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扩大安娜农场〔3〕
第518章扩大安娜农场(3)
他知道罗伯特之所以说那么多,无非是想把自己这块“烫手的山芋”给高价卖出去罢了。′?*小&%说¢÷£C>|mˉ#s?? ¤已x发u=布o最~>?新?′章′??节)??
作为买家,杨叶可不会表现出自己对这片土地非常的感兴趣,他静静地等着罗伯特把话都说完,甚至还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这才漫不经心地问道:“罗伯特先生,我只想知道这片土地最终的成交价?”
罗伯特听到杨叶终于问价了,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这番苦口婆心的推销总算没有白费,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故意装出非常大度的样子说道:“杨先生,您也知道这片土地非常优质,本来我们基金会打算用作长期投资的,这不,最近资金周转有些困难,这才忍痛割爱,如果您能出到三千四百八十万,这两千五百英亩的土地就是您的了!”
罗伯特报出这个价格后,就紧紧地盯着杨叶,满心期待地想要看着他点头接受这样的价格。
杨叶听了罗伯特的报价,顿时皱起了眉头,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开出这么一个离谱的价格。~1~8,5.t`x,t-.!c¢o¨m^要知道这两千五百英亩土地的市场价最多也就两千五百万,这罗伯特倒好,一开口就加了将近一千万,真当他是冤大头不成?!想到这里,杨叶也懒得和对方继续虚与委蛇下去了,他马上站了起来,语气冰冷地说道:“罗伯特先生,我想我们已经没必要谈下去了,您的报价实在太让人失望了,感谢您那么远赶来和我见面,罗伯特先生,再见!”
“请等一下!”罗伯特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和急切。杨叶决绝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他,此时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连忙出声挽留杨叶,试图挽回局面:“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再谈,您先别急着做决定嘛!”
说话间,罗伯特站起身来,殷勤地走到杨叶身边,想要伸手轻扶他的手臂,却被杨叶不动声色地躲开了。罗伯特尴尬地收回手,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容,只是这笑容在杨叶看来,多少显得有些虚伪。
“杨先生,您看您这又是何必呢?生意嘛,总是要慢慢谈的,您说对吧?”罗伯特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杨叶的表情,试图从他波澜不惊的脸上找到一丝可以回旋的余地。,?优[?品?小?说x?.网3+, ?首?_*发$
然而,杨叶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这让罗伯特的心中更加忐忑不安起来。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遇到了对手,眼前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可不像他那些同事所说的那样“人傻钱多”。
在试图把杨叶重新拉回到谈判桌旁的同时,罗伯特的大脑也在快速运转,同时也在暗暗观察杨叶的表情,确信对方绝不是在故作姿态,心里也不禁“咯噔”一下,知道这次遇到难缠的客户了。
这一刻罗伯特有些后悔,不该把报价开得那么高的,这样很有可能让杨叶认为自己没有诚意,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想到这里罗伯特也有些委屈,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自己的同事们:“这些喜欢胡说八道的白痴,说什么从中国来置业的都是钱多人傻的主,把价格开高点狠狠赚他们一票毫无压力!现在好了,碰上内行了,看来这次的买卖又要失败了!”
让罗伯特多少有些安慰的是,杨叶接受了他的建议,打算再留下来谈谈价格。这次罗伯特不敢再乱开价了,而是彬彬有礼地对杨叶道:“杨先生,既然您对我的报价不满意,不妨自己开个价吧。只要在本基金会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一定竭力促成这笔交易。”
“罗伯特先生,这才应该是正确的态度,我还是非常欣赏的。”杨叶冲罗伯特点点头,而后才报出自己的价格:“两千七百万!”
“咳咳……”罗伯特正好在喝咖啡,听到杨叶的报价立刻剧烈地咳嗽起来,良久,他才缓过一口气来,勉强地对杨叶道:“抱歉,杨先生,这个价格太低了,比基金会当年的买入价还低,我根本无法答应您。”
杨叶也知道比基尔基金会根本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那片土地,他报出这么低的价格,也只是给对方施加压力,进一步和他们讨价还价而已,被拒绝后,杨叶也不着急,微微笑着道:“有点分歧没关系就像你说的那样,价格可以慢慢谈嘛!”
就这样,双方便展开了马拉松式的讨价还价。
杨叶每次都把报价提高几万美元,而后等着罗伯特作决定;罗伯特为了向杨叶表示诚意,当然也会相应地降低他的报价;不过此时的比基尔基金会急着脱手这块土地,所以罗伯特降价的幅度比杨叶涨价的幅度还要大那么一些的。
双方经过十几次报价过后,杨叶所开出价格已经达到两千八百万美元,比他的原始报价高了整整一百万;罗伯特的报价已经降到了三千一百万,着实比他的原始报价低了两百八十万。
哪怕就是这样,杨叶还是不满意,继续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地压低对方的价格。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罗伯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每次报价前和助手
商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杨叶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神情,好像谈的不是上千万的大生意,而只是几十美元的小买卖而已。
杨叶越是这份云淡风轻的模样,罗伯特肩上的压力就越大,仿佛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焦躁不安地搓着双手,不时地抬头看看杨叶,又低头和身边的两个助手低声商量。两个助手也眉头紧锁,时而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时而低声分析着什么,三个人就这样窃窃私语地商量了足足有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