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自立门户,让沈家彻底的消失
第四百一十章? 自立门户,让沈家彻底的消失
正如沈知意猜得没错,沈知意在第三天早上就被放了出来。
沈知意深知,两三天的时间,足够他父亲沈恒掌控沈家上下。
可即便是心里有准备,事情还是出乎了沈知意的意料。
“逆子!你还有脸回来?”
将近一年没见,沈知意看出自己的父亲头发都白了,但他从未苛待过。
“父亲这话,我虽然是逆子,但也姓沈,为何不能回?”他母亲可是沈恒的原配妻子。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早知道当初,我就不应该费尽心思的培养你!”沈恒指着沈知意说道。
“我沈知意读的是圣贤书,自然分得清是非对错,我劝父亲莫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让沈家陷入深渊。”沈知意在告诉自己的父亲,莫要识人不清。
“我让你姓沈,你就姓沈,我不让你姓沈,你就不能姓沈!我沈家没有你这种不孝子孙!今日我就将你逐出沈家!”沈恒很硬气,因为沈家上下都已经唯他的命是从,“来人!将这个逆子给我打出去!”
沈恒的话一出口,从沈家大门里冲出一群家丁,手执棍棒,上来就要打沈知意。
“本王妃看谁敢动他?”
伴随着一阵纷乱的马蹄声,萧观音的声音也传进了众人的耳中。
赵君曜带着萧观音同乘一骑,快马加鞭跑到沈家大门口,勒紧马的缰绳,也让坐下的马儿嘶吼着扬起了前蹄。
随后跟来的几十名暗卫,连人带马几乎占满了沈家门口的整条街。
“今日谁敢动沈公子一下,本王妃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萧观音坐在马上,言语之间霸气尽显。
看到是武成王和武成王妃,沈恒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而沈家那些家丁也都不敢动手。
几十名暗卫又不是吃素的,手持长剑,将沈家大门外所有的家丁团团围住。
看到沈家人胆怯的样子,高坐在马上的萧观音弯唇嘲讽一笑,又对沈知意说道:“既然沈家容不下沈公子,那本王妃就劝沈公子该舍则舍。皇商而已,倒不如沈公子自立门户,如何?”
既然沈恒要将沈知意逐出沈家,沈家不要沈知意,那就别怪她从沈家挖墙脚。
“沈知意多谢王妃,但凭王妃做主。”沈知意对着赵君曜和萧观音拱手行礼。
“沈家主,你可听清了?今日是你将自己的儿子逐出沈家,日后可不要后悔。”萧观音冷冷的瞥了一眼沈恒。
“你?你们?”沈恒气的花白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但是看到赵君曜那一脸杀气的样子,沈恒又不敢再把话说完。
“对了,既然沈公子自立门户,至于你们沈家……”萧观音故意停顿了一下,用威胁的语气又说道:“可别落在本王妃手里,否则本王妃会让你们沈家彻底的从这个世上消失。”
嗯,萧观音就是这么打算的。
皇商只能有一家,沈家也只能有一家。
“带上沈公子走。”萧观音吩咐暗卫。
其中一名暗卫将自己的马让给沈知意,自己和别的暗卫同乘一骑,在赵君曜和萧观音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打马离去。
沈家众人望着离去的一群人,沈恒终于支撑不住,两眼一闭晕倒在沈家大门口。
同一时刻的早朝之上,太子早就连同拉拢的官员一起上奏沈家之事。
“皇上,有关皇商沈家的沈知意因年少经验不足,造办处的差事所采办之物皆是以次充好,还请皇上过目。”
贾公公将奏折接过双手递给皇上,奏折上面罗列的都是最近造办处所置之物。
皇上看完后并未说话,只是眼神看向贾公公。
贾公公低下头,小声在皇上耳边回道:“老奴亲自去看过,上面所写无误。”
贾公公是大内总管,宫里这些琐碎的事情出了问题,贾公公都会先出面证实。
皇上合上奏折,突然就问一直并未言语的太子:“太子,沈知意是你的伴读,你最了解,你看该当如何?”
“回父皇,沈知意虽是儿臣的伴读,能力是有但为人刚愎自用,加上年轻气盛,掌管偌大的一个沈家以及宫里采买之事,想来也是利欲熏心。”
既然当初是皇上决定再让沈家接手皇商,那沈知意不能用,就只能再用沈恒。
“太子此话,臣弟认为不妥。”
众人循着声音回身,只见赵君曜一身朝服从大殿外走了进来。
“臣弟归来特向皇上复命。”赵君曜站着拱手行礼。
皇上之前派人传旨将赵君曜召回,传旨的人还未回来,赵君曜今日却出现在朝堂上。
“回来就好。”皇上回了一句。
“北魏与天曜边关无恙,所以臣弟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
“刚刚你说太子的话不妥,是何意?”皇上问赵君曜。
“臣弟建议彻查造办处所采买的所有货物,以证沈知意究竟是不是以次充好,也好还沈知意一个清白。”
没有证据就敢栽赃,这拙劣的手段
,他用都不用。
皇上看了一眼赵君曜,吩咐户部官员道:“着户部以及造办处官员,一起查证此事。”
“臣等遵旨。”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都站出来领旨。
“臣弟还有一事禀明。”赵君曜将今早所见的事情和盘托出,“今早臣弟赶回的路上,无意当中亲眼看到身为皇商的沈恒因为掌权一事,将沈知意逐出沈家并与之断绝关系,所以沈知意如今已不再是沈家人。”
“有此等事?”皇上皱起了眉头。
沈恒回来了,他怎么又不知道?
“臣弟告知皇上,以后皇商沈家的所作所为,和沈知意再无干系。”
沈恒将沈知意逐出沈家,以后沈家再有任何事都不能怪到沈知意头上。
这是他在上朝前,萧观音特意嘱咐他的,就是为了日后好对沈家出手。
皇上沉了下脸,一旁的贾公公手心都攥出了汗。
皇上生气了,还是震怒的那种。
而太子,即便是站在大殿上,心里早已忐忑不安。
因为从城外庄子上接回沈恒,正是他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