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白帝战机
国诞当天一大早,全国放假,没有能去到现场的人全部蹲守在电视机前,等待9点的到来。
国诞的前奏匆匆而过,终于来到了武器展示的时间,而受邀过来的各国代表,也全部集中了注意力。
首先开始的是陆军装备,一个又一个的导弹系统,看着一些中东国家眼里冒出了绿光。等到导弹过后,陆地霸主坦克方阵上场,刚开始还是中规中矩的坦克行驶,当走到三分一的路程的时候,摇身一变转换成了另外一个模式,所有人全部震惊地站了起来。
而在场的龙国人更是激动得掏出光脑直播了起来,要知道,安装的全息模式的光脑,可是犹如亲临现场的。看着那坦克的丝滑小连招变化形态,加上解说员说完坦克的行驶速度之后,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一辆坦克开出了赛车的速度,这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死神般的存在,而且还可以水陆两栖,行驶速度一致。坦克内部安装了空间钮,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装置。
坦克方队过后,接下来的激光炮更是达到了顶峰,激光炮之前由于电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激光炮的杀伤力不够,如今安装了小型核聚变装置之后,可以无限次使用激光炮,摧毁力更强。
而仔细观察的龙国人会发现,陆军的武器装备展示还没结束,也就是说,激光炮不是最厉害的陆军武器,那么,能够压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等到激光武器这一方阵过去之后,一个银白色的方阵走了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最新亮相的陆军机甲方阵。看着那丝滑的踢正步,让不少研究机器人的外国破防了。
他们研究的机器人走路都有问题,而龙国的已经从机器人进化成了机甲。刚走几步,机甲身上的外壳开始变化,逐渐的与现场融为一体,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光学隐身。
走到三分之一,机甲方队全部升空,开启最大速度溜了一圈之后,而观看直播的网友已经被无人机位,跟着机甲出去飞了一圈,而现场观看的粉丝还不知道,这一次,好像也没有多少人羡慕去现场随处观看的网友了。
而机甲飞回来的时候,解说员还没说完刚刚出发前说的话,可见速度之快。等到解释完了机甲的基础之后,机甲又转换成迷彩的样式离开了现场。
看得所有机甲控粉丝嗷嗷大叫,而动手的浙省老板已经将外形牢牢记住,然后开始申请,申请一过,立马开始加班生产。
陆军方队过后,来到了空军方队出场,今年,首战告捷的歼10-C,在一众兄弟姐妹的目送下,完成了首次亮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代机已经公开亮相,而时间空军时间还没过去一半的时候,就知道咱妈又要憋大招了。
果然,六代机过后,今年杭州在角落里面充当吉祥物的白帝战机闯入了镜头。一时间,所有人全部站了起来,所有的人的目光全部随着白帝战机移动。
此时观看直播的网友全部燃起来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我居然看见了白帝战机给我表演。】
【白帝战机都轮到了表演了,是有更先进的战机了吗?】
【玄女空天战机。】
【鹰酱!南天门计划跟不跟!】
【哈哈,他们也得有这个技术啊。】
【怎么办,今天早上起来刚爱上歼10-C,现在已经移情别恋,还是恋了又恋。】
【歼10-C:那年杏花微雨,你们笑我是村口大妈,我出国深造,你们喊我猛龙。如果我刚不过回国,你们又要将我遗忘。妈!我要继续出国深造。】
【这个妈,是不是还要配上超大声才更加形象。】
【哈哈哈……】
【这白帝战机跟航展的不一样啊?】
【航展的时候都说是模型了,肯定不一样啊,这个才是真正的白帝战机。】
【咦,白帝战机居然不是最后一个?】
【我——去。】
【我倒要看看出来的是什么,居然压白帝战机的底。】
【来了来了。】
【哇!!】
【飞碟!】
【什么飞碟,那是飞船。】
【飞船这个东西已经看不上了吗?】
【我好像看见大户眼睛都圆了。】
【把好像去掉,就是圆了,因为刚刚我以为我看花了眼,又调回去看的。】
【他该不会是想买吧?】
【他什么都想要,就是不知道咱们卖不卖。】
随着空军方队过去之后,原以为海军方队只是由士兵走方队,毕竟海军的阅兵都是另外的。
然而,士兵方队过去之后,后面跟着押运的特供武装汽车,将所有海军战舰等比例缩小,一艘接着一艘展览。
看见这一幕的龙国人,也是吃上好的了,第一次看国庆阅兵看见了海军舰艇。但是应邀的外国人可就没有那么开心了,按照龙国的习惯,能展示出来的,都是比较落后的武器,但是这些展示出来的,已经是自已国家远远比不了的了。
当看见大黑鱼坐落在展示车上的时候,一些有想法的国家,已经无力的瘫在了座椅上,而那些只想要先进装备的国家,脖子则是伸了又伸,就是想看清楚,即将属于自已国家的东西。
阅兵在首领的致谢中落下帷幕,随着阅兵仪式的结束,国家爸爸一点动静都没有,而往日在国际上一连蹦跶的棒子和阿三,也罕见的消停了。
而给提前给龙国献上诞辰礼的脚盆鸡,此时元气还没恢复过来,看见龙国国诞阅兵,更是愁上加愁,要是龙国一个不开心,将他们灭绝了怎么办?
就在国诞的最后一天假期,沉寂已久的灾难预警仪又响了起来,专属于地震的红光预警,所有国人为之一震。
待看见显示屏上面显示的是什么之后,皱着的眉头瞬间消失不见,每个人压抑着喜悦。
“你们说,这是不是地球在为我们龙国庆祝国诞啊。”
“这里可不许胡说。”
“懂,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