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檄文,声讨三国皇室
第四百五十七章? 檄文,声讨三国皇室
谢回和南楚使者离开天曜的时候,除了赵君曜和萧观音之外,谢宁公主以及王诩都来送行了。
“凤宁,以后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万事都要靠自己。但是你要切记,你是谢家的女儿,不得丢了我谢家的风骨与脸面。”
谢凤宁虽然是谢家女,但日后是要一个留在天曜的,所以谢回该嘱咐的还是要嘱咐。
“是,凤宁记下了。”在天曜这里,没有家人的陪伴,谢凤宁还是心情低落。
谢回只是辈分大,年龄却一点儿都不大,但在谢凤宁面前,还是有着长辈一样的关心。
“不用沮丧,等你大婚之时,南楚和谢家还是会派人来观礼的,到时你还会见到亲人们的。”
“凤宁知道了。”
“天曜这里你若是有什么无法解决的事,可去找武成王妃。”
谢回是在告诉谢凤宁,萧观音是他信任的,也是值得信任的人。
在天曜这里,谢回是谢凤宁唯一的亲人,眼见亲人要离去,谢凤宁还是眼含不舍之泪。
谢回转身,对着王诩拱手,说道:“日后,凤宁就拜托王大人照顾了。”
“谢公子放心,凤宁公主既是本官的妻,本官自当保她一世无虞。”王诩也回礼应下了谢回的嘱托。
就在谢回准备上马时,从城门内传来一阵马蹄声。
“南楚使者离去,孤特来相送。”是太子的声音。
等到众人的目光看过来时,太子已经下马走了过来。
“太子殿下。”
王诩、谢回以及南楚使者都对着太子行了个礼。
“见过皇叔皇婶。”
“太子不留在宫中处理朝政上的事务,反而前来凑这个热闹,很闲?”赵君曜嘲讽似的问道。
“孤身为太子,没能娶到公主本就遗憾,既做不成夫妻,那孤便前来送送公主的亲人。”
太子说这话时,目光一直落在凤宁公主的身上。
众人心里都知道,太子这是因为扬州瘦马一事没娶到公主,而心存幻想与妒忌。
所以,今日这个时候前来,大概也是存了想要挽回公主的心。
“谢回不敢劳烦太子殿下,今日离去,只怕日后也再难相见,所以也不敢承情。”
在南楚,身为谢家人,就是南楚的皇子也多有礼待。而在天曜,面对太子,谢回知道日后见面的机会也会很少。
所以,他不敢承太子这个情,更何况还知道太子没存什么好心。
“日后能不能再见,还尚未可知。”太子脸上虽然笑着,但那笑意之下暗暗隐藏了阴险。
随后,太子又转向凤宁公主,微微的弯下腰,问道:“是吧?凤宁公主?”
王诩此时站在了凤宁公主的身侧,第一次在人前褪去了以往的温和,道:“太子殿下,公主乃是由陛下下旨赐婚,如今已是臣的未婚妻,难道太子殿下在质疑皇上的决定或是想抗旨不成?”
凤宁公主是自己挑的夫婿,但也是由皇上下了圣旨赐婚,无论他喜不喜欢凤宁公主,于情于理他都要护着。
因为,这关系着南楚皇室的颜面,还有谢家的颜面,以及他们王家的颜面。
赵君曜慢慢的走到太子和王诩两人之间,转头对太子说的话夹枪带棒:“本王的好侄儿这是后悔了?那也该怪皇上皇后对你从小的宠溺放纵,让你一向色令智昏。豢养扬州瘦马一事已让皇家颜面有失,如今又来强抢臣妻?既然皇上和皇后都教导不好你,那本王不介意亲自管教你一番!”
王诩本来就是当着众人的面告知,凤宁公主是皇上下旨赐婚,而赵君曜又将此事推波助澜一把。
在外人听来,太子正是因为好色和豢养扬州瘦马,而被南楚公主厌弃,如今却因为后悔而想要强抢。
虽然,太子是有贼心但不一定有那个胆子,可赵君曜却直接给太子定性。
太子往后退了两步,毕竟这个强抢臣妻的罪名,他不敢应,“皇叔,孤不是那个意思。”
赵君曜毫不避讳的露出嫌恶的表情,转过头不再搭理太子,而是对南楚使臣和谢回道:“本王送你们一程。”
翻身上马后,赵君曜又用厌恶的语气对太子说道:“还不滚回去!难道还觉得自己丢人丢的不够?”
太子脸面全无,却不敢反驳,他打不过赵君曜,身份上也压不过,可是没人告诉他,今日赵君曜也前来送行。
双手紧紧的握拳,眼中满是恨意,转身上马,头也不回的驾马离去。
赵君曜又对王诩和凤宁公主说道:“若是太子再来找麻烦,可直接进宫告御状。”
随后,赵君曜将自己的随身的进宫令牌扔给了王诩。
一把将萧观音拉上自己的马后,赵君曜一扬马鞭跟着南楚使臣出了城。
赵君曜和萧观音只是利用这个送行的机会而已,出城走了十里之后,就和谢回分道扬镳。
“王爷王妃,此去一别,希望我们再相见。”谢回又转向萧观音告别。
“南楚之事还有
很多需要你去做,放心,我们很快就会再见。”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至多半年,她会再去南楚。
只是这次再去,就是带兵收复南楚。
“南楚有我,必定不会让王妃操心。”谢回打着包票回道。
南楚的生意,还有天下四阁的事情,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助秦酒。
萧观音笑着点头,目送谢回的背影远去。
“走吧,我们去和十八骑汇合。”赵君曜再次上马,并向萧观音伸出手。
他们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好了,王府里也留下了暗卫,在关键时刻可以保王府内的其他人。
就连追命,也被赵君曜留在了王府内,到时还可以负责在城内和他们里应外合。
“神策军已经畅通无阻的过了三城,不出几天我们就能赶到。”
神策军每过一座城都会贴出檄文,就是将前朝之事公布于众,并声讨三国皇室。
有王诩在朝堂上,倒是没什么问题,而且随着十八骑的出动,已经没有奏折递到京城了。
等到萧观音带领神策军赶回京城之前,京城也会到处张贴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