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安内(2)

上林苑,李承乾的书房。

李承乾与李世民并排躺在摇摇椅上。

杜荷匆匆走进来,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鱼儿已经上钩,下一步怎么办?”

李世民和李承乾坐直身子,李世民挥挥手,

“不必多礼,先说说具体情况。”

“陛下,今日辰时,我们已派人将五姓七望的主要成员全部监视起来。

巳时,五姓七望各家族长在博陵崔氏聚集。

半个时辰后,各世家派人以30文一斗的价格,回收大唐贞观食盐铺子卖出的所有食盐。

现在西市食盐铺子前排队的全是五姓七望的人,他们把其他想买盐的人都赶走了。

西市食盐铺子的盐已售罄,正在加紧补货。”

“朕知道了,不用管别的,安排人全力补货,他们要多少给多少,把牛车马车都用上。

其他按计划进行。”

“唯!”杜荷领命离开。

“砰!”李世民一巴掌拍在会议桌上,

“混账东西!这些士族真是太放肆了!简直是目无王法啊!如此肆无忌惮,

这是一点也没把朕放在眼里啊!这次定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李世民铁青着脸,紧握的拳头青筋暴起,显然怒到了极点。

李承乾抬眼看了看李世民,语气森然,

“小打小闹没意思,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要弄就彻底解决。”

你有什么办法?”

“先按计划行事吧,攘外必先安内。我既然身处大唐,就不会留着他们祸害后人。”

李承乾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李

世民嘴里不停念叨着“攘外必先安内”这几个字。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光福坊。

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手里捏着张纸条,来到一座大门破败的房子前,抬手敲门。

“谁呀?来了!”

一个衣衫褴褛、背有些佝偻的老人打开门。

斗笠人没废话,直接往老人手里塞了个竹背篓,

“老人家,这送您了。拿这东西去西市,有人30文一斗收。

您也能留着自己用,换的钱都归您。就是别说是有人送的,不然后果自负。”

“这,这,这位好汉,这里面是啥呀?”老人一脸疑惑。

斗笠人吐出一个字:

“盐。”

说完,快步走向一辆马车,上车后又背了个竹篓下来,看了眼纸条,匆匆离开。

同一时间,怀远坊等好几个坊市,同样的事在不断上演。

这些坊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居住的大多是穷人。

博陵崔氏府邸后院,五姓七望的各族族长正围着一堆食盐,满脸兴奋。

“这雪花盐是真好啊!刚才喝了用它熬的粥,味道太绝了,我都喝了好几大碗,一点苦味都没有。”

卢承庆双手捧着一把盐,像捧着稀世珍宝。

“是啊,光看这盐就够让人吃惊的,没想到用起来差别这么大,味道这么好。”

太原王氏族长王方庆在一旁附和,接着转头对崔弘礼说,

“崔族长,这批买回来的盐先放你这儿吧,免得李世民那边察觉动静,改变策略。

后面再买到的盐,我看直接运到各家族就行。”“好,此事就依王组长所言。往后食盐,各家族自行购买,想买多少买多少。”

然而这几日,大唐贞观食盐铺子的食盐源源不断运到。

五姓七望的人也不是时刻都能阻拦到,来买食盐的百姓,

因为有金吾卫在,他们在也不干太明目张胆的赶人,来铺子前排队的越来越多,

有个叫李二的百姓,对身旁的张三大叔说:

“大叔,你看这盐又好又便宜,咱们几个人一起,用独轮车运些盐到周边村子去卖,咋样?”

张三大叔眼睛一亮:

“行啊,这主意不错,能赚点钱补贴家用。”

于是,一些机灵的百姓就几人一组,推着独轮车装盐,悄悄前往长安周边的县城村落二次贩卖。

他们每斗盐就多卖一两文钱,价格实惠,盐又好,所以特别抢手。

这些百姓卖完盐,一刻都不耽搁,立刻赶回长安排队买盐。

认识他们的人也慢慢的知道了情况:

“这买卖划算,多跑几趟,能多赚点。”

消息越传越广,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事,都赶来排队买盐。

一时间,整个长安西市热闹得不行,大唐贞观食盐铺子前人声嘈杂。

五姓七望之前还觉得能稳稳掌控局面,把这些食盐都收入囊中。

可现在,这么多百姓都来买盐,局势渐渐不受他们控制了。

另一边,五姓七望家中食盐堆积如山。

各族族长再次齐聚博陵崔氏崔弘礼的书房,气氛压抑。

清河崔氏的崔明远先开了口:

“诸位,如今咱们各家买到的食盐,加起来已有100万石之多。

可大唐贞观食盐铺子的食盐就像无底洞,上林苑还在不停地往长安运盐。

这食盐,还要不要继续收购?”

郑善果猛地一拍桌子,咬牙切齿:

“收!为什么不收?继续收!我倒要瞧瞧,到底是他制盐快,还是咱们收购快。

100万石食盐,不过区区20万贯铜钱罢了。”他顿了顿,又说:

“只是咱们还是小瞧了李世民这小子。

如今上林院防守严密,工人都住在工坊里,进上林院大门要登记,进外院得有身份才行。

那些工坊还有侍卫时刻把守,外人根本进不去。

我买通了几个上林院的工人,结果他们压根不知道制盐的事儿。

事后,这些工人全被赶出上林院,永不录用。

去买通工人的人也被抓了,还好是死士,不然麻烦就大了。”

太原王氏组长王方庆恼怒地接过话:

“我这边情况也不妙,制盐之地没找到,制盐的人也毫无头绪。派了好几批人进去,一点消息都没有。

很明显李世民早有防备。我提议,咱们得早点另想办法。”

众人听了,都沉默不语。

崔弘礼敲了敲桌子,等大家都看向他,才说:

“食盐继续收购,上林院的制盐产量肯定有限。

王族长、郑族长,你们俩先一起找找制盐原材料的来源,

而后再加大对上林苑的探查力度,即便不能得知制盐之法,也要弄清楚他究竟有多少盐可供应。

至于各家现在收的食盐,我觉得可以动用家族力量,把盐运到长安以外的地方。

这么好的细盐,咱们好好运作,肯定能赚更多钱,又不是没用。”

崔弘礼扫视一圈在场众人,接着说:

“这次李世民明显有备而来,制盐的方法,咱们慢慢想办法,先静观其变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