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涂鸦的信
“这……我!老臣是收到他一封信,不过上面没写上什么?太子殿下还是不看为好!”
朱灿对朱怀恩说时,却是心中暗暗叫苦,此时,他却有一种跳进大河也洗不清的感觉。
“既然没写什么?那拿出来又何妨呢?”朱怀恩已暗中命令御林军统领朱怀德准备捉拿朱灿。
朱灿心中暗骂赵烈这个夜郎王,想不到自己纵横大朱王朝数十载,带兵打仗,什么计策没用过。
想不到自己竟然栽在这个废王子手上,真的心中不甘。
而太子朱怀恩定看赵烈给他的信。
朱灿知道,这封信根本拿出来见不得人,只要此信一给太子,那么,他通敌叛国的事情便已坐实。
因此,尽管朱怀恩再三催促,他迟迟不肯交出此信,赵烈这个夜郎王,也太妖孽了,竟然想到这等灭绝人性的计谋。
万般无奈之下,朱灿只得从怀中拿出赵烈给他的信。
太子朱怀恩令一御林军去把信拿了过来。
朱怀恩接过信,只见信封面写着:敬请朱灿xx亲启!
这两个xx,是涂鸦了的两个字,但隐隐约约地可看出是“大王”二字。
朱怀恩看到信封时,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但他强忍怒气,展信一看,只见第一句便是:敬爱的xx朱灿。
这两个xx是涂掉的,但可看出是“大王”二字。
并且整个信中,涂鸦的地方有数十处。
每到关键时刻,便被涂鸦了。
比如,“对太子进行xxxx。我同意你的做法,不过你千万xxx……
又比如:你说你手握xx,根本不惧xxxxxx
………
总之,这样的句子层出不穷。
太子朱怀恩,虽看了这封信,却等于没看,他什么也没看到。
但他从那些涂了鸦的字迹中,却脑补出大量信息。
因此,太子朱怀恩看后,对朱灿大怒,把手中信一扬:“这是怎么回事?这信中写的什么?你说?”
“太子请息怒!老臣接到此信,便是这样?老臣也不知道他信中写的什么?”朱灿极力辩解!
但这种辩解,连他自己也觉得苍白无力!
“放肆!你这不是自欺欺人么?来人!把叛贼朱灿拿下,听候发落。”朱怀恩下令。
“且慢!太子殿下,你难道凭这一封信,便要定朱元帅为叛国贼,如此草率,只怕令三军难以服众!更何况大敌当前,你抓捕一军之帅,你就不怕三军哗变?”朱奇见太子要抓自己父亲,立即发话。
“好呀!你自己拿去看看此信,便晓得你父亲该不该抓,该不该死?”
朱怀恩把那信弹给朱奇。
朱奇接信在手,展开一看,不觉大吃一惊:父亲这是怎么?
从这信中涂鸦了的话语,父亲果然与这个夜郎王达成了协议。
信中赵烈称朱灿为“大王”是可看出的。
“我的好兄弟,怎么样?你还有何话可说?”朱怀恩皮笑肉不笑的道。
“这……父亲,这信是怎么回事?写了些什么?”朱奇痛苦的问他父亲。
朱奇从小受到朱灿的爱国教育,就是造反也绝不会叛国。
想不到曾经对他讲爱国耳提面命的父亲,竟然做出这等不耻之事!实令朱奇不可思议!
“奇儿!你听为父说……”
“你不要说了……”
“来人!把朱灿这叛国贼拿下!如敢拒捕,乱刀分尸!”
朱怀恩下令!
赵烈见这个傻逼朱怀恩,真的在两军阵前抓帅,真的是个奇才了。
因此,他唯恐火候不到,大声道:“朱元帅!难道你甘愿束手就擒吗?朱奇公子,难道你眼睁睁地看着你父亲就这样被太子处死?”
“保护元帅!”
朱灿的护卫队队长大喝道。
顿时,数百卫士执刀仗剑,挡在了朱灿面前。
朱灿苦笑着摇头:罢了罢了!朱子雄,我亲爱的弟弟。怪不得我了。怪只怪你生出这样一个好坏不分,嫉贤妒能的傻儿子。
因此,朱灿把牙一咬:“众将士听令,太子阵前想害本帅,危及大朱王朝安危,给我拿下!”
“哈哈哈!朱灿。你终于露出你的青面獠牙了!尚方宝剑在此!我看谁敢乱动,祸灭九族!”朱怀恩大喝道。
朱灿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已踏出这一步,再也不可能善了。
立即令其子朱奇,做好对付赵烈的夜郎军的准备。
朱奇见父亲在关键时刻,忠于省醒悟,很是兴奋,他的一万五千人马,早已摆开阵势,严阵以待。
接着,亲卫队与御林军发生混战。
御林军他们的任务便是保护太子,自然拼命厮杀。
于是,大朱王朝在两军阵前发生混战,顿时大乱。
赵烈大喊:“朱奇先锋,你还等什么。还不回军对付封山的军队?等一下,他的军队要来救他的太子弟弟了!”
朱奇尚在犹豫,封山在城楼上看得一清二楚,知道朱灿父子可能要阵前叛国,于是忙走下城楼,与妻子朱温玉交待了几声,便匆匆率二万兵马杀出城来,来救太子。
果然,正如赵烈所言,封山大军从西门出城后,只一盏茶的功夫,便冲到北门。
封山救太子心切,冲到朱奇的大军后面,二话没说,立即发起冲击。
朱奇忙令大军返身迎敌。
一号见状,对赵烈道:“王爷!我们可以出击否?”
赵烈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没看到朱灿的那一万人马。根本没动!他们隐在树林当中。如果我们出击,必定侧翼被射。虽说我们有火器,但对方人数太多。这里地方太窄,又是林中!所以。我们等一下再说,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一号点了点头。
赵烈接着令苍龙特战队,偷偷换好大朱王朝军服,准备在大军攻击时,对方落败,逃入对方军中时,然后跟着残兵败将混进城去。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打赢一场战争时,做到最小限度的牺牲,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而赵烈便是如此,他能把死亡率降到最低。
在赵烈的策划下,太子与朱灿父子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这是一场惨烈的内斗。
尤其是御林军与朱灿的卫队。
双方皆是百里挑一的军中好手。
因此,双方乃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