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燃烛峰]
东汉建安五年的冬至,灵山被浓稠如墨的雾霭笼罩,三十六峰在黑雾中化作模糊的剪影,唯有燃烛峰的位置泛着极淡的金芒——那是百年前最后一丝天光的残迹。山脚下的烛阴村飘着冷寂的炊烟,青石板路上结着黑色的霜,老村长王伯正用枯枝挑亮松油灯,豆大的火光在风中摇曳,映出他眼中的疲惫:“已经三年零四个月了,连北斗星都看不见……”
七岁的小烛蹲在石磨旁,望着手中的萤火虫标本。这是父亲临终前在黑雾中捕到的,如今标本上的荧光早已熄灭,只剩透明的翅骸。“爷爷,燃烛峰真的会发光吗?”她的指尖划过石磨上模糊的烛形刻纹,那是曾祖父那辈人留下的。
王伯叹了口气,粗糙的手掌覆在孙女冰凉的手背上:“祖上传说,当山峰亮起时,黑暗就会退散……”话音未落,村外突然传来狼嚎,比寻常狼嗥更嘶哑,带着金属般的颤音——那是被黑暗侵蚀的“影狼”,皮毛呈漆黑色,眼睛泛着幽蓝磷光。
二、暗龙降世
三年前的秋分,黑雾初临。最先察觉异常的是猎户李大胆,他在灵山深处看见不可思议的景象:千年古松的针叶上凝结着黑色露珠,落地即燃,发出腥臭的火焰;清澈的山泉变成墨汁般的液体,饮者会双目失明。更可怕的是,每当新月升起,山巅就会浮现出巨大的龙形阴影,龙爪所及之处,光明寸寸湮灭。
“是烛九阴!”老族长在祭台上摔碎祖传的青铜镜,镜中映出的龙影有蛇身牛首,遍体覆盖着吸收光线的鳞甲,“传说中镇守北方幽都的暗龙,竟冲破了封印!”
暗龙降世后,灵山陷入永夜。春日,作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枯死;夏日,黑雾中滋生出噬光的苔藓,爬满房屋梁柱;秋日,硕果未熟便腐烂,果肉里嵌着黑色晶核;冬日,气温骤降至冰点以下,连火焰都会被冻成蓝色。烛阴村的百姓只能靠松脂灯和萤火草勉强维持生计,年轻人陆续外逃,只剩下老弱病残困守故土。
三、烛照临凡
天庭的光明殿内,烛照仙尊正凝视着下界的水镜。镜中,灵山像一块被墨汁浸透的绢帛,百姓们的祈愿化作点点微光,在黑雾中挣扎闪烁。他胸前的烛龙玉坠突然发热,玉坠上的烛龙纹张开龙口,喷出细小的火苗——这是暗龙现世的警示。
“禀仙尊,下界烛九阴破封,吞噬光明。”值日功曹的声音带着颤抖,在光明殿内回荡。
烛照的指尖抚过腰间的烛龙杖,杖头的明珠发出刺目光芒:“吾本是盘古左眼所化,岂容幽都暗龙肆虐?”他转身望向殿外的光明云海,衣袂上绣着的千盏灯纹逐一亮起,“备燃光舟,本座亲自下界。”
燃光舟划破云海,所过之处留下金色轨迹,如银河垂落人间。当舟行至燃烛峰上空时,烛照低头望去,只见山脚下的村落如同被黑暗吞噬的孤岛,唯一的光源是祭台上即将熄灭的长明灯。他心中一痛,杖头明珠飞出,化作千万点流萤,落入村落各处,熄灭的灯火重新亮起,百姓们惊惶的脸上映出温暖的光芒。
王伯看着自家的松油灯突然变得明亮,灯芯窜起三寸高的火焰,却不烫手。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仙人立于空中,头戴玉冠,身披缀满星纹的白袍,手中烛龙杖顶端的明珠流转着七彩光晕,足下踩着由光焰凝成的莲台。
“仙人!”王伯带着小烛跪下,全村百姓纷纷叩首,“求您驱散黑暗,救救我们!”
烛照伸手虚扶,温和的声音如春日暖阳:“吾乃烛照仙尊,特来降伏暗龙。”他望向黑雾笼罩的山峰,眼中闪过冷冽的金光,“暗龙此刻何在?”
“在……在灵山深处的幽潭,”李大胆拖着伤腿上前,肩头的齿痕还在渗血,“它每天子时都会出来吸收月光,我们的火把在它面前就像烛泪般融化……”
烛照点头,从怀中取出三枚“光明种子”,递给王伯:“将此种子埋入燃烛峰的三个山尖,黎明前勿让黑雾侵蚀。”他转身望向燃烛峰,杖头明珠投射出光束,在山体上勾勒出蜡烛的轮廓,“待我引动天地光明之力,你们只需守护好种子,便是对本座最大的帮助。”
四、光暗之战
幽潭位于灵山最深处,潭水如凝固的墨汁,水面漂浮着无数发光的眼睛——那是被暗龙吞噬的生灵残魂。子时三刻,烛照站在潭边,烛龙杖划出光弧,潭水应声沸腾,暗龙庞大的身躯破水而出,牛首蛇身,鳞片上刻满咒文,每片鳞甲都在吸收周围的光线,形成直径十丈的黑暗领域。
“烛照小儿,竟敢坏我幽都大业!”暗龙的声音像冰块摩擦,震得潭水结冰,“我要让这方世界永堕黑暗,成为我暗龙的巢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夜,暗龙喷出“蚀光黑雾”,瞬间笼罩方圆百里。烛照以烛龙杖画出光之结界,将黑雾挡在燃烛峰外,同时引导百姓手中的灯火,形成“万民烛光阵”,每盏灯火都化作微小的光刃,切割黑雾。
第三夜,暗龙召唤出“影魔兽”,这些由黑暗凝聚的怪物刀枪不入,却惧怕纯粹的光明。烛照摘下胸前的玉坠,抛向空中,玉坠化作万丈光剑,斩落所有影魔兽,剑光照亮之处,黑雾如冰雪消融。
第五夜,暗龙使出杀手锏,以自身为引,打开幽都裂缝,大量黑暗能量涌入灵山。烛照见势,毅然燃烧自身仙力,化作巨型烛火,用“燃魂普照”暂时封印裂缝,自身却变得虚幻透明。
到了第七夜,暗龙已伤痕累累,鳞片剥落处露出半透明的躯体,眼中的凶光渐渐黯淡。它不甘心地怒吼,欲与烛照同归于尽,却被烛照布下的“十二光辰阵”困住。“暗孽,你虽不灭,却再难现世!”烛照大喝一声,烛龙杖与玉坠合并,化作巨大的封印光印,将暗龙压入幽潭底部,潭面随之升起九道光圈,形成永恒的枷锁。
五、化烛为峰
战斗结束后,烛照回到烛阴村,百姓们围上来,却发现仙人的身影在晨光中愈发透明。小烛突然大哭,抱住烛照的腿:“仙人别走,我们需要光明!”
烛照蹲下身,擦干小烛的眼泪,指尖掠过她的额头,留下一枚发光的印记:“孩子,光明从未离开,它在你们心里,在每盏灯火里。”他站起身,望向燃烛峰,眼中泛起决然,“吾需镇守此处,防止暗龙破封,便将自身化作山峰,以烛光为引,永照灵山。”
话音未落,烛照的身体开始融化,如蜡炬燃烧,白袍化作赭红色岩石,烛龙杖插入峰巅,化作永不熄灭的光焰;玉坠融入山体,形成透明的“烛芯”岩脉,在夜间会发出柔和的金光。百姓们惊恐地看着,只见燃烛峰的形态渐渐变化:峰巅如烛火尖顶,峰身呈圆柱状,表面的纹理如同燃烧的蜡泪,山腰间环绕着一圈圈光晕,那是仙人的衣纹所化。
王伯忽然想起烛照留下的“光明种子”,跑到三个山尖查看,只见种子已生根发芽,长成三棵巨大的“光树”,树冠上结满发光的果实,果实落地即化作萤火虫,飞向灵山各处。他跪在峰前,老泪纵横:“原来仙人是用自己的仙魂作蜡,用精魄为芯,永远照亮我们啊!”
六、烛火永续
百年后,烛阴村已变成“光明镇”,燃烛峰下的祭台香火不断。每当新月升起,峰巅的光焰便会增强,形成巨大的光柱,扫过灵山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被黑暗侵蚀的地方,在光柱照耀下重新长出绿草鲜花。
小烛的孙子已经成为新的镇长,他常坐在峰前的老槐树下,给孩子们讲烛照仙尊的故事:“当年仙尊化峰时,特意留了‘烛芯’岩脉,只要我们心怀光明,岩脉就会发光;若有人心生邪念,光焰就会变暗……”
冬至清晨,小烛的曾孙女小月捧着新制的蜡烛,放在祭台上。烛光与燃烛峰的光焰遥相辉映,形成奇妙的共振。忽然,峰巅的光焰分出一道细流,落入小月手中的蜡烛,火苗瞬间变成七彩之色,却不烫手——这是烛照仙尊留下的“薪火相传”之术,让每个凡人都能成为光明的载体。
在幽潭深处,被封印的暗龙偶尔会发出不甘的咆哮,潭水随之泛起黑色涟漪,但每当这时,燃烛峰的光焰就会增强,光柱如利剑般刺入潭底,将黑暗重新压制。烛照的龙魂融入了山峰,化作最坚韧的光明壁垒,也化作了百姓心中永远的引路人。
喜欢大话灵山请大家收藏:()大话灵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