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任职巴里县县令
小
大
原以为能开开心心过完春节,谁知,大年初二一早,宋应知就接到了入宫的消息。
彼时,他还在与王氏睡懒觉,赫然接到口谕,宋应知赶紧穿上官服往宫里赶。
也真是难为皇上了,这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还在春节的喜悦中,他就已经在处理公务了。
到御书房时,他发现好几位重臣早已静候书房,韩大人顾尚书……还有苏澜都在。
宋应知敛起表情,先给皇上行了一礼。
“下官,参见皇上。”
见人到齐了,皇上轻轻颔首。“宋爱卿请起。”
“谢皇上。”
宋应知起身后,不动声色站到顾尚书身后去。
这一幕,引来皇上一眼余光,对于先前争执不休的事,内心在此刻有了定夺。
“宋爱卿,朕听韩大人说,用糯米灰浆灌钢条之术是你想出来的,可有此事?”
听到这个提问,宋应知内心一沉:来了来了,送命题来了。
看着一身僵硬的苏澜之,还有一脸你别乱说话的顾尚书。
宋应知顿了顿,随即快速回道:“回皇上,此法是下官与苏官正多次测试,反复测量,一起在书房努力三个月的结果。”
闻言,皇上莫名的看了一眼宋应知,“如此说来,这功劳各有你二人一半,不分高低?”
“皇上,确实如此。”
这回,回答的是韩大人对于二人的表现,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接下来的抉择,只怕是要对其中一人不公了……
果然,下一秒,几人就听皇上说道:
“前阵子,边疆大捷,程远帅将军成功收复哈密洲,现在,朕现决定在哈密开通一个贸易口,从新疆打通一条陆路通往番外进行贸易,顾尚书意下如何?”
一听是问自己,顾尚书心神一凛,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回道:
“皇上圣明,边疆大捷乃我朝幸事,开通贸易口,与番外贸易,定能促进我朝经济繁荣,当属利国利民之举。只是……”
顾尚书定了定,硬着头皮说道:“现在的哈密战火还未平息,这么快开通贸易是不是太仓促了……”
顾尚书话音才落,一旁的礼部尚书立马开口道:
“正因为如此,才要派一个精通番外语言的人去治理巴里县,宋官正与苏官正皆是精通番外语言之人,此事,属他二人最是合适!”
战火、边疆、贸易……
当这些词一个个冒出来,宋应知终于明白他与苏澜之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李大人说得轻巧、宋官正与苏官正皆是算学入仕之人,又怎会擅长那治国安民之策,派他们去任职县令!岂不是荒唐!”
顾尚书极力反驳,哈密早在前朝就被番国攻去,一直到半个月前,边疆才传来收复失地的大捷。
才半个月的时间,各项军事都还不稳定,皇上就急着派人去任职,岂不等于让人去白白送命!
无论如何,他不会眼睁睁看着宋应知去送死。
“顾尚书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哈密被番国统治百年,如今才更应该派人去早早教化他们,让百姓们再次归属我朝。”
只听又一大人反驳道,这话可是气死顾尚书了,感情死的不是自己人,又能在一旁说风凉话是吧!
行!都给我等着!
“哈密现在人鱼混杂!文官到了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必定举步维艰,还请请皇上三思!”
无法,顾尚书只能奢求皇上开恩,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下一秒,皇上的话让他如坠冰窟!
“顾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也知国库空虚,朕想拿点银子造枪支都拿不出来,你不为充盈国库出谋划策,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决朕的决策,你是何居心?!是想等北夏的江山忘在我手中才甘心吗?!”
天子发怒,众臣瞬间跪地一片!
“请皇上息怒!”
“息怒!朕拿什么息怒!”
看着这跪了一地的废物,景君尧气不打一处。
“瞧瞧你们这一个个尸位素餐的模样!我朝将士在边疆奋勇杀敌!朕却连程将军一点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朕还有什么脸面做这一国之君!”
顾尚书觉得自己甚是冤枉!“皇上,国库的钱,都拿去修建燕京卫了,新朝刚建不过百年,百姓好不容易才安居乐业,国库又……”
“所以朕才广开贸易通道!增收商税!充盈国库,你倒好,事事与朕作对!究竟意欲何为?!”
这回,顾尚书彻底不敢再反驳,只得默默贴地跪着。
又是这样!景君尧看着这群无能的庸臣,无奈至极!
每次他想要一个结果时,这些人总是以沉默反对他!
“朕要银子,你们拿不出来,好,那朕自己想办法,只是要一个精通番外语言的人过去。”
景君尧看着宋应知与苏澜之二人,“宋应知、苏澜之!”
话音一落,二人身躯皆是一震!随即异口同声回道:
“臣在!”
“燕京卫的事既是你们二人共同参与,那便留一人在这足矣,巴里县县令一职,谁去?”
皇上话说完,整个御书房静悄悄的,无人回应。
宋应知刚才在站到顾尚书身后时,就已收到他的暗示,得知哈密才收复半个月,宋应知无论如何也不会拿自己的惜命做赌注。
此刻,二人皆不选择开口,将决定权交给天意。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一道威严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宋应知,你可愿前往巴里县,替朕打开贸易通道,兴荣西北丝绸之路!?”
赫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宋应知身躯微微一震,很快开口应道:
“臣、愿意。”
答案一经出口,宋应知顿时如释重负。
看来,皇上早就做好了决定,这一众大臣,不过是来陪他演一出戏给他和顾尚书看。
顺便出口气罢了。
“很好,朕就喜欢宋爱卿这般有勇有谋的臣子,左凡!笔墨伺候!”
见宋应知如此识抬举,景君尧十分满意!
左凡迅速呈上笔墨,皇上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圣旨!
“宋应知接旨,即日起,朕任你为巴里县县令,即刻筹备前往巴里县事宜!元宵节一过,立刻出发!”
“臣、接旨。”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彼时,他还在与王氏睡懒觉,赫然接到口谕,宋应知赶紧穿上官服往宫里赶。
也真是难为皇上了,这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还在春节的喜悦中,他就已经在处理公务了。
到御书房时,他发现好几位重臣早已静候书房,韩大人顾尚书……还有苏澜都在。
宋应知敛起表情,先给皇上行了一礼。
“下官,参见皇上。”
见人到齐了,皇上轻轻颔首。“宋爱卿请起。”
“谢皇上。”
宋应知起身后,不动声色站到顾尚书身后去。
这一幕,引来皇上一眼余光,对于先前争执不休的事,内心在此刻有了定夺。
“宋爱卿,朕听韩大人说,用糯米灰浆灌钢条之术是你想出来的,可有此事?”
听到这个提问,宋应知内心一沉:来了来了,送命题来了。
看着一身僵硬的苏澜之,还有一脸你别乱说话的顾尚书。
宋应知顿了顿,随即快速回道:“回皇上,此法是下官与苏官正多次测试,反复测量,一起在书房努力三个月的结果。”
闻言,皇上莫名的看了一眼宋应知,“如此说来,这功劳各有你二人一半,不分高低?”
“皇上,确实如此。”
这回,回答的是韩大人对于二人的表现,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接下来的抉择,只怕是要对其中一人不公了……
果然,下一秒,几人就听皇上说道:
“前阵子,边疆大捷,程远帅将军成功收复哈密洲,现在,朕现决定在哈密开通一个贸易口,从新疆打通一条陆路通往番外进行贸易,顾尚书意下如何?”
一听是问自己,顾尚书心神一凛,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回道:
“皇上圣明,边疆大捷乃我朝幸事,开通贸易口,与番外贸易,定能促进我朝经济繁荣,当属利国利民之举。只是……”
顾尚书定了定,硬着头皮说道:“现在的哈密战火还未平息,这么快开通贸易是不是太仓促了……”
顾尚书话音才落,一旁的礼部尚书立马开口道:
“正因为如此,才要派一个精通番外语言的人去治理巴里县,宋官正与苏官正皆是精通番外语言之人,此事,属他二人最是合适!”
战火、边疆、贸易……
当这些词一个个冒出来,宋应知终于明白他与苏澜之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李大人说得轻巧、宋官正与苏官正皆是算学入仕之人,又怎会擅长那治国安民之策,派他们去任职县令!岂不是荒唐!”
顾尚书极力反驳,哈密早在前朝就被番国攻去,一直到半个月前,边疆才传来收复失地的大捷。
才半个月的时间,各项军事都还不稳定,皇上就急着派人去任职,岂不等于让人去白白送命!
无论如何,他不会眼睁睁看着宋应知去送死。
“顾尚书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哈密被番国统治百年,如今才更应该派人去早早教化他们,让百姓们再次归属我朝。”
只听又一大人反驳道,这话可是气死顾尚书了,感情死的不是自己人,又能在一旁说风凉话是吧!
行!都给我等着!
“哈密现在人鱼混杂!文官到了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必定举步维艰,还请请皇上三思!”
无法,顾尚书只能奢求皇上开恩,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下一秒,皇上的话让他如坠冰窟!
“顾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也知国库空虚,朕想拿点银子造枪支都拿不出来,你不为充盈国库出谋划策,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决朕的决策,你是何居心?!是想等北夏的江山忘在我手中才甘心吗?!”
天子发怒,众臣瞬间跪地一片!
“请皇上息怒!”
“息怒!朕拿什么息怒!”
看着这跪了一地的废物,景君尧气不打一处。
“瞧瞧你们这一个个尸位素餐的模样!我朝将士在边疆奋勇杀敌!朕却连程将军一点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朕还有什么脸面做这一国之君!”
顾尚书觉得自己甚是冤枉!“皇上,国库的钱,都拿去修建燕京卫了,新朝刚建不过百年,百姓好不容易才安居乐业,国库又……”
“所以朕才广开贸易通道!增收商税!充盈国库,你倒好,事事与朕作对!究竟意欲何为?!”
这回,顾尚书彻底不敢再反驳,只得默默贴地跪着。
又是这样!景君尧看着这群无能的庸臣,无奈至极!
每次他想要一个结果时,这些人总是以沉默反对他!
“朕要银子,你们拿不出来,好,那朕自己想办法,只是要一个精通番外语言的人过去。”
景君尧看着宋应知与苏澜之二人,“宋应知、苏澜之!”
话音一落,二人身躯皆是一震!随即异口同声回道:
“臣在!”
“燕京卫的事既是你们二人共同参与,那便留一人在这足矣,巴里县县令一职,谁去?”
皇上话说完,整个御书房静悄悄的,无人回应。
宋应知刚才在站到顾尚书身后时,就已收到他的暗示,得知哈密才收复半个月,宋应知无论如何也不会拿自己的惜命做赌注。
此刻,二人皆不选择开口,将决定权交给天意。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一道威严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宋应知,你可愿前往巴里县,替朕打开贸易通道,兴荣西北丝绸之路!?”
赫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宋应知身躯微微一震,很快开口应道:
“臣、愿意。”
答案一经出口,宋应知顿时如释重负。
看来,皇上早就做好了决定,这一众大臣,不过是来陪他演一出戏给他和顾尚书看。
顺便出口气罢了。
“很好,朕就喜欢宋爱卿这般有勇有谋的臣子,左凡!笔墨伺候!”
见宋应知如此识抬举,景君尧十分满意!
左凡迅速呈上笔墨,皇上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圣旨!
“宋应知接旨,即日起,朕任你为巴里县县令,即刻筹备前往巴里县事宜!元宵节一过,立刻出发!”
“臣、接旨。”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