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扬州十府九空案

“呈上来!”

朱元璋神色微凝,沉声道。本文搜:求书帮 免费阅读

不应该啊。

之前扬州遭灾,十府九空,扬州百姓纷纷逃往各地避灾。

然后他派杨宪前往扬州治理。

杨宪不出三年,便将扬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还收获大量的粮食。

更是有颗粒饱满的稻穗呈上来。

至今这稻穗还被他挂在床头上,以此来时刻提醒他,唯有吏治清明,方可使百姓安居乐业。

话音落下。

自有太监上前将胡惟庸手中的万言书和扬州知府奏本呈给朱元璋。

“啪!”

朱元璋看罢,猛地将奏本以及万言书拍在桌案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宪离开扬州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今富庶的扬州,就落败到如此地步?”

“这两年,难不成扬州又遭灾不成?为何无人上报?”

朱元璋,大声质问道。

扬州知府奏本上写着扬州再次恢复了十府九空,扬州百姓宁愿以草根为食,也不愿意耕种!

“启禀陛下,昨日臣偶遇一位扬州秀才,其在聚贤馆大放厥词!”

“臣于是便上前询问,那扬州秀才声称,之前扬州遭逢大灾,十府九空。”

“之后,朝廷任命杨宪前去治理扬州,杨宪令各地将扬州逃灾的百姓回归原籍,又从各地迁过去一部分百姓。”

“朝廷派发了大量的粮食,以及钱财,种子,减免税收,以恢复扬州昔日盛况。”

“却不料,杨宪将朝廷派发的钱粮,以及种子全部收入府库,甚至加重扬州的税收。”

“待到来年,上缴税收之际,将朝廷派发的钱粮,全部上缴,并且强行催缴税收,与扬州当地富户沆瀣一气欺压百姓。”

“百姓所耕种的收成,远远不够催缴的税收,以致于形成百姓种的地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收越重,亏空就越大。”

“最后导致扬州百姓无人愿意耕种,宁愿挖草根树皮,也不愿意种地!”

吏部尚书,刘崧,当即出列道。

当初杨宪和胡惟庸联合诬告贤相朱十一。

刘崧早就想要处理这两个人了。

只不过杨宪和胡惟庸二人把持朝政,深的陛下欢心,他一首找不到机会。

而今杨宪深的陛下恩宠,走哪带哪。

尤其是昨日太子跳河自尽,其中杨宪更是在其中。

胡惟庸眼看着杨宪恩宠日益加深,担心自己相位不保,是故他暗中联合百官来参杨宪。

只是一首找不到机会,是故胡惟庸安排心腹接任扬州知府,找到了杨宪的把柄。

当即令扬州知府鼓动扬州百姓上万言书!

紧接着胡惟庸前来联合,刘崧便满口应下,准备先整死杨宪,接下来再整死胡惟庸,从而迎朱十一再掌相位。

“陛下,绝无此事,臣在扬州为官之际,与百姓同耕同住,扬州收成颇丰。”

“此乃诬告臣言。”

“恳请陛下治胡惟庸,刘崧陷害忠良,进现谗言之罪!”

杨宪神色大惊,当即跪地声泪俱下道。

心中却是无比震惊,什么时候这些人悄悄的过去查扬州的。

今日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事发的太突然,毫无预兆,一看就是这些人伙同一处,突然对自己发难。

“将扬州秀才带上来!”

朱元璋,脸色铁青,怒道。

“带扬州秀才!”

太监高声喊道。

很快,扬州秀才来到奉天殿。

“草民王德旺,扣见陛下!”

秀才,恭敬行礼道。

“咱问你,杨宪治理扬州是如何治理的?”

朱元璋,问道。

“这……”

秀才,当即看了一眼杨宪,身子不住的颤抖着。

也不知道是装出来的,还是初次登上奉天殿,吓得。

“不要怕,有什么冤屈尽管说出来,咱给你做主!”

朱元璋,走下龙椅,来到秀才面前,柔声道。

“陛下,您可一定要为扬州百姓做主啊!”

“扬州当初遭逢大灾,乡亲们,齐齐远走他乡,后来杨宪来扬州担任扬州知府,勒令乡亲们回到扬州,声称会减免税收,派发种子,分发土地。”

“结果,乡亲们回到扬州之后,不见减免半点反而税收加倍,派发种子更是一颗都没有见到。”

“乡亲们等于是白白种田,甚至收成还不够缴税!”

扬州秀才,悲痛无比,眼泪不断的流。

想起这些年的遭遇,心酸的不要不要的。

恨不得将杨宪扒皮抽筋。

“那稻穗呢?杨宪可是呈上来一株颗颗颗粒饱满的稻穗吗?”

朱元璋,沉声问道。

那稻穗可是个头大,颗粒饱满,比起大明的稻谷不知道强了多少。

当初杨宪献上了稻

穗,他可是高兴了半天,兴奋的给群臣展示。

“什么稻穗,什么颗粒饱满,遭逢旱灾,哪来的稻穗可言。”

“那稻穗,是杨宪从南洋商人手中购得的!”

扬州秀才,当即吼道。

但凡有稻穗如此,扬州乡亲父老何至于此!

“多亏了贤相朱十一,朱十一设立的交易司,开设粥棚,派人为乡亲分发钱粮!还命商人运送低价粮食进行售卖,给乡亲们粮食补贴,倒也能够勉强过活!”

“若无贤相,只怕扬州己是无人之城了。”

“贤相命人派发的种子,虽是良种,可扬州土地干旱,长出来的稻谷十有九瘪,吃都不够吃,哪还有余力缴税!”

“可自从贤相因罪罢免,交易司被裁撤,再无商人运送低价粮食,无人再分发钱粮。”

“无商人运送低价粮就不说了,当地富户趁机哄抬粮价,粮价暴涨十倍之多。”

“乡亲们聚集府衙请求杨宪减免税收,请求如同贤相之前政策一般,由官府出面调控粮价。”

“可杨宪非但不答应,反而驱赶乡亲们,更是暗中命当地富户的爪牙打死了几个领头的乡亲,越发的变本加厉,为了显示政绩,他更是加重了税收。”

说到这里,秀才哽咽了!

领头的人,其中就有他和他的舅舅!

他舅舅死的惨啊,活活被鞭挞而死,死不瞑目。

若不是舅舅护着他,他如今也没有机会走到这里告御状了。

“苦了乡亲们了,咱一定为乡亲们做主!”

“不哭,不哭,你慢慢说!”

“一桩桩,一件件,给咱敞开了说,一点都不要藏着掖着。”

朱元璋眸子越发的深沉,几乎都快喷出火焰来,却依旧安抚道。

这事绝对不能姑息,凡是参与此事的人,一个不留。

大明,绝对不能要这种大发灾民财的官员,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