漳州知府上奏:今漳州府龙岩刁民江志贤聚众数千人造反,据雷公、狮子岭、天柱等寨!”
“另有福安县刁民聚众八千余人造反,还有漳州府龙岩县刁民造反,并且自立官属,率众侵掠龙溪县!”
“漳州知府请求朝廷出兵平叛!”
都察院指挥使,话音刚刚落下,又一位官员出列禀报道。
“什么?”
“岂有此理,当地官府都是吃干饭的吗?任由刁民祸乱咱大明朝纲!”
朱元璋,当场石化,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泉州一地闹腾,他尚且能理解,总有刁民不听朝廷号令。
而漳州一地,又是三起造反!
“传令福建都指挥使司发兵踏平反贼江志贤。”
“令福州中卫指挥佥事李惠等率兵踏平福安县刁民。”
“传令建宁左卫指挥佥事孙皓,泉州卫指挥佥事朱贞,漳州卫指挥佥事谢荣率兵踏平龙岩县刁民。”
“务必要以雷霆之势,将叛军全部歼灭,以正咱大明国威!”
朱元璋,彻底绷不住了。
朱十一为相十一年,各地平安无事,并无造反。
而今朱十一一语成谶,遍地狼野。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必须要杀尽天下刁民,否则不足以平他的心中怒火!
“是陛下!”
当即有官员领命道。
“查!给咱彻查!”
“必须给咱将刁民造反的来龙去脉查清楚。”
“咱绝不姑息养奸,所有案犯之人、知情不报者,作奸犯科者,官员隐瞒不报致使叛贼事大者,一律抄家问斩,株连九族!”
“将尸骨,弃于荒野,悬于城门三月,以儆效尤。”
“让天下不臣之民都看看,胆敢造反是一个什么下场!”
朱元璋,怒道。
“是陛下!”
群臣急忙应道。
见到老朱大发雷霆,无人敢上前劝说。
“启……启禀陛下……今……今……”
随后,一位官员颤抖着身子出列,颤抖着声音磕磕巴巴的说道。
“把舌头给咱捋首了!”
朱元璋怒
道。
“启禀陛下,今江西司指挥使上奏:江西司永新、龙泉两地刁民结聚徒党,贼首更是自称“顺天王”,江西都指挥同知,戴宗仁率军平叛,不曾想却是不敌贼寇。”
“江西司指挥使请求朝廷出兵平叛!”
那官员,全程身子都颤抖着,禀报道。
声音可谓是越说越小。
妈的,早知道今日有这么多叛乱奏报,他应该第一个说。
眼看着朱元璋盛怒,自己这里再报一起。
万一老朱连他都斩了,可怎么办?
奈何这事情不报还不行。
“啊?”
“还有叛军!”
“顺天王???”
朝堂上,大臣们亦是有些傻眼了。
前面的,大家多少还能接受,可又蹦出来一起。
而且,造反的规模是越来越大,连江西都指挥同知,戴宗仁竟然都无法平叛,这还了得。
一个个心中暗中叫苦,这一次,指不定朱元璋要如何整顿朝纲了。
大家都没好日子过了。
又是怀念贤相朱十一的一天,贤相在位的时候,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啥?”
“你再给咱说一遍?”
朱元璋,眼珠子瞪得提溜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都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他大明才立国多少年,怎么就窝出来这么大叛乱来。
“启禀陛下……”
那官员,只好硬着头皮再念了一遍。
话音落下,整个奉天殿寂静一片。
群臣无人敢言语。
朱元璋的脸色己然黑成了锅底。
这一刻,老朱不由得扪心自问。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致使天下民变西起。
难道真的是他错了?
“咚!”
“咚!”
“咚,咚咚!”
奉天殿上,只留下群臣猛烈的心跳声。
大明自开国,未曾有如此大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