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萧家灭门之仇,她要亲手报

第四百零八章? 萧家灭门之仇,她要亲手报

既然秦酒能让慕容云景前来,说明秦酒还是信任慕容云景的。

秦酒很精明,在南楚那么久了,也早已摸清天下四阁中所有人的底细。

“这份地图,你带回去给秦酒。”

这是北魏发现的所有铁矿所在,一共三座,地图是萧观音亲手绘制的,都标记的很清楚。

“北魏这地方虽然一毛不拔,但铁矿居然这么多?”慕容云景看了地图后说道。

就连南楚也只有两座铁矿,其中一座还是由南楚皇室让给天下四阁的。

“这只是发现的,应该还有没发现的。”

北魏很多地方都人迹罕至,因为寒冷人少,所以肯定还有没发现的铁矿。

“我已经安排人去了,秦酒来了只要盯住就行了。”萧观音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等着秦酒来主持大局。

“你们真的要回天曜?其实,南楚比天曜更容易得手才是。”慕容云景又问道。

南楚有天下四阁,还有赵君曜的金甲卫驻守,萧观音想拿下南楚要简单的多。

“正因为天曜更棘手,所以才要先解决天曜的事,而且萧家的仇人也在天曜。”

萧家灭门之仇,她要亲手报。

而且在她和赵君曜回天曜前,会在北魏以及天曜边关部署好,如今程风已经带着兵符去接管边关的北魏大军了。

当然,还有百里玄策派陆驰带着一部分神策军也前往了边关,为的就是让程风能顺利的接管兵权。

“神策军和百里将军都不在南楚,南宫瑜也在天曜,所以南楚的事还需要你和秦酒多照应。”

“有属下在尽可放心。”

萧观音并不信任天医阁的欧阳宗正,总觉得欧阳宗正那个人别有心思。

慕容云景喜好享受又行事高调,而欧阳宗正恰恰相反,所以萧观音才不相信欧阳宗正。

这次慕容云景让千金阁送来的粮食衣物是最多的一次,除此之外还带来了天医阁的大夫和药物。

量大到,萧观音派人去清点,足足清点了整整一天才算完事,并把清点的数量登记好用来对账。

剩下关于发放给百姓或者是义诊的琐事,就交给高允和百里玄策来处理了。

慕容云景临走时,交给萧观音一沓银票,是秦酒清算的商号以及千金阁上交的。

“哎,要是以前我肯定兴奋的一张张数这些银票,但是现在,在我手里都没捂热乎,就要交出去了。”那一沓银票,足有几十万两。

“小财迷。”赵君曜笑着打趣。

萧观音说交出去指的是大部分要留给高允,用于北魏的百姓以及重建,还有一部分要交给百里玄策。

“就这几十万两,根本不够挥霍的。”相对来说给神策军还算少的,用在民生上的更多。

“对了,天曜的暗卫送来消息,沈知意遇到了麻烦。”赵君曜想起暗卫今日才送到的消息。

“出什么事了?”萧观音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太子抢了你的产业。”这是暗卫送来的消息上是这么说的。

“什么?”萧观音一拍桌子站起身。

她现在这么缺钱,太子居然敢抢她的东西?

暗卫把消息从天曜送到北魏,路上大概半月左右,也就是说半个月前的事了。

“别急别急,等我们回天曜,本王让他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赵君曜将萧观音抱进怀里,轻声哄着。

“反正北魏这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高允已经挑选了一位贵族家的稚儿,等登基大典结束,我们就立刻回天曜。”萧观音如坐针毡。

高允挑的这个孩子才四岁,本来全家追随魏王起兵造反的,但却被暴虐的魏王斩杀。

而这个孩子是当时托付给家里的下人逃了出去才保住命,无父无母又没有外戚的威胁,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有轻罗长公主和高允辅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仅剩的几个北魏贵族也不敢有异议。

登基大典就定在三天后,因为北魏刚刚经历过内乱的战火,所以一切从简。

各部的官员也都定好了,朝堂上的权利核心六部管官员也都选了出来。

而高允除了担任太傅一职,还兼任户部尚书,这两个官职一个是教导幼帝,而户部尚书更重要。

程风接管了北魏兵权,神策军也暂时留在北魏都城,由百里玄策统一调配。

幼帝登基这天,连高老爷子都走出家门前来观礼,亲眼看着轻罗公主带着幼帝进了宫。

站在朝堂上跪拜的所有官员都知道幼帝是个傀儡皇帝,但他们无法反抗。

即便是手里有点权利也不敢造次,北魏所有的兵权都攥在萧观音的手里。

听着殿里的鼓乐鸣声,看着朝臣山呼万岁,北魏的事尘埃落定,萧观音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近几个月,她真的好累。

“怎么了?这里的事了,你怎么还叹气?”一直陪在萧观音身边的赵君曜问道。

“想回家了。”想回家

好好睡一觉,好好放松的休息。

“那我们明日便启程。”赵君曜回道。

听到萧观音说想回家,赵君曜心情很好。

正好回天曜京城要路过边关大营,他们还可以见一见朱将军,有些事要和朱将军交代一番。

说走就走。

第二天天不亮,赵君曜带着萧观音以及众多的暗卫,还像来时一样骑快马离开。

离开时,高允和轻罗公主都来送行了,百里玄策还亲自带着一小队神策军护送。

告别后,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往北魏和天曜的边关赶去,用不了几日就能达到边关大营。

而百里玄策护送了几百里后,就由北魏军在黑山寨大营的程风接手,继续护送。

到达朱将军所在的大营时,萧观音几乎是轻车熟路,她记路,而且不会忘。

虽然已是深夜,但得到消息的朱将军还是亲自在大营外等着他们的到来。

自从上次京城一别,赵君曜和萧观音也已经有几个月没见过朱将军了。

尤其对身为武成王妃的萧观音,朱将军的印象里也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