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佛教要挨刀了
棋桌前!
“叔父真知灼见,侄儿谨记在心!”
朱棣,神情振奋,对着朱十一一躬到底,斩钉截铁道。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
朱十一传授的方法,他己然牢牢记在心底。
他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的流入了燕王府。
府库充盈的不能再充盈了。
“棣儿,你说这天下还有哪方势力很有钱,富的流油?”
朱十一,挥挥手示意朱棣起身,旋即问道。
李善长,刘伯温,瞬间竖起了耳朵,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字。
也不知道哪方势力即将成为倒霉蛋成为朱棣的提款机。
“侄儿不知,还请叔父传授一二!”
朱棣,颔首而立,神色恭敬到了极点。
昔日叔父在征战天下之际,一路如同开了天眼一样,料事如神。
而叔父治理天下,更是没得说,每每想出来的计策,都是常人无法理解,几辈子都想不出来计策。
他实在是想不出来,这天下还有哪方势力被叔父看重了。
权贵这一派系,想要动,说实话,真的动不了,即便以叔父对待富户巨商的方式,也无法动这些人。
毕竟大明刚刚建立,权贵基本上都是元朝的降臣,以及大明开国功臣,这些人自然是不能动。
抛开权贵不谈,富户、巨商一处理,还有哪方势力?
“笨啊!”
“佛门啊!”
“这可都是光吃不吐的蛀虫啊!”
“要他们有什么用?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战乱年代,这帮子秃驴都是旱涝保收的,这佛门寺庙到底积攒了多少财富,你就不馋吗?”
朱十一,质问道。
“啊?”
“啥?”
“这……”
刘伯温,李善长,朱棣,闻言,宛若遭逢晴天霹雳一般,当场石化。
三人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一刻三人一下子明悟了。
突然明白为何朱十一为大明开国立下诺大的功劳,也只能封一个定国公了。
即便身为左相,更是被誉为大明贤相,陛下也要拼了命了要将朱十一罢黜了!
要知道陛下可是僧侣出身,即便朝中无人敢言,可这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陛下对自己早年的经历有所忌讳,但因曾亲眼目睹了元末打着宗教旗帜的农民起义军的威力,深知驾驭好佛教是大明朝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
不可否认,大明对待佛教有一定的感情。朱元璋对佛教既不过分尊崇,又不十分裁抑
在坚持以儒治国同时,陛下顶住了朝内排佛、禁佛之鼓噪。他亲自为《心经》作序,撰写大量关于佛教的文章,下诏令天下僧并读《楞伽经》、《金刚经》、《心经》等用来教化天下僧。
还曾经下诏征集东南的戒德名僧,在应天府蒋山大开法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向佛菩萨顶礼膜拜。
通过选僧入仕,让僧人还俗当官,或者是遣僧出使,担任外交和平使者,再就是祭祀僧人,整理编辑典籍。
并且三分僧侣,建立了教僧制度,更好的掌控佛教,发挥其教化功能。
利用教僧进行战后安抚;端正宗教行为,以纯正佛教,防止教僧与世俗相混淆等。
再就是完善僧官制度,充当朝廷和教团之间的协调者。
还有就是规范僧行,严厉惩处违法犯戒僧侣。
出台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度牒和僧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僧侣和寺院数量。
这些政策使佛教和世俗之间划清了界限,也使得佛教发展受到了朝廷严格管理控制!
三人都明白,朱元璋这是在三教之中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来治理天下。
而现在朱十一竟然要对佛教开刀。
这等想法,一看就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必然是根深蒂固的。
朱十一和朱元璋最大的不合,很有可能就是对待僧侣的态度。
他们三人严重怀疑,估摸着朱十一去和朱元璋商量,要对佛教动刀,然后朱元璋绷不住了,首接密令胡惟庸、杨宪等人弹劾朱十一。
毕竟经济管理理念不同,吵一吵无伤大雅,可执政理念不同,那就隔阂深了,太容易分崩离析了。
“贤婿啊,佛教徒虽是蛀虫,可我华夏历代帝王为何绝大多数都会推崇佛教?”
“这是因为佛教有教化万民的作用,减轻百姓与朝廷以及贫富之间的矛盾激化!”
“这万万不可动啊!”
刘伯温,急忙开口道。
这动佛教,比动巨商和富户更加可怕。
动巨商和富户最起码有广大的穷苦百姓们支持,再者富户和巨商也更加识时务。
可动了佛教这玩意儿,容易让广大的穷苦百姓们失去信仰,没了信仰,全部去信道教的话。
那这……
全天下都是反贼了,这大明还要不要治理了!
他身为儒家学派的人,更是明白
道家,佛家,儒家三者的关系。
儒家不用说,朱十一从来没给过好脸色,就一个原则,能用但是不能全力依仗。
道家那不用问,但凡是个掌权者,明白道家的理念,他就不敢用也没法用。
即便之前朱十一鼓励百家争鸣,可以说对儒家和佛家是莫大的冲击。
可道家依旧是理都懒得理朱十一,根本不响应!
墨家,纵横家,兵家、农家这些倒是跳的挺欢实。
但其他学派,想要以此来教化万民,说实话都差了点。
要不然,儒家和佛家也不可能传承至今了。
一旦动了佛教,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贤相,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草率啊。”
李善长都后悔坐在这里听了,恨不得马上从耳朵里扣出去。
这话若是传出去,朱十一这辈子别想再复出了。
说着话,李善长急忙用胳膊肘捅朱棣。
朱棣该义正言辞的表个态了,身为燕王,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比较而言,动动富户和巨商,这己经算不上什么大事了。
“叔父……这……这……佛教寺庙关系重大,侄儿不敢馋!”
朱棣,支支吾吾的说道。
虽说他对佛教也有那么点尊崇,但并不多,身为燕王,又是心怀大志的藩王,同样担心佛教里面会有异己。
他对于佛教亦是和朱元璋的想法差不多,能用,但是也要加以限制。
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可以推佛教,可一旦发现不利因素,该杀那也要杀!
此刻的朱棣,还真的不敢眼馋佛教寺庙的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