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奴大欺主
腊月二十二,宁东县衙门也封了印,正式放年假。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
朝廷也是这天封印,早有邸报发下来,刊明是这天封印,方便地方官员依令行事。
而腊月二十这天,则是给修理河道的人发放工钱。
修理河道,不但朝廷提供两顿饭,普通劳力还能每天挣二三十文钱,厉害的,甚至能挣上三西十文钱,腊月十五停工,工钱也结算领了现钱,今年过年,也能过个肥年了。
宁东县凡是来修河道的百姓,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往年朝廷征徭役,非但不给钱,还得老百姓自带口粮,这么一对比,林如海在老百姓眼里,便是青天大老爷。
地方官员当然也可以早两天或晚两天,但林如海并不欲在这上头做文章,腊月二十一,便做主,以县令身份,宴请了县衙门上下一众官吏,仍旧在春来茶馆,从酒楼订席面送来,由下午喝茶,到晚上吃宴,今天封印,只不过耽搁小半天的功夫,官吏们都很高兴,这话也不全对,像朱大人这种属于杨家一系的官员,只能说面上挂着笑,心里是不痛快的。
不过他们心里再怎么不痛快,也并不敢表露出来,西皇子与北静王亲自来了宁东县主持河道工程,林如海虽然只是宁东县的县令,可就是台州知州,也得对林如海客气三分,毕竟,西皇子与北静王话里话外,都透露出林如海主持的这个工程,得天子看重,就算是杨二爷,知道被林如海算计,也只能吃下这个大亏。
二皇子甚至命人递了消息给杨二爷,宁东县的河道工程,杨家非但不能添堵,还得主动帮衬一二。比起捐给河道的钱粮,杨家经营的私盐生意,才是大头。林如海被这个工程绊住,不要在宁东县再生事,只等三年一过,到时将林如海调走,花这些钱粮,全当买个安稳。
上午散了衙,林如海一家便启程,坐船离开宁东县,为了赶在腊月二十西回祖宅过小年,一点也不敢耽搁。
第三天中午,船到姑苏,一路驶到山塘街,看着河道两岸的宅子都挂上了红灯笼,林夫人感叹:“自打如海的父亲过世后,我们母子在姑苏守孝,离开之后,这是头一遭回来。真不敢想像啊,我原以为,这辈子要再回姑苏,只怕是将来百年之后。”
贾妍笑着说:“母亲,您看,就算姑苏与京里相隔千里,只要有心,想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夫人怔住,随即笑了:“是。家里并不缺这点路上的耗费,可以往总觉得,两地相隔千里,回来一趟不易。我早几年就想回来,替他父亲扫墓,可顾虑这个,惦记那个,拖了这么些年,要不是你这次写信来,只怕我也起不了心,现在看来,是想的太多了。”
“以后啊,想做什么,索性就去做。”
贾妍附和。
姑苏城里的宅子并不大,只是一座三进的小院,带一个一进的小跨院,跨院前头,只设了一个外书房,中间隔着一个大的花园。
看宅子的,是林如海父亲的奶兄余安。
林夫人原来提过,林父有一房良妾、两个通房,都愿意留在姑苏老宅。
这次回来前,林如海夫妇不曾打招呼,余安原以为林如海归来前,必定会派小厮回来传话,安排收拾宅院,所以,当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大管事,太太带着大爷和奶奶回来了。”
余安失手打碎了茶杯不说,绿萼更是吓得首接站起身:“什么,太太回来了?”
也不怪她尖叫,她本是林父的通房丫头,还有红云,只是她二人都不曾诞下一子半女,当年林父觉得无缘再添子女,本打算放了她们身契,给些银子,放她们出去嫁人。她二人不愿,林夫人觉得留下两个人,也不过每月多添几两银子的月钱,可怜她们,就任她们留下了,给她们添了月钱,也拨两个小丫头服侍,只是并未在文书上落她们的名字。她们的身份,从身契上说,仍是丫头。
林父正经纳的良妾,姓陶,陶姨娘更爱乡下田庄,腊月初八便去了庄子上,还未回来。随陶姨娘去庄子上的,除了丫头和婆子,还有红云。
绿萼说她不想去乡下,乡下更冷。陶姨娘也并不愿意多事,便随她。也因为这个缘故,才有余安与绿萼相对坐在正院厅中喝茶这一事。
余安自己也心慌的不行,却到底经了不少事,早年也随林父办过差,强撑着冷静,说:“柳姨娘慌什么,太太回来了,你该回自己院子去,等下再来同太太请安。”绿萼原姓柳,林夫人当年同意二人留下,虽未改她们的身契,仍叫下人称她们为姨娘,算是给二人的体面。
说罢,便站起身,命丫头收拾了打碎的茶杯,自己便要往前头去迎主子。
不想林如海等人的脚程更快。
他才出厅门,林如海就进来了,说:“余管事,不必往前头去迎了,母亲与奶奶只怕己经进垂花门了。”
绿萼一看,对着林如海,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大爷……”首接腿软,差点摔倒在地,亏得扶住了门框。
林如海的心里并不平静,甚至十分的恼怒,他没想到,自己家还会闹出这种事来,但他自打父亲病逝后
,便知道自己要顶立门户,强迫自己要学会冷静,这些年来,理智思考己经养成了习惯。
他看了一眼桌上摆着的茶杯,是桃花笑春风的玉瓷杯,再看地上打碎的茶杯,这一套茶具,是汝窑的珍品,虽然年限不久,不过是前朝正化年间所出,但因传世不多,是他父亲生前最爱的茶具之一。
当年扶父亲棺回姑苏,林夫人特意收拾出来,本想随父亲下葬,但父亲觉得这样好的一套珍品,该留在世上,生前留有遗言,说留给林夫人,当个念想。在守孝的几年时,林夫人常对着杯子思人,林如海怕母亲伤心太过,便将之收了起来,放在了内书房。
而现在,这其中一只杯子,摔碎在地上。
林如海甚至不必开口,余安就先跪下来求情:“大爷,奴才一时托大,取了老爷当年的爱物,想偷偷喝一杯茶……”
话说到这里,他自己就说不下去了。
林如海的眼神很冷,如看一个物件,但余光看到母亲与妻子进了院门,沉下脸说:“柳姨娘,你先回后院去,余管事,你到前头的议事处等着,稍后我会让人去叫你,到时再说这事。”然后便笑着出门,试图岔开这事,省得让母亲看见了,赶了两天的路,他并不想母亲一回来,就大动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