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许大茂的幸福日子

“柱子哥!柱子哥!你得给我拿个主意啊!”

一大早,许大茂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何宅大院,刚进大门就大喊着。

哮天老早就闻到熟悉的味道,没搭理他。

何雨柱在猎户庭院大别墅中带三娃,两岁的何瑶、何震和一岁小儿女何逸。

小孩子一二岁不记事,可以放在系统空间里养着。

大别墅中有智能机器人,何雨柱也就抢着带娃,减轻媳妇和大女儿的任务。

何雨柱把机器人启动。

“夏娃,带娃。”

语音命令落下,蓝光闪过,地面嗡鸣中裂开一道缝隙,银灰色生物仓托着冷光升起。

舱门“嘶”滑开,夏娃垂着的仿生臂亮起淡金色纹路。

陶瓷色指尖轻颤两下,硅基皮肤从脖颈处蔓延至面颊,最终凝出一张带笑的人脸。

美到极致,就是冷冷的没有人味。

夏娃三大功能,生娃养娃养老。

跟她做一次,她能把精子都储存起来,一直生娃、育娃,一直养到死。

设计这个功能,是为了在末日可以担起繁衍人类的任务。

她步出舱体时,履底磁轨与地面发出轻响。

从何雨柱手中接过最小的何逸,她怀中多出一张恒温毯。

“监控系统已同步完成育婴指令抓取。”

夏娃开始控制着室内的智能系统,培育何瑶何震两小孩。

“嗞嗞~”

室内突然多了两个何雨柱光影。

正在“碎碎念”,与两小孩互动。

真人何雨柱人已经闪现在何宅院子里,跷着腿喝茶。

许大茂拉着马脸冲进来。

“许大茂,能不能管好你的下半身?现在你寡妇之友,一血道人的名头可听亮了。”

“大院里,都有着你的传说,你这么牛,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

何雨柱调侃道。

许大茂现在是四合院里三大爷,也是秦淮茹这一世的血包。

不过人家许大茂可不是傻柱,要钱可以,许大茂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但他一定得吃上肉。

秦淮茹最艰难的时候找上他,许大茂用十斤棒子面,就吃上了两馒头。

要不是他不行,秦淮茹肚子里的槐花指不定是姓贾还是姓许。

这货手里拎的资源不少,在外面更是放飞自我。

何雨柱给他解决过不少风流债,不然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得换人。

“真得你给我一个主意!你好久没回四合院住,你不知道,秦淮茹又怀上了。”

“我感觉她给我做了一个局,我跟她那个啥的时候,被贾张氏和两位大爷抓了包。”

“现在硬说肚子里的货是我的。”

“你也知道我的情况,肚子里面的货肯定不是我的,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解决这问题?”

许大茂梗着脖子嚷嚷,脸涨得通红。

何雨柱悠哉悠哉的喝了一口茶。

“有什么好解决的,干脆你认下来得了,你又不吃亏。”

“以后不用下乡,也可以棒子面换馒头,多好啊。你又不缺钱。”

许大茂扒拉着茶桌往前凑:“可她贾家有点贪心啊。”

何雨柱皱眉:“想要房子?”

四合院房产数何雨柱最多。

何雨柱全交给许大茂打理。

毕竟,何晓、何霄也是他儿子。

但房契地契,他捏在手里,不是白眼狼就分下去。

要是白眼狼,亲儿子也没有情面讲。

许大茂双眉竖起,眼睛张大,茶杯往桌上一墩:“对!”

“你把房子交给哥们打理,哥们总不能给弄没了不是?”

“我招惹寡妇!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麻烦你。”

“但我不能让你给我背锅啊。”

何雨柱摆摆手,“别净说这些好听的,说说四合院现在什么情况了?”

许大茂脖子一梗,端起茶盏灌了口。

“可现在院里变天了!贾张氏、刘海中和阎埠贵,仨人跟穿一条裤子似的,把大伙儿忽悠得拧成一股绳对付我!张口闭口骂我坏种,说我坏得流脓!”

他拳头砸在桌沿上:“关键我媳妇像一只傻头鹅,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要不是她是何晓、何霄亲妈,我一定和她离婚。”

许大茂对俩双胞胎的喜爱程度,比何雨柱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别是开口叫他爸爸后,他开始整天抢着抱。

何雨柱手指叩着茶盘:“那你想怎么办?”

“我能知道怎么办?还来找你吗?”

“嘿!你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还这么理直气壮是吧?”

许大茂秒怂,“我的错,我的错!”

何雨柱给他分析道。

“咱不能给他们拿捏,他们这些吸血鬼,拿捏一次,他就能吃你一辈子。”

“你干脆和他们硬刚得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只是作风有问题。”

“别人还怕媳妇闹别扭,你又不怕。”

闻言,许大茂一拍脑袋。

“对哦,我怕什么!哦,我怕影响我在许晓、许霄心中的形象。”

“你有个毛形象。”何雨柱话题一转。

“对了,现在时机成熟,咱深夜食堂,可以挂靠供销社系统,做物资转运站了,你跟进一下。”

其实就是物流仓。

表面上是为了节约物流成本,实际上何雨柱是想把猎户庭院的农产品整出来,反哺社会。

何雨柱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知道现在的人有多难。

要是他现在还想着屯粮,就太不是人了。

想要屯粮,以后有的是机会。

和许大茂讲解了一遍物资转运站事宜,许大茂就走了。

何雨柱瘫在躺椅上揉太阳穴。

他指节敲着桌沿琢磨,等物资转运站搞好,就又可以出国进货了。

现在他有无限空间,立功升职最好最快的方法,无疑是把三年前做的事,再做一遍。

出国的报告打了上去,却一直没收到回音。

何雨柱大概能猜到是什么原因。

估计之前带回来的生产资料,没有消化完,没有必要让他这位特殊人才冒险。

他只能在国内想办法立功。

来到这方世界十年,经过多次尝试,何雨柱发现大势不可逆。

要不然,他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现在只能按部就班,慢慢熬资历。

何雨柱到处建立代销点、成立运输队,按粮食替代方案设立代食品加工站。

种种动作,已经初见成果。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