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真要册立太子,怎么看也不会轮到赵棠。
但在封王大典之前,皇帝父亲又是表扬,又是奖励,轻而易举地提高了赵棠的地位。
这显然是在告诉皇子们,能够继承太子之位的人并不只是那些声名在外的几个而已。
像赵棠这般,只要踏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说不定也会被青睐!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铮不由得暗自咂舌。
所谓圣心难测,果然不是虚言!
称赞过赵棠后,赵祯接着看向了其他几位皇子。
“小八、小十、小十三,你们的表现也还算不错!”
有了赵棠的例子在前,这三个被提到名字的皇子顿时面露喜色,迅速上前感谢恩宠。
赵祯说完后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
“今天难得聚在一起,不要再谈封王的事情了。”
“是!”
众皇子连忙恭顺回应。
心中却各自开始盘算,这场聚会表面上是为了封王典礼做准备,但父皇却禁止再讨论此事。
难道只是为了让他们和睦相处?
紧接着,只听赵祯开口道:
“既然朕来了,那就问你们一个问题。”
顿时之间,所有皇子都摆出专注倾听的姿态,生怕漏掉半句话。
父皇这是要考核他们?
这件事绝对不容忽视。
赵铮带着玩味的笑容。
就知道这次宴请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考验说来就来了!
只见赵祯抬手,指尖虚点着空气。
“作为皇子,身份高贵,享受优待。”
“那么朕想问问,你们觉得应当如何当好这个角色?”
听了皇帝的问题,每个皇子的心中都紧绷起来。
思绪纷飞。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做好皇子首先自然是谨守规矩。
但这远远不够!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封王典礼,任何一位皇子都有可能成为国家未来的储君。
为此必须有所准备。
顿时,在场所有皇子陷入了沉思,静默无言。
赵铮内心暗暗吐槽。
皇帝老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是要看这些人的脑筋急转弯表演吗?
他没有急于给出答案,反而悠然环顾四周。
饶有兴趣地看着其他皇子的回答。
然而此刻,他察觉到了来自皇帝的目光注视,并随即指向自己。
“赵铮,你是兄长,先由你来说吧!”
让他先回答?
周围目光立刻集中到赵铮身上。
眼神中尽是幸灾乐祸。
问题刚提出,便直接让赵铮作答,等于根本没留给他足够的思考时间!
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看你如何应答!
赵铮嘴角一撇。
皇帝父亲这意思,故意给自己出难题吗?
不过,他却丝毫没有慌乱。
自打听到这个问题,脑海里便涌现了许多念头。
前世那么多经典名言,随便引用几句足以应付。
稍加思索,他从容一笑,不疾不徐地开口了。
“启禀父皇,对于此事,儿臣的确有些看法。”
既然父皇先问及自己,那就不要让其他人有机会发言了。
“人们常说,接近君子会使人变得高洁,接近小人则会令人堕落。”
“因此,身为皇子,应该亲近贤者,远离那些谄媚的小人……”
说话间,他瞥了一眼赵祯。
然而,注意到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父皇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亲近贤者,远离小人?”
赵祯低声重复了一遍,随即摇了摇头,神情略显不满。
“这就是你的答复吗?”
语气中带着几分失望!
见状,其他几位皇子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们也没料到,父亲会对这番话有这样的反应。
赵铮所指的亲贤远佞,本意是亲近忠臣而避开奸佞。
这句话按理说,并没有错。
可是,为何父皇表现出这样的反感呢?
赵铮嘴角微微一抽,心中感到无奈。
实际上,他对父皇现在的反应早已有所预料。
亲贤远佞确实是至理名言。
但是在朝堂上,这种言论父皇已不知听了多少遍。
像李牧这类的大臣,个个都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贤臣,任何与他们意见不合的人,都被视作奸佞。
正因为如此,父皇才对这种话格外厌烦!
不过,这还不是他真正想说的内容!
赵铮明白父皇的反应在意料之中。
正准备继续作答时,却见赵宣突然站了起来。
“父皇,儿臣的观点与七弟不同!”
听到这话,赵铮顿时眉毛一扬。
老四这么急于表现自己吗?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平日里老四太过低调。
如今封王仪式在即,自然渴望能够快速崭露头角!
想到这里,他反而不再急于开口,悠闲地看着赵宣如何回答。
赵祯轻轻点头,依旧注视着赵铮。
发现赵铮没有接着往下说,他的目光再次流露出些许失望。
以前赵铮的表现可绝非这般平淡无奇。
赵祯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
给赵铮思考的时间是否太少了些?
竟让他给出了一个这样令人遗憾的回答!
将视线从赵铮身上挪开,落在赵宣那里后,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发言。
看到这一幕,赵宣心中一阵窃喜。
先前已经察觉到了父皇对赵铮的态度颇为不满!
在旁人看来,亲贤远佞可能尚且有效。
但面对父皇,这个答案显然不足以服众!
既然赵铮失策,那么现在就是自己的机会了!
“依儿臣的看法,身为皇子,最重要的是以仁义为先。”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必须心怀仁慈和礼仪。”
“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信念,不损害自身威严。”
仁政之道,从天子至王公贵族,皆应奉行。
这样的说法恰恰切中要点!
听罢,赵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果然,赵宣的回答正如他所料。
这也正是赵宣一直希望展现给大家的形象!
再望向赵祯时,只见对方微微颔首。
态度与刚才对待赵铮完全不同!
“讲得好!”
赵祯欣慰地说出这句赞扬的话。
闻言,赵宣脸上立刻洋溢起笑容,并赶紧叩谢。
“谢父皇!”
然后又转向赵铮,面带歉意地说道:
“尽管七弟的说法也有其道理,但如果只是盲目效仿他人而不思进取,则显得过于依赖他人。”
“应该形成一些个人见解才是!”
这看似是在提点赵铮不足之处的建议,在赵祯面前,无疑放大了其中的缺点。
赵铮面色平静,未给予回应。
显而易见,赵宣急于表现的欲望已经愈加强烈了!
得到了皇父的认可,却还要暗地里对他进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