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41章 内部争斗

灵隐寺逢节日的香火极旺,但此时不年不节,来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反而才有一座寺庙该有的样子。搜索:找小说网 本文免费阅读

荣国府既不差银子,就是林家也不差,自然不会与别的知客挤一个院子,贾妍早吩咐了,贾斓办事还真的没话说,当然,也极有可能,寺里的主持虽是得道高僧,可要主持这么大一家寺庙,自然不会只懂佛法,只怕人情世故,比寻常市井中人,都通透许多。

拨给她们住的院子,离正殿不远,但因地势与树木的掩映,却又另有一方天地。

主要是这院子的环境条件也极好。

她们头一天到,首接歇下,第二天收拾好,才往正殿去上了香,添了香油钱,程老太君不是头一回来灵隐寺,宁荣二府未进京前,她几乎每年都会来烧一次香,从为丈夫祈平安,到后来为儿子祈平安,讲究的便是心诚。

第三天午后,她们正准备出院门,在附近转一转,散步消食,不想甄二太太就带着丫头上门来。

进门就笑着说:“老太君,我们上午才到,上香的时候,听主持说,您老也来这里上香,这不,我就厚着脸皮,首接上门来请罪了。”

程老太君几分不大情愿的样子,到底还是没有首接撵人,说:“既然都上门了,就进来坐吧。”

甄二太太看在眼里,只觉得老太太年纪大了,果然脾气也越发像小孩子,和家里的婆婆倒是一般无二,一边笑着说:“还请老太君赏我一杯茶喝。”

程老太太绷着脸:“难不成你丈夫都做到知府了,还缺你一杯茶喝。”

可到底眼里有了笑意,甄二太太便知这一趟来对了,一边笑着说:“这位姑娘好生出众,可见老太君会调理人,不知是哪家的闺女?”

贾妍一边命人看茶,一边介绍:“这是我们金陵一支五房的姑娘,单名一个婷字,婷妹妹,这是甄二太太,奉圣夫人的二儿媳。”

贾婷朝甄二太太行礼:“二太太安好。”

甄二太太笑着光明正大地打量,然后转头对程老太太说:“老太君,难怪往日常听婆婆羡慕您的话,您家的孙女儿,个个都长得跟仙子似的,还都精通琴棋书画,偏大哥大嫂和我们家的姑娘,都长的像她们父亲更多些就不提了,没一个有这方面的天赋。原来我还不大信,如今一看,由不得我不信。”

程老太太这才真正的笑了:“我瞧啊,你嘴巴比你大嫂还厉害几分,不过是个乡下丫头,都被你夸成一朵花儿了。”

甄二太太:“老太太,这样的乡下丫头,可不好找,这通身的气质,还真印了那句‘空谷幽兰’,我们家也想要一朵这样的兰花儿,不知道往哪里去寻呢。”

气氛便轻松起来,程老太太说:“你们家没有兰花儿,却有牡丹花儿,贵妃娘娘的气派,那才叫气派。别打趣婷丫头了,你再说,她都羞于见人了。”

贾婷脸上泛起红晕,甄二太太看在眼里,笑着说:“好,好,不说了。”心里却在想,瞧这模样与气度,只怕真是荣国府准备往宫里送的。

后面便换了话题,甄二太太先是替家里道了歉,程老太太到底松了口:“这事跟你们夫妻也没关系。我听妍丫头说了,你们都还不知道这事,可见那个甄五,是惯会欺下瞒上的,只怕甄大爷也不知道。我们两家是老亲,我说句托大的话,要是不跟奉圣夫人说,既委屈我自己,也是不把这份老亲的情意放在心里。家里出了这样的管事,一时半会,兴许不会有什么,这次是遇着我,下次啊,指不定就得罪真正的贵人了,那时再补救,就晚了。”

甄二太太连连附和,数落起往时甄五托大的事来,很快便得到了程老太太的赞同。

第二天下山,两家一起,到了山下,甄二太太亲自送了程老太太登船,这才使人赶车家去。

一到家,便同甄二爷甄应奇说:“也不怪人家程老太君生气。那姑娘我见了,当真是一等一的容貌不说,知书达礼的很,琴也弹的极好。”

甄二爷还不大信:“不是说养在乡下,她父亲都不甚出息,只是给荣国府看庄子的?”

甄二太太叹了一声气,她之前也不大信,所以才要往灵隐寺跑这一趟,如今人也见过了,也不得不信:“是啊,可现在亲眼见了,且不说她原来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会,这才大半年的功夫,程老太太是会调教人,可再有本事,也得学生灵性,学得会才行啊。贾家留在金陵的,一共十二房人,这一辈的姑娘,年纪合适的,便是没有十个,也能找出七八个吧,就带了这个在身边,自然是有缘故。”

“再说,她还有个姐姐呢,怎么就选了她,不就很是说明问题了。”

甄二爷却在这番话里,琢磨出一点别的意思:“你说,有没有可能,荣国府早就留了一手,他家孙子辈,老大是给太子做了伴读,可也只是伴,跟读沾不上边,老二之前沾光,跟着去办了一趟赈灾的差事,如今在工部,倒是正经七品的官儿,可要往上走,谈何容易。何况,他这官是荫来的,想要做到三品大员,几乎不可能。两个都不像能撑得起门楣的,于是也想走后宫的路子

了?”

甄二太太:“我说呢,乡下的姑娘,怎么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能养得跟朵娇贵的兰花似的,这是早就备下了?”越说越觉得可能:“这个姑娘,必定是最出色的,这一趟出门,只怕就是安排好的,回去之后,也好说是程老太君喜欢,便过继到史夫人名下,明年回了京,在京里露露脸,荣国公得天子倚重,天家是什么意思,也不必明说,要是成呢,就报上后年大选的名,不成呢,也能再联一门有用的姻亲,这手段,可真高啊。”

甄二爷点头:“甄老五坏了人家的大事,不过,对甄家来说,还真是好事。荣国公顶着太子太傅的名头,那姑娘进了宫,也指不到二皇子府上去。”

甄二太太:“老爷,我们膝下没有年纪适合的儿子,但大哥家有一个呢。之前大哥不是发愁,二皇子唯一缺的,就是兵权,这要是联上姻了,难道荣国公还会全心全意支持太子?只怕不能吧。”

甄二爷:“我去写信,明天就派人赶紧送回金陵去。要是真能联上姻,只怕老太太也欢喜的很。”

甄二太太笑道:“谁说不是呢。二爷到时可就立了一大功。”

甄二爷却又突然反悔了:“不,这信我是要写的,但不能提联姻之事,该由你给大嫂写信,姚姨娘得大哥欢喜,甄五得大哥倚重,大嫂对这二人都不满的很呢。要是既能帮到家里,又能敲打两人,大嫂只怕会十二分的上心。”

甄二太太笑了:“老爷说的很是。要是真能搞定甄五的差事,就算换不上我们家的人,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由此可见,甄家内部,也是矛盾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