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宋九福儿子多的是

“沈常高!你狼心狗肺!”

黄美娇这下是真的没绷住,涕泪横流。=搜#>搜u小?说?·/网x| )更[:x新o+最*\[快<

她蹲下身,脑袋埋进膝盖窝里,放声大哭。

李翠萍眼看着地上的红糖水已经招来蚊子,也顾不上安慰人,带着沈小白一起拿灶灰来把地上收拾了。

沈常存也不愿意听黄美娇在这儿嚎丧,冷然垂眼警告她:“别吵到妈了!妈没出来骂你,就已经是给你留脸面了,你别给脸不要脸!”

黄美娇愤恨的咬住下唇。

这样还叫给她脸了?

明明就是要欺负死她!

她收起眼泪,忽然杀回他们自己屋里,抓起老旧的花布包,叮呤哐啷的开始收拾东西。

沈常高抱着沈兰心,两双眼睛茫然的盯着她:“你收拾衣服干啥?”

“回娘家!”黄美娇恶狠狠道。

“这么晚了,外边黢黑一片的,你要回也是明天早上再回啊。”沈常高好心建议。

但这话听在黄美娇耳朵里,可就不是好心了。

“好啊沈常高!原来你也早盼着我回娘家是吧!”黄美娇又哭上了,“你压根就没想过要留我……你就等着我走了给人腾地方呢!那我还等到明天早上干嘛?我走!我现在就走!走了你就清净了!”

沈兰心被吼得哇哇哭。

对面屋里,沈慧慧看了一眼安然躺着的宋九福,小声问:“妈,三哥三嫂又闹起来了,咱们真不管吗?”

“管不了。”宋九福眼睛都懒得睁开,“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非要吵,非要闹,那就让他们闹去吧。/s′i,l,u/x-s¨w..-o\r_g\”

要是放在以前,宋九福为了家里一团和气,肯定会出面给黄美娇收拾烂摊子。

一边劝儿子多体恤媳妇,一边又加倍对黄美娇掏心掏肺……

呸。

不可能。

那种日子,早被滚滚的洪水带走。

宋九福再也不会为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字,献出自己的自由和快乐。

这么想着,她还真的就安心睡了过去。

黄美娇最后还是拿着行李,顶着夜色跑了。

沈常高犹豫着要不要去追,他二哥笑他:“追什么追?她要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路,掉水沟里了才好呢。三弟啊,你读书不多,所以不知道——升官发财死老婆,是男人人生的三大喜事啊。”

沈常高细品着沈常存的教诲,真的就没有去追。

还是李翠萍实在看不下去沈常存的胡闹劲儿。

“老三,你别忘了美娇肚子里还揣着你的二娃呢!赶紧追过去看看吧!她娘家也不远,你等看到她进门了再回来!”

沈常高只得把怀里的沈兰心交给李翠萍代为照顾,自己则跑出去追黄美娇。

……

宋九福不知道他们昨晚闹到几点。

天不亮,她就和沈常志点灯起了床,带上做好的辣卤,去了镇上赶集。

如今政策开放了,集市上推出来卖的东西花样更多。

价格是比供销社贵了那么点,但因为不用票证就能直接买到,所以大家也并不介意。ud\萝£eo拉¢_小^*£说?3: ¤??无.?错-|内3容*?

宋九福选在卖绿豆汤的小贩旁边开摊。

她把自己和沈常志的背篓倒扣在地上,再问对面卖干面的小贩借了块木板,盖在两个竹篓上边,一个简易的摊位就搭好了。

沈常志将做好的一铝盆辣卤摆在摊位台上,宋九福再把头一晚让沈慧慧写好的“沈记辣卤”四个大字,用带来的浆糊贴在竹篓筐子边,母子俩静等着客人来。

没过一会儿,就有人闻着香味凑过来问价。

沈常志按照在家里商量好的价格,报给客人听:“素菜两毛五一份,鸭翅一毛五一根。”

“哟,这鸭货还挺贵。”客人收回了探向前来的脖子,咂嘴说道。

宋九福坐在小板凳上,动也不动,浅笑回说道:“一只鸭子就两只脚,贵在原材料成本上啊。但素菜和鸭翅的卤汁是一样的,买一份尝尝嘛。”

沈常志在旁边汗流浃背。

他又觉得妈在说疯话。

人家都挑剔上他们的价格了,摆明就是不会买。

你跟一个不掏钱买的人,说什么“买一份尝尝”?

像在乞讨似的……

沈常志默默的转过了脸,就当看不见摊位前的客人。

然而,他忽然听见这人说:“行,那来一份素菜试试。一份是多少啊?划不划算喏?”

宋九福推开勾着背的沈常志,拿出准备好的搪瓷小缸子,一边往里头夹黄瓜、莴笋、生菜、豆角,一边和客人说道:“把这缸子装满就是一份!您头一回买,我什么都给您来一点,吃过之后更喜欢哪一种菜,下次来我再多给你夹那一种。”

这会儿来赶集的人都自备餐具,因为食品包装袋还没有广泛推广运用。

再说了,那些也是成本,宋九福手上现在压根就没

钱。

这辣卤生意能支起来,还全靠沈小溪鼎力相助。

得亏老大生了个这么贴心的小闺女。

宋九福暗暗唏嘘感慨,给客人多舀了两勺卤汁,收完了钱,一扭头看见沈常志在旁边目瞪口呆,她真想一勺子拍他脸上。

“你这个样子能做成什么生意?”

“挑货人才是买货人,你给我把这个道理记好了!”

“咱们本本分分做生意,一没偷,二没抢,别人跟你讨价还价,你心虚什么?”

“沈常志,我可给你把话说清楚了!我虽然是你妈,但你也马上快30岁的人了,不要什么事情都等着你妈来给你擦屁股!”

“你第一次摆摊,很多东西不会,没关系!你瞪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好好的学,妈不会说你!”

“但往后要是还像今天这样,一碰上问题,就畏手畏脚,怕苦怕难,你下次就别跟着来了!”

“生意就让你两个弟弟轮流做!钱也活该他们挣大头!”

“哼,反正我宋九福儿子多,一个不行,我扶另外一个就是!”

沈常志被训得心气儿都快没了。

但他也反驳不了。

妈说得对。

他诚信经营,不偷不抢,别人问问价格,那怎么了嘛?

做生意本来就要学,他确实该踏踏实实学。

因此,在宋九福一通发挥之后,沈常志仍然赔着笑脸给她道歉。

“妈,我明白了!我马上改正!”

宋九福缓和了面色,“嗯,你多注意看看其他摊贩是怎么面对客人的。观察别人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客人高兴。又或者他们做了什么,客人掉头就走……总之,多看多记多想,取长补短。”

沈常志郑重点头,“好的妈!我记住了!”

隔壁卖绿豆汤的老头,看着是在打盹,可实际上,竖起耳朵听清楚了宋九福母子的对话全程。

他原本看到沈常志那副抹不开面子的模样,就料定这样的小子不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再看他眉眼间涌动着的浮躁之气,就更觉得他难成气候。

来赶集摆摊尝试的人多了去了,但很多都是摆着摆着,又回去种地去了。

个体经济听着是很诱人,可习惯了在地里刨食的人,多数都不懂得和人打交道的技巧。

因此,磋磨几天,他们就会自己否定自己,退堂鼓打得咚咚响。

老头觉得,这个沈氏辣卤,恐怕也是短命招牌,所以,哪怕看到宋九福母子摆摊到了他这档口旁边,他也没稀得跟他们母子俩打招呼。

然而,此刻他的想法产生了一丝变化。

听劝的人,占这世间总人数的一半。

可年近三十岁,还这么听母亲话的,还是个男人……

这种例子,少之又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老头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看人看走眼的时候。

“老婆子,一会儿要是有老客过来,你关照一下旁边这个新摊子。”老头对老伴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