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能造福国运的圣女?

秦家在一群流犯里算是另类,这时候还有力气心情打架。

小吏收回了目光,对着面前的马车,恭敬道:

“秦大人,您看,这是流放人员的名单,人都已经到齐了。小的定会保证他们路上不会逃离,活着为启国冤死的将士和百姓赎罪.......”

秦玥点了点头,掀开了车厢帘子,探出了半边身子。

秦大人,京城还有秦大人?!

秦知威下意识看了过去,就看到来人是秦玥,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下意识想要招手。

可看到秦玥只是淡淡扫过了他们一眼,

便移开了视线,根本没有想与他们认亲,更加没有要来送行的意思。

秦知威缓缓放下了手,也没脸再去看她......

他终于还是失去了这个女儿。

秦何晏却没有要脸的自觉,他不能接受自己要死在流放之地,

他直接朝着秦玥的方向冲了过去,为了让秦玥心软,他还将秦老夫人给扶住了。

“秦玥,秦玥我看到你了,你别躲着......你怎么如何狠心,看着我们去死,自己却在京城锦衣玉食,你如此六亲不认,如何能够服众!”

“只要你能过来松松父亲祖母,我便原谅你,在不说你了。”

看着他一瘸一拐朝着自己过来,秦玥眼里闪过冷意,对着手下扬了扬下巴。

“有人擅自脱离队伍,将作何处理?”

官差们本以为秦家与秦玥有沾亲,便想卖她一个好,谁知竟然拍到了马屁股上。

他生怕秦玥追究,连忙拿着鞭子就打了过去:

“哼,流放罪犯,哪里还有你说话的份,吵着我们大人的耳朵,老子割了你的舌头!”

秦何晏脸上挨了一鞭,痛得他瞬间皮开肉绽,惨叫哀嚎。

秦老夫人又是心疼又是愤怒,指着秦玥叱骂道:

“你这个孽障,六亲不认的东西,呜呜呜呜......我知道错了,我们秦家知道错了啊。”

“你原谅我这个祖母吧,是我识人不明,是我老眼昏花,你不要再迁怒你哥哥了,他可是我们秦家唯一的骨肉了啊......”

“玥儿,你也是祖母疼爱的孩子,祖母去求你了!”

秦老夫人似乎大受刺激,神色极为衰败,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

但她是认错,秦玥是已经看明白了。

可是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认错,而是罪有应得......

“祖母,你求错人了......”她淡声道。

秦老夫人听到这声称呼,肩膀抖了抖,下意识抬起头来看她,浑浊的眼里发出光亮。

却听到秦玥只是看向秦知威,冷声道:

“犯错的人是他,你该求他改过自新,不要再被人当棋子了,为了几句轻言软语,害得妻死女散家破人亡,又何必呢......”

这话混着风声,传到了秦知威的耳里,

他仿佛听到了妻子临终前,看透了一切似的嗤笑声。

他的头低得更厉害了,终于是无声的哭了出来,也拉住了想要再求饶的秦何晏。

“罢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受的,你别再添乱了,你与其在这里耽误玥儿的事,还不如想着怎么找到秦洛姝,将她欠你的讨回来!”

说着话的时候,秦知威深深叹了口气,

他看了一眼秦何晏瞎了的右眼,又看向他拖在地上的左腿,终究是捂脸痛哭起来。

秦何晏脸色刷白,踉跄着后退了两步......

为何所有人都说他错了,他一心护着姝儿,

不过想要做一个能遮挡风雨的兄长,难道他真的做错了吗?!

“不,我没有错,姝儿没有欠我,她是无辜的,就跟小时候你们都要罚她,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做,犯错的其实是下人一样......”

秦何晏崩溃怒吼,脑子仍然转不过来。

秦老夫人神色呆滞,看着秦何晏至今没有清醒的样子,悲愤地捶胸痛哭。

“呜呜呜,都是我,都是我啊!

若我早点看透那对母子的真面目,也不会让晏儿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秦家列祖列宗们,我真是该死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何晏这状态是被洗脑了,

不管秦洛姝做出什么事,他都会主动为她开脱......

这不过是林佳娘母女十多年来,所做作为的冰山一角罢了!连他们这些过了几十年的人都不能看透,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

秦老夫人哭得不能自已,倒在了地上,而这时候流放队伍也要出发了。

官差们才不管你是老人还是病人,不能走路直接就回一鞭子下去,

好在秦知威脑子还算清醒,在鞭子就要落下的时候,将秦老夫人给背到了背上。

可他全腿发颤,走一步喘三下,能坚持多久都不知道......

而另一个秦何晏又残了一只腿,另一只也没法久站,别说背人赶路了,自己走路都难。

秦浩然夫妻看到这幕,暗暗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下人吩咐道:

“去打点一下领头的官差,看能不能把母亲赎出来......”毕竟有着生养之恩,虽然这些年有许多龌龊,但他做不到看着秦老夫人可能会死在半路而无动于衷,

但也仅限于秦老夫人一人!

至于秦知威和秦何晏不过是自作自受,是死是活与他无关!

.....

通敌案终于告一段落,整个皇城充斥着低沉的气压,四处都是烛火哭泣声。

凌霄道长因为炼丹有功被启帝封为国师,

他见启帝愁眉不展,便摸着胡子,笑道:

“陛下,不必忧虑,贫道见帝星闪耀,便知道是启国已经渡过了难关。现在百姓安居乐业,早以及从十二年的战事中恢复过来了。”

“贫道推算到,启国出现了一位能够增加国运的圣女。”

“其命数贵不可言,更是身负天外绝学,乃天上神女下凡啊,只要能够嫁给太子,定能助启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启帝听到这话,立马大喜,还动了要纳那女子做妃的想法。

可在凌霄道长说他乃仙君之身,不适宜在与凡间女子动情后,他便绝了这个心思,只安心给几个未娶妻的皇子选妃。

很快,朝中五品以上大员,将家中女子的生辰八字都被递进了宫......

赵皇后听闻生气不已,暗自埋怨启帝选拔太子妃,却连与她商量一下都不曾。

她可是中宫皇后,太子的亲生母亲!

可当得知选中的女子,竟然是她母族赵家嫡女,她顿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