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天价分红

又过了几天,刘光洪种植的十亩黄豆成熟了。

每人每天两百块钱,不包食宿,在村里雇人收黄豆。

十亩地的黄豆,晒干之后,总共十万零五千多斤。

找了三个检测机构,送检新品种黄豆,拿到相应的检测报告。

“三个机构的检测结果,几乎一模一样,有了这东西,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早上九点,刘光洪召集村民开会。

“新品种黄豆的产量如何,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三个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

“我手里的黄豆,有十万零五千多斤,这种黄豆,一年可以种植三季。”

刘光洪说了十几分钟,在场的村民心动不已。

不算刘光洪,赵家村一百二十五户,总共七百五十七人。

注册成立青山农业技术公司,刘光洪以技术入股,占股10%,担任总经理。

村集体占股20%,每户占股0.56%。

村集体的收益,用于全村建房、读书、看病、修路等。

各家各户的代表,相继签字按手印。

“我的那些黄豆,每斤作价十块钱,卖给青山公司。”

“小刘,一斤黄豆十块钱,这也太贵了。”

“是啊,小刘,外面的黄豆,才两块多钱一斤。”

“小刘的新品种黄豆,营养丰富......亩产一万斤,十块钱一斤,很便宜。”

“就是,一亩地十二斤黄豆种子,也才一百二十块钱,亩产一万斤左右,新品种黄豆很便宜。”

“现在种植水稻,一亩地的水稻种子,就要几十上百块钱。”

眼见村民都没意见,刘光洪又说了说借给村里三百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

之前购买仪器设备和原材料,用了三百多万。

建造别墅的时候,又用了两百多万。

刘光洪的存款,还剩四百多万,借给村里三百万,就只剩一百多万了。

去县城买了农机、燃油等,随后全村翻地种植黄豆。

赵家村的土地面积一万八千亩,除去水田、山林、宅基地等,适合种植黄豆的土地,大概有一万亩出头。

农机的加持之下,仅用了一周时间,就种好了一万亩黄豆。

改造过的新品种黄豆,只能种植一次。收获的黄豆,无法再次种植。

搞定一万亩新品种黄豆的种植,刘光洪使用十点积分抽奖。

之前种植的黄豆,收获了十万多斤,他得到十点积分。

农业系统的抽奖,初级抽奖十点积分,中级抽奖一百点积分......

“朱果改造技能?使用这种技能,能将柿子树,改造成朱果树?”

离开赵家村,刘光洪坐车前往县城,心血来潮的他,买了一辆四圈越野车。

乡村公路不够平整,底盘太低的车,不太适合开。

“存款只剩六十几万了,住在村里,平时用钱的时候很少。”

开着崭新的越野车,刘光洪在县城买了一棵柿子树苗。

回到村里的别墅,使用系统之力,将柿子树苗,改造成朱果树苗。

朱果成熟时间太长?修改朱果树的基因,提升朱果的生长速度。

“盆栽小型朱果树,三个月成熟一次,每次一个朱果。”

朱果树苗被他放在别墅的楼顶,平时浇浇水就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间,新品种黄豆成熟了。

收了黄豆,晾干称重,总共五万多吨。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豆,刘光洪陷入沉思。

当成种子卖,每斤一百块钱,似乎很合理。

当成黄豆卖,每斤五块钱,也能卖出去。

使用自制的药液,浸泡一些黄豆,让它们变成种子。

刘光洪让村民再次翻地种黄豆,他自已去推销新品种黄豆。

坐车前往北城,将新品种黄豆的数据和视频,送交相应的单位。

“刘天仙版的美女?”

在北城逛街的他,看到一个刘天仙版的美女,刘光洪心动了。

“我是穿越者,还有农业系统,不比任何人差。”

上前搭讪,得知对方名为邹雨,还是一个律师。

想起前世在网上看到的视频,刘光洪意识到自已在一个影视世界。

“刘天仙饰演律师的电视剧,我上辈子没看过。”

仪表堂堂、气质不凡的刘光洪,顺利得到邹雨的联系方式。

......

“刘先生,新品种黄豆哪来的?”

“我研发出来的,亩产大概一万斤,每年可以种植三季。”

“我问过三个检测单位了,你研发的黄豆,营养成分很高......而且含油量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如果可以大面积种植新品种黄豆,我们就不用进口黄豆了。”

“我们赵家村,大概还有五万吨新品种黄豆。”

“刘先生,新品种黄豆,多少钱一斤?我们想推广种植。”

“能当种子的黄豆,五十块钱一斤,怎么样?”

刘光洪想了想后,开了一个低价。

“一亩地十二斤种子,光是种子费,就要六百块钱,有些贵了。”

“亩产一万斤,一斤黄豆算三块钱,种植一亩黄豆,净利润两万多。”

“照你这样算,新品种黄豆很便宜。”

谈了大半小时,以每斤五十块钱,卖掉村里的新品种黄豆。

又谈了十几分钟,刘光洪打包出售新品种黄豆技术。

“五万吨左右的新品种黄豆,大概能卖五十亿,新品种黄豆技术,卖了一百亿。”

直接卖掉技术,看着是竭泽而渔,实则利大于弊。

有一百亿龙币的资金,村里修路、建房、读书、看病等,都能直接解决。

回到村里,刘光洪使用系统之力,改造村里的新品种黄豆。

新品种黄豆的技术,被他卖给了农业部,今后用不着他改造种子了。

次日早上九点,召集村民开会。

“村里剩下的黄豆,都被我卖了,大概五十亿,新品种黄豆的技术,被我卖了一百亿,接下来,全村建房,用村集体的收益......”

“小刘,我们赚了一百五十亿?”

“差不多吧,建房、修路、看病、读书,全部用村集体收益,等钱到账了,进行首次分红,村里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可以让他们回来了。”

下午一点多,农业部的人和车,抵达赵家村。

称重算账,总共五万多吨黄豆,货款五十亿零八百多万,算上一百亿的技术转让款,青山公司进账一百五十亿零八百多万。

刘光洪占股百分之十,分了十五亿,扣除个税后,个人存款八亿两千五百多万。

每户村民占股0.56%,税后四千六百多万。

村集体占股百分之十,剩下十五亿多。

赵家村注册的青山农业科技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三免两减半的优惠,简单来说,前面三年免税,后面两年半税。

首次分红,只交了个税,集体账户还剩十五亿零百多万。

“富华,村里分红了,你回来吧。”

“什么分红?”

“村里种了新品种黄豆,每家分红八千多万,税后还有四千多万。”

“爸,你是不是在说梦话?”

“富华,你要是不相信,可以打电话问村里的其他人。”

“你爸说的是真的,村里准备建别墅,你赶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