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通政夜议,暗潮汹涌
通政殿内,灯火辉煌,宛若白昼。
萧云川随小安子步入大殿,抬眼便见高踞丹陛之上的萧云冶,龙袍加身,气度威严,深邃的目光如渊似海,偶尔闪过一丝火光,却令人难窥其喜怒。
殿下,群臣正激烈争辩,唇枪舌剑,喧声不绝,竟未察觉燕王入殿。
“臣参见皇上!”萧云川单膝跪地,行君臣大礼。
“平身。”御座上的萧云冶淡淡应声,未多言语。
萧云川起身,归至班列,目光冷然,扫视殿中剑拔弩张的两派臣子,心中略感疑惑。
“武大人,募兵五万,军饷几何?国库拮据,宫中尚需裁减开支,太平盛世,你却要大肆征兵,靡费财力?”户部尚书司言钧声色俱厉,唾沫横飞。
枢密副使武存一冷笑反唇相讥:“司大人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数月前骊山之乱,贵胄伤亡数十,一二品大员折损近百,侍卫宫人死伤逾千,财物损失无数。此等贼寇不除,终为大越心腹之患。若养虎遗患,动摇江山社稷,师大人担得起这罪责?募兵剿贼,护国安君,你却斥为滥费?”
听二人争执,萧云川方悟端倪。原来是为追捕神秘的“逆苍天”匪党而起争议。只是,皇上素不让他插手政事,此番召他入宫,意欲何为?
御座上的萧云冶淡声道:“两位卿家,莫将话题扯远。”
声音虽轻,却携天子之威,殿内喧嚣瞬息平息。群臣敛声,齐齐望向御座。连方才咄咄逼人的武存一,也悻悻退回班列,不敢再言。
萧云冶对这局面颇为满意,唇角微勾,目光扫过群臣,落在一位清瘦高挑的紫袍文官身上。
此人年逾五旬,面容峻肃,察觉皇上注视,踏前一步,抱笏躬身:“募兵利弊,诸卿已辩透,再争无益,臣请陛下圣裁。臣另有一事,欲向温公公请教。”
此乃忠义侯沈长庚,沈太嫔之弟,沈侧妃之父,武存一为其一手提拔的心腹。
温有方乃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善化堂大总管,正二品高位。大越开国以来,以宦官之身跻身朝堂命官者,唯他一人。
“善化堂”乃萧云冶新设之机构,不受刑部、大理寺管辖,直属天子,专司京官明察暗访、缉捕审讯,形同内廷宪府。温有方为首任大总管,深得圣眷,权势熏天。文武百官对其或逢迎、或畏惧、或暗恨,表面却皆恭称“温总管”。
沈长庚却直呼“温公公”,言语间尽显对宦官身份的轻蔑。殿内几名依附温有方的官员闻言,眼神闪烁,低头不敢言语。
温有方却神色自若,白净面庞挂着和煦笑意:“侯爷谬赞,‘请教’不敢,有话但说无妨。”
沈长庚目光如炬,语速不疾不徐,字字掷地有声:“半月前,风公公亲率内廷亲军,赴腾关缉拿总兵梅大人,至今未明梅大人所犯何罪。风公公可曾审清?”
他口中的“风公公”,乃温有方义子风厉寒,御马监提督太监兼内廷亲军都统,近日深受皇上拔擢。
温有方垂眸一笑,似在斟酌,未即答话。
沈长庚不容他回避,步步紧逼:“温公公,梅大人镇守腾关多年,深得军心。若无明确罪证,恐将士不服。”
温有方抬眼,笑意不减,却答非所问:“侯爷,梅总兵之妹,可是侯爷的第三房爱妾?”
沈长庚闻言,面色微变,强作镇定:“温总管何意?”
“侯爷不妨问问如夫人,近年她娘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前不久还自江南购入十名小戏子,孝敬梅太夫人。侯爷可知此事?”温有方语气温和,话中却暗藏机锋。
沈长庚心头一震,隐约听小妾提及此事,却未料温有方洞悉如斯,惊道:“你怎知晓?”
御座上的萧云冶懒懒一笑,语带讥诮:“侯爷听不出意指?朝中某些人,假借为国为君之名,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徇私舞弊,龌龊不堪。偏有些愚钝之辈,不察真相,妄加指摘忠臣。不知是真愚,还是受奸佞收买,为虎作伥。若真有人背叛投敌,朕心甚寒!”
沈长庚老于世故,立时听出帝王话中深意,忙跪地叩首:“陛下,臣绝无包庇之意,仅随口一问。既其中另有隐情,臣请风公公彻查明白,昭告朝野,以正视听。”
温有方笑容可掬:“侯爷放心,臣定嘱咐厉寒善待梅大人。”他口称“善待”,眼底却透出一丝阴鸷。
“善化堂”何来“善待”?落入有“玉面阎罗”之称的风厉寒手中,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乃至丧命,皆是常事。这正是京中勋贵对温氏父子又恨又惧的缘由。温有方掌“善化堂”,风厉寒统内廷亲军,二人同气连枝,手段毒辣,短短两月,便有无数显赫大员被拉下马,家破人亡,生不如死。
然聪明人皆知,他们所为,皆奉帝命。凡被“善化堂”惩治者,多为太后党羽。如今太后病重,幽禁深宫,生死未卜,无力庇护旧部。骊山之乱令太后势力大损,亲信折半,终被萧云冶夺权。
昔日依附太后者,或投靠帝王,出卖同党以表忠心;或装聋作哑,希图蒙混;更有不识时务者,妄图鼓动太后拥立小皇子,或另择先帝其他子嗣,推翻萧云冶。
萧云冶心思深沉,先佯装病危,引敌松懈,旋以雷霆之势清剿太后党羽,诛杀异己,行动迅猛,手段狠辣,令人胆寒。
如今,他稳坐朝堂,权柄在握,迟早清算余党。一些心怀异志者,趁时局未稳,暗谋废帝立新,以免日后悔之晚矣。
萧云冶忽开口,声如寒泉:“今日召卿等,非为他事。近日诸卿为‘逆苍天’耗费心力,若真为江山社稷,朕自欣慰。然有些奸佞,竟借机滥捕无辜,屈打成招;或排除异己,栽赃陷害;更有甚者,借此敛财,一夜暴富。此等大逆不道,朕已查获数起。朕初登大宝,欲中兴大越,励精图治,推行休养生息之策,不料被蠹虫钻了空子。为杜绝乱象,‘逆苍天’一案,朕交由善化堂全权处置。诸卿安心做好本职,勿再插手。募兵之事,暂缓再议。朕信殿中诸臣,皆忠于朕,纵有些许偏差,亦是被奸佞蒙蔽。望卿等今后同心协力,莫让朕失望!”
群臣听出帝王敲打之意,见龙颜不悦,皆噤若寒蝉,齐声道:“臣等遵旨!”
萧云冶颔首,脸色稍霁:“既已明白,诸卿早些歇息。燕王留下,其余散去。”
“臣等告退!”群臣行礼,鱼贯退出。
殿内只剩萧云冶、萧云川、温有方及几名随侍太监与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