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君臣之道
“六十八万西千七百八十两银子,很好,很好。本文搜:502txt 免费阅读”
天子看完筹款的单子,脸上露出一点儿笑容,说:“你们两个一夜没睡,赶着给朕送单子来,这是朕命人特意给你们泡的参茶,先喝点提提神。接下来还得议一议这个民间赈灾工作队的事。”
吃过早饭,前脚在庄子上送走来捐款的客人,贾代善后脚就和张太傅赶着来了万春园。
天子初一接受了百官的朝贺,第二天就摆驾万春园。
万春园是天子的园林,天子住在万春园,若非诏,若无国家大事,便是不能轻易打扰的。
但今天贾代善和张太傅一来,则是之前递筹款折子时,天子就安排好的。
国库没有钱,说出去只怕都没有人信,早几年贾代善平叛,收复北疆,仗前后打了三年半,花了一千二百万两银子,朝廷没有那么多钱,便预收了五年的盐税,这几年的税银便少了占国库税银三分之一的盐税,勉强维持,本该有一点积余,但长江黄河每年总是这里不出问题,那里就要遭灾,年底定下来,拨给二皇子赈灾的善款是二百万两,众人都知,只能解一时之急,若要灾民恢复生产,维持到秋收,至少还得二百万两。
天子的内帑拿出五十万两,也还差得远。
贾代善与张太傅在天子面前,虽然恭敬,但并不拘束,二人都算是与天子一路扶持走过来的。当年天子还是皇子时,便己交好,最终天子登上大宝,二人可没少出力。
天子看着手上捐款的名单,说:“你们将拍卖宴上的情况,说一说,朕也想听听,是怎么个盛况。要不是怕朕去了,大家不自在,朕都想去凑凑热闹了。”
张太傅与贾代善对视一眼,分工明确。
张太傅当即说起昨晚拍卖会上的趣事,他当年高中状元,不仅文才了得,口才也十分了得,贾代善本人就经历了整场拍卖会,被张太傅一讲,险些都以为自己昨晚在发梦,根本没参加。
天子听得有趣,不时还大笑,等张太傅说完,却道:“云山说的话,只有结果是真的,旁的七成是修饰过后的,代善,你且说说,大家捐款,当真有这么开心?”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贾代善为难地看了张太傅一眼,对天子说:“陛下既知道,何苦非要为难老臣呢。这让我当面揭亲家的底,不是让我们变冤家嘛。”那天庄子上的护卫,一半都是天子的暗卫,别人不清楚,贾代善亲自经手的,岂能不知道。拍卖会上只怕各家的当家人说了什么,天子知道的比他还清楚。天子这话,说的不实,于是他也拒绝得理首气壮。
天子哈哈大笑:“是了,是了,差点忘了,你们都做了亲家。这次你们两家出力最多,不如就从你们两家中各挑一个子弟,担任正副队长,如何?”
贾代善赶忙推辞:“陛下是知道我家两个儿子的,大的骑射还看得过去,给他一个大内侍卫当,还勉强说得过去,小儿子还在国子监里坐监,他读书没有天赋,性格又呆板,做事不知道变通,要是陛下给他个机会,让他负责抄录算账,老臣也就厚着脸皮领了这个机会。让他领头,那就不是赏,是罚了。”
天子又问张太傅,张太傅说:“我字小子领着东宫詹事的差事,可不敢让他再挑这个重梁,那只怕到时要和柳郎中打起来哟。不妥,不妥,陛下还是另外择人吧。”
贾代善:“这么多家的子弟,陛下往日也说有几个得用的,不如就从中择几个,以后朝廷有什么事,想来大家也愿意积极响应。”
天子笑指着贾代善:“还是代善说话实在。就从这里人家的子弟里挑人吧,也不让他们白出银子,谁家的子弟得用,做的好,以后便安排个差事,让他们多出点力。”
贾代善本人其实不太想掺和选人的事,但天子都明说了,他也不敢推辞。君臣三人商议了一个时辰,将人选与负责的差事定下来。在一旁侍候的太监怀仁这才上前来,笑着说:“陛下,您看,午膳时间到了,御膳房己经准备好了午膳,是不是命人传膳了?”
天子点头:“命人传膳,摆在会景楼吧,池边的红梅开了,这会儿正好太阳晒到楼里,一边吃饭,还能一边晒太阳看花儿。”
“你们两个,留下陪朕吃顿饭。之前惠泉寺敬上来的酒,正好开一坛,让你们解解馋。”
惠泉寺原本叫白云寺,就在承德避暑山庄边上的一座小山上,因有一山泉,自惠山上流上来,寺庙盖在惠山上,寺庙里酿出的酒,用的就是这山上的惠泉的水,寺庙早年用酒换钱,维持寺里开支,因这酒在当地广受欢迎,久而久之,白云寺的名字渐渐被人忘记,反而因人们喜欢买寺里的酒,传成了惠泉寺。
皇家的避暑山庄建起来,这寺庙的香火因历代天子去上香,而成了一座名寺。寺里酿的惠泉酒限量而制,便只供皇家。
山下的镇上还有惠泉酒卖,不过是流到山下村子上的泉水酿的。
贾代善虽喜欢酒,可这惠泉酒因温和而出名,口感却是张太傅所好,因此,张太傅笑着说:“多谢陛下赐酒,要是能再
赐臣两小坛,就再好不过了。”
天子笑骂:“喝了还想打包,代善,你说说,这让朝里的大臣知道了,谁会相信啊,平时最讲规矩的大学士,为着两坛子酒,倒是不懂客气为何物了。”
贾代善:“陛下明明就是想赐酒给太傅,偏偏还要拿臣来做文章。臣可不上这当。”
都说食不言,寝不语。可天子与两个重臣吃饭,却没有这等规矩。
可见规矩往往是上位者用来约束人的说法罢了。
饭毕,张太傅己经喝得脸染红云,贾代善却是连瘾都未过。谁叫他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将领,在北疆多年,那可是只有烧刀子才能喝暖和身子的地方。
趁着天子心情好,贾代善旧事重提,不过这一次,他没说要亲自送母亲回金陵扫墓。
天子沉吟了一会儿,道:“老太君思念老国公,朕也理解。不过从京城到金陵,千里迢迢,你想送是不成的,这样吧,就让恩候护送老太君回去。回头朕跟太子说一声,给他三个月的假,足够了吧?”
看似平易近人,但实际上这话并不是商量。
君臣共事多年,贾代善十分清楚:“多谢陛下。三个月足够了。若是老太太想在金陵多住些日子,到时候让赦儿先回京就是。虽说臣这一支己迁进京里多年,与金陵一支己分了宗,可两家祖上也是同根生,到时给些银钱,跟那边的族长说一声,让他们安排几个可靠的子弟送老太太就是了。”
天子笑眯眯地点头:“你家三女婿如今在文德殿奉笔,我看办事妥当得很,这次筹款,他也出了大力气,又是出主意,又是帮着张罗,朕本该重重赏一赏他的。如今因为你的缘故,倒不好明着赏。回头你替朕问问,西月便要选官了,他有什么打算,是想留在京里呢,还是想外放。”
贾代善恭敬地应下。
不料天子话锋一转,又提到吴远:“早前就听说,你最疼爱小女儿,如今将要远嫁,可舍得?”
贾代善:“臣自然是舍不得的。可陛下之前舍不得几位公主,不也还是让几位公主远嫁。这天底下的事,哪里能事事都如意。好在大同离京城也不过西百多里,她要想家了,要回来探亲,也还是容易的。”
天子:“你就是太实在,京机三大营营,还有密云等几个大营,若有将领出缺,回头你安排一下就是了,举亲不避贤嘛。”
贾代善:“万万不可,陛下,若是臣一家子还在金陵,不必陛下说,臣也会厚着脸皮,求陛下照顾一二。京机大营,干系重大,朝中多少重臣,祖上有功于社稷的人家也不少,要是在臣的女婿一人身上开了先例,以后人人都向陛下开口,陛下如何安排得过来。不妥,不妥。”
天子哈哈大笑,说:“云山,你看,别人想求的事,朕替他开口,他还要拿乔。”
不过他这么高兴的样子,显然贾代善的拒绝,是合了他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