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桑菊饮
太虚境的天空裂开一道赤红缝隙时,桑叶正倚在少商穴的银杏树下擦拭青锋剑。剑身上流转的霜纹突然剧烈震颤,将最后一片枯叶削成两截。
"卫气防线破了。"她握紧剑柄站起身,素白襦裙在燥热的风里翻卷如蝶。东南方肺经分野腾起暗红色烟瘴,隐约传来金石相击的铮鸣——那是列缺穴的守军在与邪气交战。
桑叶并指划过剑脊,凝出一滴晨露点在眉心。神识展开的瞬间,她看见无数火蝗模样的邪灵正撕咬着经脉壁障,翅翼掀起的燥热让络脉中的津液蒸腾成白雾。这是《温病条辨》记载的"风温上受"之象,若让邪气突破太渊穴,整个手太阴肺经都将陷入灼热炼狱。
"桑君,玉衡阁急召!"薄荷少年御风而至,碧色发梢还沾着露水。他腰间铜铃叮当作响,清冽药香冲散了几分灼热,"吴真人说要组桑菊饮战队,您是君药之首。"
桑叶收剑入鞘时瞥见少年颈侧灼痕:"你又擅用透表之力?"指尖凝出霜气拂过伤口,"连翘没教过你轻扬之品最忌躁进?"
"连翘姑姑在教桔梗辨识归经啦。"薄荷吐了吐舌头,身形已化作清风,"我在鱼际穴等您!"
---
穿过云门穴的迷雾,桑叶在侠白穴的琉璃台前驻足。石壁上《神农本草经》的篆文泛着微光:"菊,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鎏金文字突然扭曲震颤,化作金甲女子从石壁跃出,手中重剑直指桑叶咽喉。
"十五年不见,你还是这般草木皆兵。"桑叶双指夹住剑尖,霜气顺着剑身蔓延,"吴真人要组桑菊饮,你的甘菊之精..."
"与连翘同列臣药?"菊花剑锋陡然燃起金焰,融化冰霜,"当年她取我花瓣入疮痈方剂,可曾问过我是否愿沾脓血污浊?"
桑叶翻掌震开重剑,袖中飞出三枚桑椹钉在《本草纲目》的菊华篇:"看看时珍先生记载,连翘'疮家圣药'岂是虚名?你甘菊清热解毒,她连翘消肿散结,正是..."
"正是相得益彰?"菊花冷笑截断话头,重剑劈碎桑椹钉,"那你可知她金疮之气会污我花魂?十八年前白虎汤之战,我替她挡下阳明燥金之毒,她却..."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尺泽穴方向传来,夹杂着杏仁的惊呼。桑叶脸色骤变:"是邪气在冲击孔最穴!薄荷撑不了半刻钟!"
金甲女子身形微滞,重剑上的火焰突然暴涨三丈:"带路。"
---
孔最穴的惨状超出所有人预料。原本青玉般的络脉壁爬满焦黑裂纹,杏仁跪坐在血泊中,怀中抱着昏迷的薄荷。少年胸前的碧纱衣已被灼穿,露出心口处跳动的淡青色灵核。
"他强行用透表之力贯穿邪瘴..."杏仁抬头时,眼角朱砂痣闪着泪光,"我说过薄荷不可载药上行,他的归经..."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连翘将金丝披帛甩成屏障,挡住漫天火蝗,"桔梗,载诸药之力开辟通路!甘草将军的援军何时能到?"
紫衣少女咬破指尖在虚空画符,背后显现出《雷公炮炙论》的虚影:"正在通过经渠穴,但邪气腐蚀了...小心!"
三只赤目火蝗突破屏障,口器直刺杏仁眉心。千钧一发之际,金焰重剑横扫而过,将邪灵斩作飞灰。菊花甩去剑上残火,瞥见连翘苍白的脸色:"疮家圣药的凝血之力呢?留着滋养鱼尾纹吗?"
"你的甘菊之精倒是越发醇厚。"连翘反唇相讥,手中却不停结印,金丝披帛化作千缕药气修补壁障,"桑叶,必须立刻布桑菊饮阵,否则太渊穴..."
"布阵需要七药归位。"桑叶挥剑斩落俯冲的火蝗群,"芦根还在鱼际穴疏导津液,甘草将军未至,薄荷又..."
剧烈咳嗽声打断了她。薄荷抓着杏仁衣襟撑起身子,心口灵核忽明忽暗:"我能行...桑菊饮轻宣透表,岂能少了...咳咳...薄荷的辛凉..."
桔梗突然指向天际:"你们看!"赤红瘴气中透出点点银光,竟是芦根用甘寒之气凝成银河,将津液源源不断输向灼伤的络脉。银河尽头传来浑厚钟鸣——甘草将军的褐袍已然可见。
"七药归位。"桑叶长剑指天,霜纹爆发出耀眼光华,"桑菊饮阵,起!"
---
七道药气冲天而起时,《温病条辨》的金色篆文在太渊穴上空流转。桑叶与菊花的青白金焰交织成太极图,薄荷的辛凉之气化作劲风,将连翘的金疮药力吹向每个角落。
"桔梗载药,杏仁开痹!"甘草将军挥动玄铁重戟,褐袍上的归经纹路光芒大盛,"芦根,护住手太阴与手阳明表里之络!"
火蝗群在药气中发出尖啸,纷纷爆成赤雾。但桑叶敏锐察觉到异常——溃散的邪气没有消失,反而在太渊穴深处凝结成暗红结晶。
"是温毒!"连翘最先反应过来,金丝披帛瞬间裹住众人,"快退!风热化毒入血分了!"
爆炸冲击波震碎青玉壁障的瞬间,菊花突然推开连翘,重剑插进地面:"甘菊饮露!"她周身绽放千朵金菊,《本草衍义》的虚影浮现半空,花露如雨落下,竟将毒雾凝在半空。
桑叶突然明白吴真人组方的深意。她旋身跃起,剑尖引动漫天霜华:"不是桑菊饮,是桑菊共为君!"青锋剑刺入金菊花心,霜气与甘霖交融成淡绿光幕,将温毒结晶层层包裹。
连翘的金疮药气就在这时穿透光幕。当《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银色符文亮起时,所有人都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温毒结晶在甘菊清气与连翘金气的作用下,竟化作滋养络脉的玉髓。
---
战后第七日,桑叶在云门穴的石碑前找到菊花。金甲女子正在擦拭重剑,剑身上新添的霜纹与金焰和谐相融。
"吴真人新注的《温病条辨》抄本。"桑叶递过玉简,"说你'得连翘金气之助,乃成清营透热之妙'。"
菊花哼了一声,却将玉简仔细收入怀中。远处传来薄荷的笑闹声,少年正在与芦根比赛凝露成珠,心口灵核已恢复翠色。
"其实当年..."连翘的声音从桃树后传来,手中捧着《外科正宗》,"用你花瓣治疮痈,是因为患者眼中有朵金菊。"她翻开泛黄书页,指着一枚干花标本,"他说看见菊花,就不怕脓血腥臭了。"
桑叶悄悄退开时,听见菊花说:"下次用花提前说。"然后是书卷落地的声响,接着是连翘的惊呼:"我的《疡医大全》!"
橘色夕阳铺满太虚境,桑叶抚摸少商穴新生的络脉。薄荷突然落在身侧,发间插着芦根编的草蟋蟀:"桑君,我能跟您学《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吗?"
她望着少年晶亮的眼眸,想起《本草备要》里对薄荷的评价:'发汗解表,通彻上下'。或许下次组银翘散战队时...桑叶嘴角扬起微不可察的弧度:"先把《黄帝内经》背熟。"
晚风拂过十二经别,带来甘草将军熬制炙甘草汤的香气。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桔梗正在将今日战事刻入石壁,杏仁在旁研磨朱砂——这是《名医别录》记载的镇咳良方。太虚境重归"阴平阳秘"的平衡,直到下次邪气来犯。
————————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证治机理】证属风温初起之轻证。《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邪浅病轻,则身不甚热、口渴亦微。治当从“辛凉微苦”立法,即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解】方中桑叶甘苦性凉,善走肺络,疏散风热,又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又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相须,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功能而止咳,共为臣药。薄荷辛凉解表以助君药疏散风热之力,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为治疗风热犯肺咳嗽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轻清疏风以解表;辛苦宣肃以止咳。
【方歌】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