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种果树 百年何首乌高价出售〔4〕
第39章种果树 百年何首乌高价出售(4)
“你看,都把咱们的嘟嘟饿的肚子都开闹腾了。′1-3\3,t·x_t..?c/o.m′”老村长的老伴也来了,责怪着杨叶,从杨叶脖子上把嘟嘟下来,“嘟嘟,是不是肚肚饿了呀?”
“嗯,嘟嘟的肚肚都有叫呢……“嘟嘟苦着小脸。
“走,奶奶给你蒸了鸡蛋羹。”村长老伴抱着嘟嘟到厨房去了。
“好耶,村长奶奶,你真好。”说着,嘟嘟在村长老伴的脸上使劲了亲了一下。
“真乖。”
……
“不知小白什么跑出去的,大清早就发现了一株何首乌,非要拉让我去,嘟嘟还以为小白跑丢了,我又害怕将她一人留在家里,便扛着一起过去了。”杨叶歉意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两株何首乌。
老村长和杨富贵他们也听说过何首乌是一种药材,珍不珍贵还真的不知道,听杨叶这样说,哪怕是看到这大的两株何首乌,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也只是看了一眼,这才道:“哦?原来这就是何首乌呀!据说有点用处的。\7^0\0′t?x,t/.`c/o?m′”
“村长老叔,我在外面混的时候,可是听说过的,野生的何首乌可是非常的金贵,说什么比黄还要贵的。”王祥在旁边说道。
“呃!真的吗?不会吧?”老村长都听愣住了,价格可比黄金?自己的耳朵没问题?也没有老到听不见的程度吧!
“没有祥子说的那样,我在网上查一下,不过价格肯定不会很便宜的。”杨叶笑道。
“真没想到,小白的本事不小。”老村长非常有意外地看了一眼正在食盆里吃着美味肉条的小白,小白听到老村长的夸奖,尾巴也都摇晃了起来,显得非常得意。
回到房间,打开电脑上网查,他也发现何首乌也有很多种,而且价格也是不一的,有些何首乌是非常便宜的,他对照自己得到的两株何首乌,虽然不是最为珍贵的那种类型,但也是非常昂贵的,而这时胸前的那块玉佩发现炽热之感,《江山社稷图》突然之间传递一股信息在他的脑海:告诉杨叶这两株何首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年龄了。
这样的野生何首乌也是少见,可是罕有的珍贵,而且还有着百年以上的年龄,绝对是按照克计算的,八九十年代来说,一般来说也就是两百块钱一克,虽说比不上黄金,但这两株何首乌就有四斤多重,卖出去怎么说也有四五十万的。?看?书x屋% ·免?)±费·=2阅?读%°
……
吃了中午饭,嘟嘟将大碗一推,擦了擦油汪汪的小嘴,跑到厨房,拿起小竹篮,招呼着小白又跑出去,看着那急切的动作,可能是因为上午耽误捡知了壳,却把那两株更为珍贵的何首乌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
杨叶也不管小家伙了,在桃源村,小家伙就是公主,走到哪家都是宝贝;扫尾的事情还是要他来完成的;上午没有种果树,下午把那些剩下的果树种完,浇了一遍水。他也发现,昨天种植的果树苗已经定根了,这就是《江山社稷图》里的溪水起的作用;因为他发现,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嘟嘟的小脸上也开始肉呼呼的了,脸上也润红起来,小身体也重了不少,看来也是那溪水起的作用,看来什么时候还是要带着嘟嘟到大医好好地检查一下。
……
翌日,清晨。
还向昨天一样,嘟嘟吃完饭照例提着小竹篮带着小白跑出去玩了,估计可能又是去捡知了壳了,以昨天捡的情总来看,顶多明天,就不会有多少了。不过,杨叶并不担心这事,他根本没有意参和这事,只要嘟嘟高兴,干什么都行。
他准备叫上杨富贵,坐他的皮卡小货车去汉源市,处理那两株何首乌。
不过,前来收购知了壳的姜依涛知道杨叶要去市里,笑着道:“叶子,可以和我们一起出去不就可以了吗?货车是双排座位的,可以坐四五个人的。”
“对呀,你看这个脑子,那就搭姜哥的顺风车了。”杨叶愣了一下,也笑了,这些天都把自己忙迷糊了。
“对了,杨老弟,你到市有什么事情要办的?也许老哥还能帮个小忙的。”姜依涛在汉源市来说,虽说不能说大人物,但人情关系网还是有那一点的。
杨叶拍了一下脑门,姜依涛不就是同仁堂大药房的药方主管,在这方面肯定强过自己百倍,“不好意思,差点忘了姜哥是搞这个行业的。”
姜依涛听杨叶这样说,也有奇怪地问道:“杨老弟,什么事情?说给老哥哥听听,说不定,我真的可以帮到你的。”
杨叶也没有说什么,从包里拿出那两株相连的何首乌,笑着道:“这是我在山里挖的何首乌,还请姜哥,帮我看看。”
“啊?!何首乌?看起来年份还不小,估摸着超过一百年了,还是双生的,真是罕见呀!”姜依涛的眼睛都亮了,一把夺了过来,左看右顾,嘴里时不时传出“啧啧!”的赞叹声。
“杨老弟,这两株何首乌卖给我们同仁堂,怎么样?老哥帮你申请在范围内的最高价格,你看怎么样?”姜依涛一双手紧紧地拿着何首
乌,没有归还杨叶的意思,这可是多么难得的好事呀,他可不会放过。
“那样最好不过啦!反正此次去市里,也就是处理这两株何首乌,只要价格合理,卖谁不都是一样的嘛。”杨叶不以为然地道,这样也好,也省得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往市里跑了。
姜依涛点点头头,摸出手机到一边,电话联系同仁堂(汉源市)大药房的店长,当然也是总经理。
店长再三询问,那两株何首乌当真是野生的?真有一百年以上的年份?还是双生的……
姜依涛刚才又仔细认真地看了无数遍,以他自己的学识、经验可以肯定,便郑重地肯定地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