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其余的夫君不用惦念

李夫人指派的刘嬷嬷是她年轻时的陪嫁丫鬟,这几十年一直跟在她跟前伺候,办事沉稳,在府里更是颇有体面。

这刘嬷嬷知道阿梅的身份,自然小心谨慎的伺候着。

阿梅一出堂厅,自家的两个丫鬟就跟上身来,一行四人朝着后花院走去。

这李府的菊园有名,不单单是出名在这菊花品种奇多,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更深一层,当下文人雅士一向又以孤高自赏,傲然一世,高洁风范自诩,以花述情,是以在仕林中李阁老府上的菊园当真是有名。

若阿梅的夫君安生见了,定会不屑嗤笑,顺道嘲讽一句:“沽名钓誉,标榜德行?,死不要脸。”

可是阿梅不知这些,只觉远远看着这满园菊花争奇斗艳十分好看。

李夫人说这边热闹是真的热闹,放眼望去,竟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们。

除了本府的姑娘,大都是跟着父母又或者祖父祖母来参加婚礼的小辈们,这李府待客周到,主客们大都在宴厅那边交际寒暄,那些年轻的或者年幼坐不住的小客人们,就专门请到这菊园赏玩。

阿梅心里其实是喜欢热闹的,引路的嬷嬷见阿梅的目光闪烁,脸上也舒展开来,心想这安夫人到底还年纪小,还是喜欢热闹,便更加仔细的引着她朝那边走去。

阿梅品级高,地位不俗,嬷嬷不敢怠慢,正在前头走着,她一边介绍,一边引路,到底是上了年纪,手脚反应慢,这刚拐过去一个弯,就同迎面快步走来手里端着东西的一个丫头碰在了一起。

只听这刘嬷嬷哎呦一声。

这丫鬟手里的汤水便洒了这刘嬷嬷一身,这是府里的一位小姐的汤药,烫倒是不烫,可是落在刘嬷嬷身上一大片污渍,看起来狼狈的不成样子。

刘嬷嬷先是扫了安夫人一眼,确认没弄污这她的衣裳,又见安夫人眉头紧皱,心下一沉,想到传话的说这安夫人不是好相与的,生怕这安夫人当场发作处置奴才,当即严厉剜了丫鬟一眼,低声呵斥道:

“你这个丫头,怎这般毛手毛脚,得亏是洒在我身上,若是冲撞了客人,看府里怎么处置你!还不快速速退下!”

那丫鬟连说知错,手脚麻利的将碎碗捡起来就跑了。

刘嬷嬷接着一脸惶恐的对阿梅赔不是:“下人这般不小心,差点重撞了贵人,请安夫人恕罪!。”

阿梅倒没觉得什么,只是这药汁味道实在难闻,她皱着眉摆摆手:“无事,反正这菊园也快到了,也不用你引路了,你回去吧。”

阿梅这话一出,刘嬷嬷当即一脸尬红,面露难色:“安夫人,这……”

阿梅索性道:“你身上这般样子,还是回去换身衣裳吧。”

刘嬷嬷自然是知道自已如今这般形象有失体统,可想到老夫人安排自已照顾好安夫人,自已若是离开了再照看不周惹安夫人不喜,一时左右为难,最后一沉思,躬身施礼:“安夫人,实在是失礼了,老奴这就回去换身衣裳,很快就回来!”

阿梅被药汁熏的巴不得她快走,直接侧着脸摆摆手,催促她快离开。

这刘嬷嬷一走,阿梅直接捏着鼻子就往前走,她心想,原以为自已调理小日子的药就够难闻了,却不想还有更难闻的汤药。

这不想还好,一想到这,便止不住的想起夫君,想起上次来小日子时夫君的体贴呵护,阿梅那好不容易藏起来的思念又翻涌出来。

阿梅整个人肉眼可见的低沉了下来,更没了来时赏菊的兴致,她突然就不想凑热闹了,阿梅左右看看,望见右边不远处有一座小亭子,没看着有什么人,倒是清静,她伸手朝着那个方向指了指,对着身后的两个丫鬟道:“你们在这等着,我过去坐一会儿。”

这两个丫鬟对视一眼,当即下跪:“夫人,指挥使有令,在外我们二人不得离开夫人半步,不得有违!”

这话听到阿梅耳中,只觉原本难受的心口豁然透出一股霸道的甜蜜,这是夫君的爱护,她自然不恼,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容:“好,那你们俩跟着我。”

凉亭这处清静不说,位置也极隐蔽,虽说不能赏菊,可它紧挨着一汪鱼池,倒是十分惬意。

阿梅坐在亭子里,下意识的摩挲着手腕处的红玉镯子,低着头,神情落寞。

阿梅就这般坐了会儿,待觉得时间快要到吉时了,站起来:“走,回去吧。”

阿梅回去一落座,就听着这迎亲的队伍就敲敲打打的回了府,一时间整个李府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待观完礼,阿梅又与那李夫人寒暄几句,便告辞回府了。

晚间,阿梅又开始给安生写信:

——

夫君,今天阿梅去参加了婚宴,很热闹,夫君放心,仰仗夫君的本事,在外确实没有人怠慢阿梅,一切都很和顺。

夫君,这几日赶路累不累?休息的可好?阿梅听说越到了边疆那边的官道便越是难走颠簸,夫君辛苦,阿梅在家中十分挂念。

家中一切照旧,干爹,爹和豆子都很好,除了想阿梅,其余的夫君不用惦念。

对了,夫君,今日席上的一位国公夫人邀请我过两日去参加她举办的金秋宴,听旁人说这宴会十分有意思,每年都能促成好几对姻缘,一听便知这金秋宴醉翁之意不在酒,阿梅应下了,若碰到有意思的,阿梅就写信告知夫君。

阿梅今天还读了一首诗,十分欢喜,阿梅写给夫君看好不好?

——

阿梅写到此处,原本白皙的面容上蓦然染上绯红的红晕,水灵灵的眸子犹如一泓清水,波光粼粼,闪烁着无尽的眷恋与情意。

就见她最后落笔: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