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好消息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江蓉蓉便怀揣着满心欢喜与激动,一路小跑地来到了哥哥江禾的面前。
只见她满脸通红,额头上微微渗出细汗,却丝毫掩盖不住她眼中闪烁的兴奋光芒。
江蓉蓉迫不及待地向江禾分享道:“哥!我成功凝聚出第一缕内力啦!”
言语间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要知道,江蓉蓉所修习的内功心法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种罢了,相较于拥有独特心法且天赋异禀的江禾而言,她凝聚内力的进程着实缓慢了许多。
然而,即便如此,她的进度依然比大多数其他武者快得多,这无疑证明了她在内功方面具备相当不错的天赋。
与此同时,与江蓉蓉几乎同时起步学习内功的心法的刘月舞,至今仍未能产生任何气感。
相比之下,更凸显出江蓉蓉在内力修行上的出色表现。
听闻此讯,江禾亦是喜不自禁,他面带微笑,由衷地称赞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蓉蓉啊,如今你既已成功凝聚出内力,那么自身实力必然会得到大幅提升。”
接着,他又补充道:“有了内力的加持,无论是你的轻功还是武技,其威力都会随之增强不少呢。”
江禾打心底里为妹妹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并衷心期望她能日益强大。
江蓉蓉用力地点点头,应声道:“是啊哥,自从凝聚了内力后,每次施展轻功时,我都明显感觉到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可惜我现在内力太弱了,没过一会的时间就消耗完了。”
“你既然已经凝聚出了第一缕内力,那接下来所要经历的便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沉淀与提升的漫长过程。”江禾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江蓉蓉身上,眼中满是期待与鼓励。
“经过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我发现你如今对于武技的领悟已然相当深刻,所以,我决定将《三十六路逐日剑法》传授于你。”江禾稍作停顿,接着又补充道:“不过,这套剑法的修习难度可要远远高于之前你所接触过的《八卦剑》!但依我看,以你目前对剑法的独到见解以及出色天赋,想必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初步掌握这门高深的剑法技巧。”
说罢,江禾转头看向站在一旁同样跃跃欲试的刘月舞和江蓉蓉二人,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后,心想反正教一人也是教,不如干脆同时将这套剑法传授给她们三人好了。
毕竟,这《三十六路逐日剑法》本就是徐家世代相传的绝世武功秘籍,而刘月舞作为徐武未过门的妻子,自然也是拥有学习此套剑法的资格的。
相比之下,江蓉蓉的武学根基更为扎实稳固,其对于各类剑法的认知与感悟也要来得更加深刻透彻些。
再加上有江禾这位经验丰富的哥哥在旁悉心指导,并详细拆解每一招式的动作要领及变化精髓,仅仅只用了短短七日时光,江蓉蓉便已成功入门了这一套剑法。
然而,另一边的刘月舞进展却略显缓慢。
尽管她同样十分刻苦努力地练习着每一式剑法,但由于自身基础相对薄弱,截至目前为止,她也只不过是刚刚能够勉强施展出该剑法的前两招罢了。
在过去的这短短数日里,江禾的生活可谓异常充实且充满意义。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大地的时候,江禾便早早地起床开始一天的训练。
与他一同早起练武的,还有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们相互激励、彼此陪伴,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训练时光变得不再难熬,反而充满了欢声笑语。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韩云龙这位青榜高手亲自陪同并指导他们进行实战切磋。
在日复一日的激烈对抗中,江禾等人的武技熟练度得到了飞速提升。
仅仅才过去了七八天而已,江禾所修习的《八卦剑》竟然已经累积了高达四千多点的经验值!
与此同时,他一直潜心修炼的《逐日心经》也取得了显着进展,其经验值已然超过 180点之多。
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要突破到该内功心法的第三个境界恐怕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一旦成功突破至第三重境界,届时他内力的积累速度必将大幅加快。
然而,江禾并未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武学之上。
每天除了刻苦修炼武功以外,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至少两个时辰来研读各类医书。
不仅如此,他还时常与卢月——那位初级医师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医学方面的心得体会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江禾不仅拓宽了自己在医术领域的知识面,更是逐渐积累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江禾对于医术的掌握可谓是突飞猛进,其进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即便他并未将药师技能放置于挂机栏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药师技能经验值的快速增长。
短短数日之间,他的药师技能竟然又增加了一千多点经验值!
如今,距离突破至第八个境界仅仅只剩下不足三百点经验值了。
在卢府的书房里,医书堆积如山,数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尽管江禾每日都竭尽全力地抽出大量宝贵的时间来研读这些医书,但由于医书实在太多,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他也仅能读完区区两本而已。
面对如此海量的知识宝藏,江禾不禁暗自思忖:“好不容易迎来这么一段宁静的时光,可以专心致志地修习武艺、提升医术造诣。”
“只可惜啊,我在武侯城逗留的时日有限,无法长久停留在此处。”
“而这书房中的医书不计其数,如果错失此次良机,恐怕日后再难寻觅到如此众多且珍贵的医学典籍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江禾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从即日起,每晚都要额外腾出更多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房之中,不仅要如饥似渴地阅读医书,更要不辞辛劳地将其中的精华部分逐一誊抄下来,以便日后能够反复研习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