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妇人之见,岂能苟同

“怎么了?”

“你看看你生好儿子!”

“新上任的苏州知府以苏州百姓逃亡,闹事为由,请求减免苏州府的赋税。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咱都给拒绝了,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咱下不来台。”

“硬生生逼着咱给苏州府降了两成的税收。”

朱元璋,气呼呼的说道。

江南地区,的确要防着不假,但是他同样有自己的小本本。

张士诚残部在苏州府根基太深了,必须要严打。

结果,朱标各种犟。

他又不能明说,有些东西,只能私下说,不能当着群臣的面说。

毕竟投降大明的臣子还有很多。

“你看看,如今自从罢黜了朱十一,朝廷各种事情就都冒出来了。”

“以前,朱十一在位的时候,一切可都是井井有条的。”

“不得不说,朱十一的税收看似高,实则对于百姓来说,才是最好的,因为大半的税收,朱十一都会回归于民。”

“像修路,劳役补贴,平价粮食,等等!”

“依我看,你还是重新启用朱十一吧!”

“朱十一是栋梁之才,岂能弃之不用啊。”

“知道你拉不下脸来,我去请朱十一。”

马皇后,语重心长的说道。

“咱就想不明白,你们娘两儿,怎么就和朱十一穿一条裤子了?”

朱元璋眼珠子一瞪,问道。

“那别的事情不说,单单苏州府,为何之前朱十一在的时候,百姓们不逃?”

“朱十一有言在先,苏州百姓感怀张士诚,情理之中,想要让苏州百姓真的归心,那就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大明,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方可!”

“你看看你,反而严厉打压苏州府,苏州百姓民心怎么能向你!”

“重八,你听听劝吧!”

马皇后,语气颇有些无奈。

这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重八就是不听。

心累。

“妹子,不是咱不听劝!”

“你听听如今这天下百姓怎么称呼朱十一,他都被咱软禁了,还被人尊称为贤相!”

“天下人还有咱这个皇帝吗?”

“如今标儿眼里都没有咱这个父皇,尤其是今日上朝之际,声称那朱十一说的对,做的对,咱难道就一无是处,合着这天下,是朱十一一个人打下来的吗?”

朱元璋,气急败坏道。

“朱十一本就是民心所向,昔日征战之际,他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是我大明的第一人!”

“百姓如此,官员如此,标儿亦是如此,可见朱十一政策真的利于我大明啊。”

马皇后,诚恳道。

“什么政策不政策的,咱只知道要对百姓好,咱就看不惯朱十一给官员的福利那么高。”

“身为官员,理当做天下表率,岂能与民争利!”

“就这一点,咱绝对不能再任用朱十一。”

“你说说,他哪一点不是维护官员?”

朱元璋,沉声道。

“那可以好好商量,交流一下治国理政的意见,都是为了我大明!”

马皇后继续道。

“商量?商量个屁,咱是皇帝!”

“天下是咱朱元璋的。咱说啥做啥,还用请示他?”

朱元璋豪横的说道。

“你看看,你这个人心眼就是小,怎么就请示了,商量,那么多朝廷大事,你一个人处理的过来吗?”

“朱十一是一个好帮手,用的好了,就是你的左膀右臂。”

马皇后,指着朱元璋怒道。

“你啊,妇人之见!”

“你只看到了眼前这一点。”

“无论是扬州,还是凤阳百姓造反,亦或者是苏州之事,你觉得这是咱政策导致的?”

“他朱十一在位的时候,到底出了多少事?你知道吗?他利用交易司以高福利高补贴高奖励,将朝廷百官都收买了。”

“怕不是天下的事情,都被他朱十一遮掩下来了,民情根本报不到咱的面前来。”

“依咱看如今朝廷之事,这就是他朱十一下台后,这些官员不敢帮他捂着那泡屎了。”

“再者政策更迭,本就会发生很多事!”

“弄出点事情不是很正常吗?”

朱元璋,耐心的解释道。

他小心眼?他哪里小心眼,他只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

诺大的大明朝,哪天不发生点事,朱十一下台后,每天朝政大事,他都处理不完。

以前朱十一在的时候,他都闲的慌。

这难道是因为朱十一能干,能治国理政吗?

怕不是因为朱十一唯恐他知道朱十一干的那些丑事,一首欺瞒不上报。

“重八,你是皇帝,你的一言一行都有天下人看着你,你讲话可是要有证据的,可不是你主观臆断!”

马皇后呵斥道。

说越离谱,搞得朱十一成了十恶不赦的窃国奸贼了。

“得得得!”

“你一个妇人,咱不想和你理论!”

“咱就问你,标儿日后继承大统,他该不该有主见。”

“而今即便在朝堂上和咱对论,都是叔父说,叔父曾有言,叔父先前什么什么的。”

“你觉得这合适吗?”

“咱朱家的皇帝,岂能听任一个左相摆布。”

“现在咱若是不将朱十一收拾了,那日后标儿如何能够压得住朱十一!”

“咱在的时候,朱十一都敢欺上瞒下的,日后咱死了,那还了得!”

朱元璋,摆摆手,接着说道。

“你啊,就是疑心病太重了!”

“朱十一被罢黜的那日,没有一句指责,没有一句抱怨,反而依旧和你解释他治国理政的理念。”

“他在位不贪功,不贪钱,一心一意为了大明啊。张口闭口,都是为了大明!”

“堪称圣贤啊!”

马皇后,感慨道。

说起来,朱十一的先见之明,治国理政的理念,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让她有一种朱十一仿佛己经超然于这个世界了。

朱十一刚刚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就说过,为了心中的一个梦,为了大明梦。

她当时还不理解!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她越觉得朱十一超然世外,一心为公!

就连那两个媳妇,都是朱元璋看朱十一年纪大了,硬给娶的。

若不然她都怀疑,朱十一打算是孑然一身,孤独终老了的。

甚至有种感觉,朱十一无欲无求的,而且朱十一还有一种出乎意料的自信,无论朱元璋遇到何等险境,那家伙好像永远不知道怕。

可以说是迷之自信,毕竟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到今天。

唯独朱十一,如同定海神针一样,开口就是小事没问题!

对朱十一了解的越深,越发现此人像个谜一样,超乎年龄的智慧,超出年龄的老辣,超乎寻常的感知。

总是未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