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不到认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不到认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北魏皇后受辱后撞柱身亡。

北魏皇帝因此悲伤又愤怒过度而昏倒在地人事不省。

这个消息,魏王并没有封锁,迅速在皇宫内传遍了。

“什么?母后她?”汐月公主在得知自己的母后受辱而死,几乎是瞬间流下了眼泪。

“宫里、都在说……”汐月公主身边伺候的宫女很小声的回道。

这种事情,魏王都能让人大肆的放出口风,可见就是想让宫内所有的人都知道。

汐月公主马上站起身直奔着殿外走去,但却被身边的宫女拦了下来。

“公主殿下,您不能出去,不能去见皇上皇后。”

“滚开!”汐月公主怒极之下一把将宫女推开。

被推倒的宫女一把抱住汐月公主的脚,说道:“凡是去看过皇上和皇后的女眷都被魏王杀了,就连伺候的下人也被杀了。”

魏王几乎将北魏皇帝的那些妃嫔都杀光了,而那些妃嫔在被杀之前也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侮辱。

“公主殿下还怀着身孕,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肚里的孩子想想。”

宫女此话一出口,汐月公主停下了想要摆脱的脚步。

可那毕竟是自己的父皇母后,她不甘心、不甘心啊!

为什么?

此时此刻,姐姐和姐夫在哪里?

元真,她的金刀驸马又在哪里?

汐月公主此时只觉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父皇——母后——”汐月公主痛苦的跪在地上,朝着父皇母后的寝宫痛哭到不能自已,“父皇、母后,是女儿不孝,女儿救不了父皇母后……”

而远在一百多里外的叶桦城内,因为魏王在神策军手上吃了亏,因此这两天叶桦城一直很消停。

“在想什么?”赵君曜这两天看到萧观音总是不自觉的发呆。

“我总觉得魏王这几天这么消停有点儿不正常。”萧观音一只手在桌上不停的画着圈圈。

关键是,高允前两天送来的消息,也说魏王没有任何动作,就连元真也都在观望。

“你说,魏王篡位,他若是想拿下北魏,让北魏的臣民臣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萧观音想不明白。

魏王已经占领了都城,占领了皇宫,可却始终都没有昭告天下,自己登基即位。

“玉玺和兵权。”赵君曜坐在太师椅上不假思索的回道。

没有玉玺,即便是魏王登基即位也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群臣和子民的认可。

没有兵权,魏王根本无法收复被神策军攻下的无座城池,甚至连北魏都拿不下。

“那传国玉玺是怎么回事?”萧观音又问道。

“现如今的三国都是当年瓜分了前朝萧姓皇室而得来的皇位,但没有一国的皇帝敢出面承认没有传国玉玺的事实,都默契的守口如瓶,只要笼络住了群臣,百姓自然不会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是人微言轻,引不起任何波澜。”

长久下去,过个几十年上百年,有关前朝传国玉玺的事情自然就会被世人所遗忘。

“魏王拉拢不了元真,肯定会把主意打到玉玺上,那被囚禁的北魏皇室众人就危险了。”赵君曜又给萧观音分析眼下的情况。

“那为何元真一直按兵不动?”萧观音皱起了眉头。

“元真那个莽夫,想不到这些。”赵君曜对只会动武不会动脑子的元真十分的不屑。

有的时候,打仗打天下,不能光靠武力,还需要头脑。

“不行!我们不能再等。”萧观音突然说道。

“你想攻打北魏都城也不是不可,但只要我们一动,坐收渔翁之利的就是元真。”

元真就是在等神策军先动,等魏王自乱阵脚,自己好看准时机,坐收渔翁之利。

虽说北魏已经失了五座城池,但元真掌权,对萧观音拿下北魏很是不利。

萧观音听到赵君曜的话后,拿不定主意又坐了下来。

“汐月也算帮过我,我不忍心看着她深陷囹圄。”

汐月公主还被囚禁在北魏皇宫内,好歹当初她到北魏时,汐月公主一直护着她,对她也算有恩。

赵君曜慢慢走过来,将一旁的裘皮大氅轻轻的披在萧观音身上。

“若是顾及着当初,那就尽管放手去做,一切有本王在。”

萧观音抬头看向赵君曜,主动的靠在赵君曜怀中。

这世上,也就只有赵君曜会永远支持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就只有赵君曜会告诉她,她的身后还有他。

接下来,萧观音将百里玄策以及神策军的副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此事。

百里玄策对萧观音的决定无异议,但神策军中的副将却不同意。

“大将军,如果是我们先攻打北魏都城,以少敌多不说,还有个元真虎视眈眈,万一元真为了守护北魏皇室,和魏王联手,那我们就危险了。”其中一位姓顾的副将拱手说道。

元真两边谁也不降,谁也不帮,可世事无绝对

,元真毕竟是个北魏人。

“北魏都城的城防坚固,不似我们之前攻下的城池,这种攻坚战我们并不擅长,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不能图一时之气。”

“魏王损失了左翼军,但手里依旧有十几万兵马,加上元真镇守在边关的十几万人,一旦他们联手,我们就是网中之鱼,还请大将军三思。”

神策军中的副将没有直接对萧观音提出异议,而是对着百里玄策说的这些话。

“少主的决定就是本将军的决定!尔等不得有异议!”百里玄策是全力支持萧观音的。

“若是因为兵力的问题,诸位将军尽可放心,天曜边关还有大军驻守,一旦元真的兵马有异动,天曜大军就会及时增援。”

朱将军是带兵多年的老将,只要元真镇守在边关的兵马有异动,朱将军也会闻风而动。

再者,还有赵君曜在南楚布防的金甲卫,不打到最后,赵君曜的金甲卫是不会动的。

“关于攻坚战,我有几点建议,诸位听后再质疑我的决定也不迟。”

攻坚战,这个朝代可能遇到的不多,但在现代军事中,攻坚战算是比较常见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