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外放
贾妍行动不便,林如海便请了一天假,亲自去送程老太太和大舅哥,一路送到通州口岸登船,等着船驶离码头,他才骑马赶回城。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回来先往明静堂去,同林夫人说:“母亲,敬大哥同我说,明日东府的婶娘要来看疏桐,还得劳烦母亲招待。”
林夫人不明所以:“这是为何?”
林如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之前疏桐的脚扭伤,其实是有缘故的。”贾妍不欲让婆婆担心,只说是跪着哭灵,起来时不小心扭了,只同林如海说了真实的原因。
夫妇二人都没想到崔氏会登门来看她,眼下瞒不住,林如海只好实话实说。
林夫人听了,哭笑不得:“这丫头,跟我说实话,我还能怪她不成。她是做好事,幸亏她及时扶住了她二嫂子,女人怀孕,头三个月最是要小心,要是摔了,没准就要出事。想来也是这个缘故,她婶娘才要亲自登门来道谢。”
林如海呵呵首笑。
林夫人挥手:“行了,我知道了,你快回你们院子去,同她说一声,人我帮她招待,可明儿陪客,她还得一起。”
林如海鞠躬:“多谢母亲。”
“别谢我了,下次有事,别瞒着我就行了。”
贾妍却觉得崔氏太小题大作:“当时那情况,谁在二嫂子身边,也会伸手去扶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二嫂摔跤吧。”
林如海对此并无意见:“只是疏桐以后要帮人,先要顾好自己。我都听知雨说了,你当时痛得眼泪横飞。”
贾妍:“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是生理本能的痛感,眼泪不请自来,又不是我要哭的。”
“是是是,奶奶是女中豪杰,哪里会哭。”
……
夫妇二人斗嘴,说笑了几句,林如海推着轮椅,夫妇二人一起进西厢房,林如海做事,贾妍则取了一本游记看。
第二天林如海散值很晚,回来时,天己经黑透了。
林夫人与贾妍却仍在等他。
一起用过晚饭,贾妍才问:“叔父去的突然,敬大哥如今也扶棺回南了,叔父原来的差事,定下是谁接手了吗?”
林如海点头:“你不问,我也要同你说的。今天散值晚,就是为这事耽搁了。”
“若是这两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估计过两天就会明发旨意了,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举荐了两位人选,其中一位,正是二哥的大舅兄王子腾。太子一派的人马,举荐的是神机营的指挥使骆大人,还有一些官员举荐兵部两位侍郎的。”
贾妍:“父亲是什么态度?”
林夫人几乎同时问:“亲家举荐了谁?”
林如海笑着说:“岳父举荐的是骆大人。”
林夫人笑着说:“想来天子也很满意这个人选。”
林如海点头:“天子点了王子腾大人来接神机营的指挥使。还夸了太子与岳父看人周全。”
贾妍笑了:“二皇子不在,若是在,只怕会心里记父亲一笔账。他都派人举荐王子腾了,父亲却不肯扶一把。”
林夫人道:“要是举人唯亲,你父亲也不能将爵位又挣回国公了。”随即又忧心:“西月便要外放,你一点消息都没有?我们要不要走走疏桐大舅舅的门路,打听一二?”
林如海摇头:“岳父早先问,我都婉拒了,我在文德殿奉笔,如今正是敏感的时候,不管点去哪里,终归是去做官,看这次举荐人的事情就明白了,岳父手握重兵,我又是文官一派,要是帮衬太多,反而容易遭天子忌讳。”
林夫人:“话是这么说,我却不能不担心。”
贾妍笑着劝解:“母亲与其担心,不如考虑考虑,到时和我们一起去任地?”
林夫人摇头:“春雨煎茶的生意才起来,你虽出了一揽子的主意,可京里还是需要一个能做主的人。再怎么地,我也得替你在京里把关一年,要是一切妥当,明年我再去看你们。”
林如海外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之前贾妍便和林夫人商量过此事,林夫人觉得,别的生意都可以交给掌柜打理,春雨煎茶却不行。林家别的铺子,可以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收集市井里各路的消息。却一首缺了通往京城权贵最顶层的一条路子。如今春雨煎茶意外一举做成了,自打天子点过单之后,俨然成了京中勋贵与重臣家眷最爱的点心铺子,铺上的雅间几乎每日客满,需要预订才有位置。苏叶几人也能干,可当掌柜和伙计的能干,与做主人家的能干,考虑的不一样。
她得留在京里,替林如海传递消息。陆状元夫妇与林家往来密切,林如海即便去了偏远的地方任职,陆状元在文德殿奉笔,有什么消息送来,她也好安排人及时送出去。
贾妍也知道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于是也没有深劝。
在林夫人的矛盾心情中,日子过的既快又慢,就这么不知不觉中,清明就过去了。因为贾妍脚伤,行动不便,林家只在家烧了纸,上了香,也没去寺里做法会,添香油钱。
这天林如海散值归家,也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林夫人与贾
妍谁也不觉得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谁知,吃过晚饭,林如海却说:“我外任的地方定了,浙江的宁东县。”
林夫人端茶的手一抖,幸亏茶水不烫人:“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不早点说。”
林如海呵呵一笑:“我这不是怕说早了,你和疏桐吃饭都不尽兴嘛。”
林夫人斜了儿子一眼:“宁东县,我也听说过,当年和你父亲回姑苏守孝,他带我去西湖游玩,雇了一艘船,游历了半个浙江省,从宁波过时,他还说起宁东县。那个县的位置很不错,一边临海,一边靠山,宁江从城中流过,条件比姑苏还好呢,也不知什么缘故,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那地方似乎也没见发展。”
林如海笑着说:“我细看过那个县的地图,确如母亲所说,条件很是不错,具体是什么情况,等去了任地,也就知道了。此时倒不必着急,要劳烦母亲与疏桐,收拾行礼。我在文德殿和翰林院的差事,月底便交出去。朝廷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五月初到任,但我想着,能早一点,还是早一点。五月收麦忙,我查过了,宁东县属于半山半田,山地也没闲着,要种小麦,我们端午节前到,还能了解一下收麦的情况。”
林夫人与贾妍自然是竭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