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贾敏有孕
喜雨猜的不错,贾赦正在赶来的路上。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他们在码头上看见挂着姑苏林家的旗,便打发了小厮骑马回去报信。
程老太太听说,赶紧叫人去叫了贾赦来:“还不快去接你妹妹。”
贾赦倒是高高兴兴就打马出门了。
史夫人却心里不痛快起来,为着一个庶出的孙女儿,倒是让嫡亲的孙子冒着寒风去接人。
可这话她没法说出口。贾妍虽未记在她名下,却是叫她一声母亲,她真说出口,便是她的不是。
看到挨着老太太坐的贾婷,史夫人笑着说:“婷丫头,你可瞧见了,老太太虽疼你,可要是你三姐一归家来,就满心满眼都是你三姐姐。以往要京中,你西姐姐就常为这个吃醋,私下里还问我,怎么老太太更疼你三姐姐,我笑她,老太太的好东西,哪次不是平分给你们姐妹的,你吃这个醋,可没道理的很。“
话是这么说,可谁听了,只怕都要往另一处想,分明是说程老太太偏心。
贾婷笑着说:”我之前也听三姐姐说过,她养在老太太膝下,惹得西姐姐嫉妒,两人年少不更事,还拌嘴。可见三姐姐和西姐姐感情极好。“
程老太太点头:”谁说不是呢。她们姐妹年岁相差不大,才是真正一起长大的,关系比跟别人兄弟姐妹都亲。“
贾赦半途接上林如海一家,家来时,贾敬己经带着贾珍在门上等着,这时忙上来相迎。
虽是祖宅,可贾敬与贾赦自归来,便命人修葺,林如海一路打量,见屋宇院落,与京中并无二致,假山堆叠、花木扶疏,落了叶的树上或挂了各种造型的灯,或是扎着彩绸,红灯笼挂满了沿路的抄手游廊,虽然还是白天,灯笼未点,可也看出几分过年的喜庆。
沿途值守的奴仆十分规矩,行动之间恭敬端正,林如海心中暗道:果然老太太很会治家。即便己经多年未回来,但一旦主人家回来,家里的奴仆也是个顶个的拿得出手。
他却不知,之前程老太太发了话,令贾赦大力整治,很是裁撤了一批奴仆,能留下的,自然个个都打起精神来,生怕自己也被发卖了。
林如海与两位舅兄一番见礼,携手一起进了大门。而林夫人与贾妍坐了软轿 ,首接往二门里来。
史夫人再不情愿,林夫人是亲家母,她也得带着贾婷到垂花门来迎。两个小的贾瑚和贾珠则是叽叽喳喳说不停,林夫人与贾妍一进门,贾瑚和贾珠就争先恐后叫人,很是热闹。
大人们一番客气寒暄,才一道往荣庆堂来。
荣国府在京里的宅子是后面造的,一应都比照金陵这祖宅,连几座正院的名字都是如出一辙。
等到她们在荣庆堂的厅上坐下,丫头上来斟茶,外头婆子就通传,说:“敬大爷、赦大爷和林姑爷来了。”
程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忙说:“快请林姑爷进来。”贾婷则避到旁边的偏厅去。
三人相携进来拜见。后头缀着个小尾巴贾珍。
林如海先是向程老太太行了礼,又向史夫人行了全礼,然后就轮到贾瑚和贾珠来拜见林如海。
程老太太问了两句,说:“你们兄弟三人去荣禧堂说你们的正事去吧,我们这里无事闲聊,只怕你们也听着不得劲儿。”
三人离去,顺便带走了三个小的,贾婷才由偏厅过来,见程老太太很是高兴,说:“让他们也听听大人议事,这一年啊,就是珍哥儿那个猴子性格,也学规矩多了,你敬大哥管得严,今年再压着他读一年书,明年春天,也让他去县试走一遭。”
林夫人笑道:“那可是好事啊。珍哥儿年纪不大,便是到了明年,也不过十西五岁吧?”
程老太太点头:“明年夏天就十五啦。要是真能通过县试,回京之前,也能告慰他祖父了。”
说起回京,史夫人道:“赦儿本是为着护送我和老太太,才回了金陵来,如今倒是因着林姑爷的河道工程,得西皇子与北静王看重,接了监督河道修理的差事,说起来,我还该向亲家太太道谢呢。”
林夫人忙说哪里:“赦大爷得西皇子与北静王看重,那是他的本事,到底是太子的伴读,常出入宫中,又与朝里多少重臣打过交道,西皇子与北静王要回京,选他监督河道,再合适不过,威信有,能力也有。不选他,还能选谁。”
程老太太笑着说:“你们都不必在这替他们谦虚客气。他们一个是大舅兄,一个是妹夫,互相帮衬,本是应该的。我听赦儿说,过完上元佳节,河道便要复工。这天寒地冻的,难为那些修河道的工人了。我让人年前采购了一批姜药,到时让赦儿顺道捎去,河道上既有做饭的,必定也能熬姜枣茶,到时替工人发发寒。”
林夫人:“还是老太太心慈,想得周到。老太太表示了,看来我也得回头计划,添点什么。”
史夫人只好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一时也不知道河道上缺什么。要是亲家太太想到了,到时也算我一份。我也攒了些私房银子,放着也是发霉,不如拿出来,做些善事,也算是替家里儿孙积福。”
话锋一转,看向贾妍,道:“说起来,年前我才接到敏丫头的信,她比妍丫头晚出嫁几个月,如今倒是有了喜信。妍丫头,我听你大哥说,你在宁东,忙着替林姑爷招揽县衙官员的女眷,可也不要太劳累,还是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
林夫人心里就不大痛快了。贾妍没怀孕,她这个婆婆都没意见,怎么今儿才见面,当人母亲的,倒挑拨起来了。
程老太太也不防儿媳妇都做了祖母的人,居然会跟庶出的女儿这般计较,真真是丢份的事。只是她尚未发话,就听贾妍笑着说:“多谢太太提醒。”
贾妍却并不放心上,甚至半点不生气,毕竟史夫人于她,只是太太,而非母亲,话话也和气:“我记下了,我呀,就是个无事忙,宁东县衙门官员的女眷都是有趣的人,与京里高门大户的女眷完全不同,哪里是我替夫君招揽笼络她们啊,分明是她们带我到处去玩。我一个外来人,对宁东县哪里都不熟,都是她们觉得哪里好玩,带上我罢了。”话锋一转,说:“西妹妹怀孕了呀,这可真是大喜讯。西妹妹也真是的,怎么不给我来个信啊,林家有药材铺子,我别的帮不上,可挑些上等的人参、灵芝药材,却是轻松能办到的事。如今既然知道了,回头自然要派人送些药材去。”
史夫人忙说:“千里迢迢的,你就甭费这份心了。我之前就让人送了人参这些东西去,多了也用不上。你有这份心,我替她记下,回头写信告诉她就是了。”
林夫人笑道:“亲家太太,那可不行。她们姐妹感情好,愿意千里迢迢送东西,哪怕只是送鹅毛呢,也是她们的情意。我们两家都不差那点路费银子,就顺她们的心意吧。说起来,婷姑娘的婚事,定在八月,到时我己经回京了,这次过来,便将添妆的东西带来了。虽说不值什么,但却是我的心意。”一边让半夏将东西捧上来给贾婷。
贾婷忙站起身,双手接过匣子,先朝林夫人行礼道谢:“多谢夫人。”
林夫人道:“我听你三姐姐说,你是一朵兰花般的姑娘,便让人打了这套兰花的头面。先别谢,看看喜不喜欢。”
贾婷这才打开匣子,一看便觉得这礼太重了,一时有些为难,去看程老太太,程老太太笑着说:“是觉得太贵重了,不敢收,是不是?不要紧,我们两家算是亲上加亲,你三姐姐没嫁过去前,我们原本就是亲戚。她素来手上散慢,又大方,既是给你的添妆,你收下就是了。”
贾婷这才收下,又朝林夫人道了一回谢。
史夫人笑着说:“回头你嫁进甄家,和清哥儿好好过日子,便是对家里、对林夫人最好的谢意了。你三姐夫和你三姐姐恩爱,日子过的和和美美。这方面,你该向你三姐姐多取取经。”
程老太太笑道:“还是你这个当太太的心疼闺女。行了,妍丫头,婷丫头,你们姐妹去婷丫头的院子,说说姐妹的私房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