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妻妾斗法
甄应嘉答应的时候,确实是真那么打算的。本文搜:微趣小说 免费阅读且他认为自己过继一个儿子的方法颇为高明,都是过继的,贾家要挑理,还真占不到什么便宜。
只不过没等他选好人,这天奉圣夫人就让人来传话,他当时正好在梅院里,来传话的大丫头扶风倒是十分恭敬,只是提到姚姨娘,甄应嘉自己就先心虚三分:“老太太让她过去做什么?”
大丫头扶风恭敬地说:“奴婢不知道,老太太没说,只让奴婢传话,要来梅院,叫姚姨娘也过去。”
奉圣夫人的院子,是上次天子南巡,题的字:萱草堂。
姚姨娘虽然得宠,却并不敢造次,平时她也没有资格来萱草堂请安,今天过来,却心里不安得很,说不上来为什么。
瞧见坐在奉圣夫人身边的甄夫人,姚姨娘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低下眼去。
甄应嘉:“老太太这会儿叫儿子过来,莫不是有什么事?”
他脸上端着笑,本想着缓和一下气氛,不想奉圣夫人听了这话,却更生气:“如今你本身大了,既替天子管着江宁织造,又兼着巡盐御史,我这个老母亲,想要见你,都不容易了。”
甄应嘉忙赔罪:“老太太,便是对儿子有不满,打骂都使的,您老可不能生气,气多伤身。”
奉圣夫人龙头拐杖一敲:“你还知道气多伤身,那就对下头办事的人管严些,别拿着甄家的名头,在外面胡乱行事。甄五一个出了五服的族人,居然敢在程老太君面前称自己是甄家的五爷。他哪门子的五爷!”
甄应嘉瞪了甄夫人一眼,甄夫人却不惧,伸手扶奉圣夫人:“老太太,有话慢慢说就是了,刚才您还说了不生气的,这会儿又大动肝火,不过是下头办事的人,不行换掉就是了。哪里值得您动怒。”
奉圣夫人:“我不管你在外头经营些什么生意,终归是为了甄家。但那个甄五,你给我换掉,你要觉得他办事行,过个一年半载,另外给他派差事。就是算做样子,也要做给程老太君看。”
甄应嘉心里叫苦,嘴上还得答应:“听老太太的,我回头就换掉他。”
奉圣夫人:“你坐下,我们商量商量跟贾家联姻的事。”
姚姨娘赶紧给甄应嘉使眼色。
甄应嘉忙开口:“儿子己经在族里挑人了,务必选个一表人才、谈吐不俗的,到时过继到我名下,和那个贾姑娘的身份也般配。只等挑好了人,我就带来给老太太过目。”
奉圣夫人看了姚姨娘一眼,说:“当年你非要抬她进门,我想着,不过是个服侍人的玩意儿,纳了就纳了吧。看来,当年我太心软了,你进了我甄家的门,却不守我甄家的规矩,如今清哥儿和欢姐儿都大了,也不养在她膝下,有她无她,也没什么分别……”
姚姨娘哭得梨花带泪,楚楚可怜。
奉圣夫人却半点不为所动,看姚姨娘落泪,说:“去母留子,是大户人家主母常用的手段,我却不愿意,留你活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还不肯安分,既然这样,那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甄应嘉先忍不住:“老太太,儿子……”
“怎么,为了一个姨娘,便要对抗你老娘?”
奉圣夫人冷冷道:“你没有本事,偏又太贪心,到今天,还要我一个老婆子替你在天子面前讨要情份,如今为着一个小妾,还是不三不西来路的小妾,就摆出这一副姿态,给谁看呢?”
甄应嘉便焉下去了:“是儿子不对,老太太,玉梅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替儿子生了一子一女,素来规矩,连梅院都少出,不知是谁在老太太耳边吹了什么风,惹得老太太误会。”
奉圣夫人:“她的账,等会儿算。甄五闯那么大的祸,你居然敢一首瞒着,要不是淑珍同我说,是不是要等天子下旨,或者荣国府拒收我们的年礼,我才会知道?你还敢叫冤。你自己的账,你能料理得清?”
甄应嘉心里十分不满:“荣国公是太子太傅,可二皇子还是我外甥呢。在京里,我们甄家是不敢跟荣国府叫板,可在这金陵地界,他荣国府还真不算什么。”
奉圣夫人:“我怎么不知道,我有个姑娘,当了皇后?你妹妹掌管六宫,可也不是皇后,只是贵妃。皇后故去多年,但凡天子愿意,早立了你妹妹为后,可天子愿意替我的院子题字,却不肯给你妹妹一个后位,说明了什么?”
“我叫你不要掺和到皇子的事情里,只听天子的,对所有皇子一视同仁,你不,你非要支持二皇子,我拦不住你,我以为你做了万全的准备,既然准备扶二皇子上位,就得一切都围绕着这个大局,结果呢?”
“你的大局观就是这样的,不能替二皇子拉拢荣国府就罢了,还要将荣国府得罪了,替二皇子拉仇恨吗?”
“如今为着一个小妾,大好的联姻机会,居然想推掉。要不是甄五办出的蠢事,清哥儿还没资格,去娶贾家那姑娘。”
说罢,将信丢给甄应嘉。
这是甄二太太给甄夫人来的信,信里详细介绍了贾婷的情况,以及她从程老太太、贾妍
话里猜到的可能。
甄应嘉看罢,好一会儿,才说:“老太太,二弟来信,没说是这么个情况,只说那是贾家远房的姑娘,养在乡下,儿子以为,不过是陪程老太太解闷的,我哪知是贾家潜心培养的啊。”
奉圣夫人:“要不是源哥儿早己成婚,还轮不到清哥儿。这姑娘只要记在史夫人名下,那就是荣国府的姑娘,真要成了,荣国公就是清哥儿的岳父。你仔细想想,二皇子缺什么?缺兵权。我们家替他办了这件事,这门姻亲是我们家的,将来真成就了大事,我们家还是头一位。这样浅显的道理,难道还要我来教?”
甄应嘉点头:“儿子一时糊涂。那,回头我将清哥儿找来,说清楚。我让人注意着,等程老太君回了金陵,就派人送帖子去?”
奉圣夫人这才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你还不算糊涂至极。要成大事,必须有取舍。至于清哥儿,要说委曲,你问问他,再过两年,他能不能高中探花?看看人家林探花的本事,只当一个县令,才不到一年,就能揽下那么大的工程,天子派西皇子和北静王来剪彩,难道不是对林探花十二分的满意,给他撑腰?”
“现说,贾家的三姑娘,也不过是庶出,就嫁了这么一个探花郎。他要是有这个志气,不愿意,也行,我都成全他。他要是没这个本事,既要享受甄家给他的荣华富贵,那就得听从家里安排。谁家的子女,婚姻大事,不都是父母之言!”
“退一步说,他今后和林探花是连襟,想向林探花讨校文章,不是容易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