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似曾相识之处〔2〕
第594章似曾相识之处(2)
对于人类来说,最难以抗拒的就是自己的好奇心,杨叶自然也不会例外的,踌躇了良久,还是往山洞里走去,也没有召唤八戒和小黑鸟八哥与自己一起进去,万一有什么不测,这两个家伙也能起着通风报信的作用。)我,的!+*书±£城?§1 ?首_发a
洞口平滑的让人意外,简直光滑的像一面镜子似的,那样子,就像是被人一整块从山崖之上挖出来似的,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以现代人类有着非常先进的挖掘技术也都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可没有任何刀削斧琢的痕迹,这也让杨叶的猜测还是有可能成立的。
除非这世上有神仙,以无边的法力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杨叶的脑海里突兀地蹦出这样的想法,不过也没有多想,反正这一路上风过的奇怪、诡异的事情太多了,也不少这一件事情的。
拿着手电筒走进洞口,里面并没有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样昏暗,反而如同白昼似的,洞内所有物件都是纤毫毕现。
山洞并不大,也就是农村堂屋大小的样子,一个圆形的石桌子放置于正中央,靠近石墙边上,还有一个类似于榻榻米那样大小的石台,从长宽上来看,睡一个人应该没有问题的。_¥.3/?8?{看+书!°网_ °-o首^£发.$*
降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而且最为奇怪则是,山洞里分明时常有人清扫的,石台和石桌上都显得非常的干净,并没有灰尘布满的样子。
杨叶也不由得一愣,看来这里确实是有人居住,只是在山腹之处,怎么还会有如此明亮的光线呢,难道还有什么光源不成?什么样的火把点亮了能散发出如此柔和的白光,而是像用松油那样发出的红色的光芒,而且还伴随着烟熏的味道,难道是夜明珠,可是对于他来说,夜明珠他有,也没有如此明亮的光芒呀。
他可不会觉得这里就是人类最常用的日光灯,这地方要是都有电,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偏远山村还没有通电的情况了,也不能说专门了照明这里,就投资数百万,搞一个小水电吧,就是那些喜欢用钱砸着玩儿的土豪也不会这样玩的,至少不会做这些无用的事情,在这样连飞机都不能飞过的地方建那些东西,就是疯子也不会这样的干的。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就见洞顶上有一颗鸭蛋大小的珠子,而所有的光芒就是由这颗珠子发出来的,这世上有这么大的夜明珠吗?就是杨叶的空间有着夜明珠,可是都没有这个那样大,最大的也不过小的鸽子蛋大小,怪不挂在脖子上的玉佩滚烫不已,看来不是自己想象的什么好东西,看来是因为探测到好宝贝,肯定对空间有帮助的效果;真的不错,不错,看来,自己没有弄明白的空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功能。¢u~s^i-p′m~a*x!.¨c¨o+m?
杨叶拍拍胸脯,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这也是给挂在脖子上的玉佩一些鼓励,这颗夜明珠真是太大了,等会一定要挖出来,到时资金紧张的之时,还可以通过拍卖的,这可比空间里的夜明珠价值还要高呀!
哪知道到了这个石室后,空间的颤动、玉佩已经由草原上的滚烫又回归了平常的湿润了,仿佛在这样的时刻感觉到呈用倍感欢欣的想法及对它的定义,瞬间由温润变的冰冷,把杨叶冰了跳了一下。
“我去,你这是生气了吗?不至于吧!”杨叶忍不住惊呼出声,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玉佩,这块玉佩自从被他得到后,一直都散发着温润的触感,今天突然变得滚烫,现在又变得冰冷刺骨,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这块玉佩是不是真的有灵性,居然还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温度,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好像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难道说,这块玉佩和这个山洞之间还有什么特殊的联系不成?”杨叶心中暗自猜测,目光再次落在了洞顶那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珠子上,难道是因为这颗珠子?他不敢确定,但是直觉告诉他,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关联。
“算了,不想了,我还是先别打这颗珠子的主意了,万一惹恼了这块玉佩,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杨叶摇摇头,将心中的贪念暂时压了下去,决定先搞清楚状况再说。
“还是先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吧,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关于这块玉佩和这个山洞的线索呢。”他自言自语道,目光开始在山洞里四处搜寻起来。
石室当中没有别的东西,除去进来的洞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出口,就是桌上摆放着一张不知什么动物的毛皮做成的书卷。
杨叶走近一看,上面洋洋洒洒写了几百个小篆,所用字体根本不是自从四九年建国后推行至现在的简体字,而是晦涩难懂的小篆字体。
毛皮上所书写的文字全部竖行排列,并由右至左,这分明就是古人的书写方式,要知道从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开始,由于新的标点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的出现,近代人都已经开始选择采用横排书写方式,直到建国以后在郭沫若的建议之下,全民都开始采用现在所熟悉的横排并由左到右的书写格式了。
看来,留下这张毛皮纸张的
人至少也是在一百多年以前的古人了,也算是一个文物了。
以他的学识,这样的字体他还是可以认识的,第一行写道:余葛洪,字稚川,号抱樸子……
杨叶看了不由得大吃一惊,葛洪是谁他能不清楚吗?但这抱樸子名气可就大了,他可是真正的历史方面的学者呀,其阅读量是非常大的,各种正史、野史、杂史都不知看过多少。
关于对抱樸子的介绍,也从他的脑海里的知识海洋里浮现了出来——
抱樸子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樸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著作,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