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分化势力收为己用,此计妙哉!

京都,例行朝会。

一大早,众人齐聚于朝堂之上。

苏威顶着一对黑眼圈,显然这几日睡得不好。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杨广从御用通道出现,他坐在龙椅上便扫视群臣。

那严厉的目光,最后停顿在苏威身上。

苏威只感觉后背一凉,整个人立马精神不少。

他正有些疑惑,杨广突然移开目光。

“臣,参见陛下。”

众人纷纷行礼,苏威也打消念头跟着躬身。

“诸位免礼。”

杨广微微颔首。

等众人礼成,段文振率先汇报消息:

“陛下,并肩王已灭掉所有叛军,如今正在回京都的途中。”

“好,很好!”

杨广顿时大喜。

这不就意味着,此次京都危机完全解除。

不单单如此,南北叛军均被消灭。

天下局势焕然一新!

一时间,下方文武更是惊叹不断。

“这就是并肩王吗,我等还真看不透他。”

“可不是嘛,高深布局居然守住了京都八关。”

“我现在都想不明白,兵力悬殊如此巨大,是如何击败叛军的?”

“可不是嘛。”

“关键是慧眼识人,听闻镇守各关的人手,均是无名之辈。”

“是啊。”

议论声四起,惊叹声不断。

杨广听着这些声音,目光有些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文武惊叹完之后,便齐声高呼。

经过此战,大隋天下更加稳固。

至于关中的事,众人都不担心。

毕竟靠山王亲自带着靠山军前往,能出什么事?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成功平叛吧。

“并肩王归来之时,正好是初秋之日。”

裴矩随之开口。

“仔细想想,灭掉这些叛军,甚至连半年的时间都没用到。”

“可不是嘛,如果不算行军路程,并肩王才耗费了一月不到的时间。”

“让人惊叹啊。”

不少人随之说道,一脸的感慨。

杨广也惊叹于吴缺的能耐。

有如此猛将,既让他高兴万分,又让他甚是担心。

然而谁都没有注意到,为文官之首的苏威,却是脸色变幻万分。

有震惊也有恐惧。

萧铣的人马,才送来书信没多久,萧铣为首的梁军就被灭了?

这未免也太凑巧了吧!

“那封书信,会不会落入并肩王手中?”

苏威手心里全部是汗。

“好了,可还有其他事汇报?”

杨广又问。

“陛下,虽然叛军已被消灭,但各地鹰扬府乃至于各方官员,均缺乏人手。”

吏部尚书出列道。

杨广一听,眉头突然一皱。

毕竟叛军当初行军姿态甚是张扬,一路均有不少人响应。

的确有不少地方,都处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

若不及时派遣人手去镇守,只怕叛军还会卷土重来。

不过挑选人手,也不能急于一时,还需深思熟虑。

“此事不能急于一时。”

收回思绪,杨广沉声说道。

吏部尚书也知道,所以迅速回列。

“可还有其他事汇报?”

杨广又看向下方众人。一时间没有文武出列,今日朝会到此结束。

众人相继离去。

不过主要的文武,却是留了下来。

例如来护儿和赵才,还有苏威和裴矩等人。

“几位卿家,对空缺的鹰扬郎将及郡守职位,可有什么看法?”

杨广开门见山。

众人文武,先是相互对视一眼。

这些职位缺乏人手,对他们这些大臣而言,均是一次机会!

一次安插自已人手,壮大自身的机会。

谁若能掌握机会,谁就可以壮大自身!

本来还担心的苏威,瞬间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就见他踌躇片刻,突然出列拱手,立马道出数道人名。

苏威说完之后,保持着低头拱手的姿势。

足足片刻,他都感觉四周寂静无声。

在好奇之下,苏威缓缓抬头,就见圣上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裴矩等人,更是摇头不断。

苏威太急,急于壮大自身势力。

如此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这些人似乎同苏卿家,都走得很近?”

杨广突然说道。

就这么一句话,立马让苏威反应过来。

“臣只是觉得,这些人政绩不错,均是可以担重任之人。”

苏威满头大汗,声音都有些颤抖。

“哼。”

杨广冷哼一声,倒是没和他一般见识。

其余人,例如虞世基和裴蕴,以及赵才等人都不急于举荐。

他们都清楚,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随意应付。

“陛下,臣有个想法。”

这时,裴矩的声音突然响起。

“说来听听。”

杨广微微颔首。

“并肩王慧眼识人,镇守八关的将领均可以担大任,而且他府内的文书也颇有才能。”

裴矩意有所指。

这话一出,赵才等人均是神色一变。

来护儿的神色,也变得古怪起来。

毕竟这些人,全部都是吴缺的人。

让这些人去担任各个地方职位,这不是变相壮大吴缺势力?

杨广也是这个想法,裴矩这个提议有些古怪。

苏威听了神色一紧,多次欲言又止。

但他思前想后还是作罢。

不久前,他才惹得陛下龙颜不悦,要是在胡乱插话只会适得其反。

“这些都是人才,的确可用,不过朕还要考察一番。”

杨广没着急敲定下来。

随后赵才和来护儿,均是举荐了一些人手,都算不上什么大才。

杨广手里有了一份名单,就遣散众人。

还是老规矩,所有人离开,裴矩去而复返。

等裴矩进来且四下无人,杨广便迫不及待的问:“那些人才全是吴缺的人,怎能任命?”

“陛下,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任命这些人!”

裴矩沉声道。

“何意?”

杨广还是未懂其中玄机。

“这些人才能惊艳,除了李存孝为并肩王死忠,其他人可算不上。”

裴矩捋着下巴胡须。

“原来如此!”

杨广瞬间明了。

看似是壮大吴缺势力,实际上是分化其身边的人才。

“而且陛下可以挑选几人重点培育,让他们不断壮大与并肩王分庭抗礼!”

裴矩又道。

“妙哉!”

杨广这才明白,裴矩此计的深意所在。

分化吴缺身边之人,培养其成为皇室之人牵制吴缺。

以这些人的才能和本事,此计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