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尸骨未寒

想到此处,道人颇觉遗憾:“潜龙发迹之前,不过草莽,气运大多稀松平常。”

“纵然用尽百般手段,也无法一一寻得。”

“只能择一支辅佐,谋个从龙之功。”

“只是,成也潜龙,败也潜龙。潜龙若一统天下,自是国运加持,成仙得道。”

“潜龙若兵败身死,便道统沉沦、万事皆休。”

“其中利益虽大,风险也不小,可谓赌上一派气运,孤注一掷。”

道人低笑一声:“如此弄险,我仙都派可不愿意。”

“还不如将一支潜龙炼成傀儡,听凭操纵。”

“即便有天谴,提早安排个替死鬼去承受便可,我自坐收渔翁之利。”

“劫数由尔等去扛,道果归我享用。”

“妙哉!”

话音刚落,山顶再无一人,唯有蓇蓉花盛开,枝叶下,一具具尸身干瘪下去。

……

且说梁州,南郑城。

郭羽正在府中休养,不知为何,自先前昏倒,他便精神萎靡,无力吟诗作赋,更对赏花逗鸟兴致缺缺。

这区区数十日,便须发皆白,迟暮之气萦绕不散。

仿佛行将就木。

王夫人在旁服侍,面色哀戚。

这时,管事小步走来,嗫嚅道:“郎君、娘子……”

王夫人横他一眼,呵斥道:“有事便说,为何吞吞吐吐?”

“是……是!”管事额头沁出冷汗,支支吾吾道。

“前头传来消息,高楷攻取三泉,平定六县,利州已然易主。”

“另外……另外,郑监军反叛,率军归顺裴行基,献上城固,此刻……此刻正兴兵来攻!”

“什么?”王夫人花容失色,“怎会这样?”

高楷攻取利州,也就罢了,横竖是偏僻之地。

然而,郑毅竟归顺裴行基,剑指旧主。

这叫她情何以堪?

毕竟,当初便是她举荐郑毅为监军,赶走郭雄,为一万大军主将。

却不想,他悍然反叛,夫君若知晓,岂不大怒?

果然,郭羽听闻此事,口中嗬嗬道:“竖……竖子!”

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夫君?”

“郎君?”

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直至三更时分,方才将郭羽唤醒。

他躺在榻上,喘息微弱,双目无神,和将死之人,没有丝毫区别。

管事急切道:“娘子,郎君怕是……不好了,须得尽快请来府中文武,交代后事。”

王夫人如梦方醒,慌忙道:“你说得有理。”

“快……快去请我兄长前来。”

管事皱了皱眉,这交代后事,怎能只请一人?

置府中众臣于何地?

然而,这紧要关头,他也顾不得提醒,连忙派人去请王康。

待王康匆匆赶来,郭羽已是弥留之际,目光涣散,口不能言。

“夫君?”王夫人泪如泉涌。

王康沉声喝道:“你嚎丧什么,有你哭的时候。”

“眼下,把大事定下来要紧!”

“是是是!”王夫人止住哭腔,一迭声道,“夫君,宏儿在此,可是由他继任节度使之位?”

郭宏抬起通红双眼,满脸希冀。

郭羽嘴角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王康压抑住内心狂喜,悲泣道:“微臣必尽心竭力,辅佐少主!”

话音刚落,郭羽一命归西。

“夫君!”

“父亲!”

王夫人、郭宏放声大哭。

王康挤出两滴泪,低声道:“少主,千钧重担系于您一身,莫要作妇人之态。”

“眼下,速速召集府中文武,继任节度使之位,遣文书至各州县,昭告山南西道,为先主治丧要紧。”

郭宏止住哭声:“舅父说得极是。”

当即派人请来文臣武将,升堂议事。

众人听闻噩耗,个个痛哭失声,更有昏倒在地者,闹得鸡飞狗跳,好一阵方才停歇。

王康见此,急忙宣布遗命,百官见证之下,郭宏于灵柩前继任。

又让掌书记书写讣闻,传至各州县。

其后,开始披麻戴孝,为期三年。

郭羽遗体于府中停放七日,择吉地下葬。

一番折腾之后,偌大的山南西道,正式换了新主。

忽一日,郭宏请来众人商议大事。

“我初继任,仰赖列位文武臣工效力,不胜感怀。”

“然而,裴行基兵临城下,虎视眈眈,着实可恨!”

“我虽德薄,愿领兵出战,斩杀裴行基,献首级于我父灵堂之前,告慰他在天之灵。”

“列位臣工可有良策?”

王康当仁不让:“少主此言大善,一番孝心足以感天动地。”

“可尽发城中兵卒,出南门列阵。老臣虽不才,愿为少主浴血厮杀,鞠躬尽瘁。”

郭宏面露喜色,正要下令,忽见华英龄拱手大呼。

“不可!”

“先主尸骨未寒,治丧要紧,此时兴兵大动干戈,是为不孝。”

“何况,城中兵卒不过一万之数,怎是裴行基三万大军对手?”

“若强行出战,必然大败。”

“还请主上三思!”

郭宏皱了皱眉:“华参军何出此言?”

“若非裴行基攻掠我汉中疆土,涂炭生灵,我父怎会气绝身亡?”

“我身为人子,父亲大仇,怎可不报?”

华英龄诚恳道:“主上孝心一片,微臣钦佩。”

“奈何,敌众我寡,形势不由人,须得从长计议,不可冲动行事。”

郭宏不悦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华英龄建言:“为今之计,唯有召回郭将军,请他率军,击败裴行基,解南郑之围。”

王康出言反对:“少主切莫听他胡言。”

“巴南九州獠民作乱,愈演愈烈,尾大难掉,正需郭将军镇压,以拱卫梁州安危。”

“若将他召回,巴南无人镇守,必然大乱。”

“届时,近有裴行基围攻,远有獠民肆虐,郭家基业危在旦夕。”

郭宏颔首不迭:“舅父此言在理。”

华英龄讽刺道:“若不召回郭将军,王康,你何德何能,击退裴行基?”

王康大怒:“先主猝死,皆因裴行基之故,尚未报仇雪恨,怎能息事宁人?”

“华英龄,你是何居心?”

“我虽无德,愿携三尺长刀,和他决一死战,好过忍气吞声,惹天下人耻笑!”

“好!”郭宏听闻,喝彩一声,“舅父果然血勇,不似旁人,毫无胆魄。”

“华参军,你既不愿效力,便罢免官职,回府颐养天年吧。”

一句话,便将华英龄贬为庶人。

王康心中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