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64章 贾敏产女

再次听到贾敏的消息,是八月初。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贾妍这一胎怀的并不艰难,害喜的症状也不严重,但就是精神大不如之情,每天都要睡上十个小时,不然就容易犯困。

因为是头一朝经历这种事,贾妍并不敢托大,认认真真准备起来,前世有同事怀孕练瑜伽,方便生产,如今可没有剖腹产,当然也没有助产瑜伽,但她向张大夫请教,没想到居然有女子孕期里锻炼的法子,叫五生戏。不像八缎锦那样难,主要是一些伸展的动作。

贾妍认真学起来,每日练上一段,再看看书,弹弹琴,想着要胎教,她算着时间,如果林家还能有个仙子,黛玉当真还能出生在林家,只怕也不是这一胎,但也不敢马虎。

胎教有没有用,她也不知道,不过想来以她和林如海的性子,也不会养出如薛蟠那样无法无天的孩子来。

京中荣国府派了人南下送礼,先到宁东县来,给林如海夫妇送节礼,如今京中当家的是大嫂子张婉,看了张婉的来信,贾妍才知道,贾敏上个月中旬生了一个女儿。

不仅如此,早在端午节后,贾敏就主动给吴远纳了一房妾室。

张婉在信里并未说为什么,想必也不知道。大嫂与贾敏之间的矛盾早就伏下,贾敏即便真有什么打算,也不会告诉张婉。而张婉作为嫂子,也不好向贾敏这个小姑子问为什么。

贾妍想不明白,也猜不出,这里面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林如海散值归家,便将家书递给林如海,问:“你说,西妹妹这是何苦,总不至于就为了显示自己大度吧?”

林如海因与贾敏议过亲,虽未成,可正因为此,更要避讳,说:“这是别人家的事,你何必操心。如今你可是双身子的人,少思虑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才是首要的。”

贾妍摇头:“我只是一时好奇罢了。要是西妹妹生了孩子后,觉得婆家不满,给吴将军纳一房妾室,也能勉强说的过去,怎么还没生孩子,又在孕期里,给自己添堵呢?”

林如海自然更不可能知道,他不过见过贾敏两面,话都不曾说过几句:“你啊,就是爱操心。说不定,你西妹妹不觉得是添堵,而是觉得分忧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贾妍一时想到红楼原书里写的,贾敏即便是重生的,也是这个时代的人,给丈夫纳个妾,只怕还真不认为是什么大事,说不定真觉得是分忧呢。

于是贾妍也搁开手:“你说的对,那是别人家的事,我们不必多想。”又提起给京中和金陵两边送节礼:“给西妹妹的贺礼,我拟了个单子,你看看,要是没问题,我就让人收拾了,正好让荣国府的船带去,太太在金陵这边,只怕也要为西妹妹准备不少东西,他们回京后,只怕还要派人往大同去送礼,正好省了我们的事。”

贾敏不会派人给林家报喜,但贾妍知道了,自然要备上这份礼,不然就是林家失礼了。

林如海接过单子看了,说:“是不是轻了些?如果是大嫂二嫂添子女,这份礼单是不是有点拿不出手?”

贾妍想起之前张婉和王夫人生了儿女的礼单,是林夫人拟的,不过她还大概记得:“那,我再添上几样?”

林如海:“自然是夫人做主。”

贾妍添了几样珍贵的药材,一些布匹料子,还有给新出生的小侄女打的一套金子的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她也懒得管贾敏真正的喜好,便按生肖来打造,只是这一套长命锁重量够,显出诚意,便好。

礼捎到金陵,史夫人看了,却不大高兴。总觉得贾妍这是故意的,指不定心里怎么欢喜,女儿这一胎没能一举得男,偏添的是个姑娘,还没生就给姑爷纳了妾室。

史夫人早些就收到了贾敏的信,对于贾敏主动给吴远纳妾一事,她也不能理解,也不相信贾敏的“防范于未然”的说法,那个陈家的姑娘年纪也不轻了,拖一拖,不是更好。将自己家带去的陪嫁丫头抬个妾,身契捏在自己手上,不是更万全的策略?

事到如今,相隔千里,史夫人也没法,就算一肚子的问题,想到女儿才生了女儿,指不定心里头也难过的很,只好压下想说的话,命人收拾了许多好的药材和珍品,又亲自写了信,又亲自叮嘱回京的人,让到了京就赶紧派人往大同送东西去。

程老太太看着儿媳妇失了冷静,到底没有当场说什么,等回京的人走了后,才把史夫人叫来:“敏丫头年纪还轻,吴姑爷也是,你这个当太太的,这么着急忙慌的做什么。他们小俩口,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事,还好你没有在人前失了分寸。”

史夫人这才回味过来,自己是有多着急,忙认了错:“我想着敏儿离家远,吴家又没有门第,怕姑爷的父母是乡下人,只看重男孩儿,敏儿受了委曲也不讲。”

程老太太摇头:“以前呢,敏丫头确实有些天真,我看她自定下婚事,就沉稳了,既然她给吴姑爷主动纳妾,必有她的考虑,你不要多想。她说是分忧,必定有她的道理。一个妾室,翻不起什么浪来。只要你们老爷差事当的好,她两个哥哥能长进,吴家

是万万不敢欺到她头上的。”

史夫人点头,心里却不以为意,说:“只是老爷未免太公正不阿,之前京营有缺,也不知道提拔一下自己家的姑爷,反而便宜了外人。”

程老太太不认同:“你这就太短视了,虽说举亲不避贤,可之前代化掌的是一方大营,哪里是吴姑爷能够得着的。你家老爷领了太子太傅的衔,可不能做举人唯亲的事。吴姑爷只要好好当差,一步一步稳妥升迁,将来有机会,时机成熟,自然会有举荐他的时候。”

史夫人嘴上应是,心里却不同意。王子腾挪了位,下头的位置哪有不能安排的。终归,贾敏是她的女儿,老太太哪里会有多心疼,还不是她这个做母亲的,都真正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