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掩护十八骑,这一仗是有史以来的零阵亡
第三百九十四章? 掩护十八骑,这一仗是有史以来的零阵亡
叶桦城早有防备,两座城门全部关闭,不许进也不许出。
而这一路上,有很多逃难的难民,都是从洛城和其他城池过来的,但因进不去叶桦城,都堵在城门处。
神策军行进到距离在城门不远的地方就停下了,因为能看见前面乌压压的难民。
城门上驻守的北魏军看到神策军到来,立刻涌上一排排的弓箭手,拿起弓箭对着城门之下随时准备放箭。
“这么多难民堵在城外,根本无法攻城。”
由此可见,神策军攻下的几座城池几乎都是空城了,北魏的百姓都逃难逃出来了。
而他们一旦攻城,城门上的北魏军就会放箭,到时候伤的最多的则是这些百姓。
“少主。”百里玄策策马返回,来征求萧观音的意见。
“千金阁送来的粮草有多少?”萧观音问道。
“神策军能坚持半月。”半个月后,千金阁还会运送粮草到来。
但是,慕容云景也告知了百里玄策,前面拿下的三座城池中都有留下足够的粮草。
可是,城门下的难民更多,都在等着开城门进入城中,这时候神策军上前,城门上的北魏军一定会拉弓射箭。
“去,把我们带的干粮都拿出来发给身旁的难民。”萧观音吩咐身边的暗卫。
几十名暗卫,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干粮,分给了就近的难民。
难民逃难,一路没得吃没得喝,此时见到有人给干粮,接过来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告诉这些难民,让他们先回洛城,同时通知洛城的驻军,开仓施粥。”
只有先让难民离开,才能不伤及无辜。
近处的难民有了吃的,甚至那些拖家带口的还招呼着远处的家人,“这里有吃的,快来,快来,这里有吃的。”
眼看着远处越来越多的难民跑过来,守在城门下的难民也闻声而动,暗卫手里的干粮也一一发给难民。
“吃完了就回洛城,洛城那里已经开仓施粥。”暗卫首领追风对着一波又一波的难民说道。
“真的吗?洛城在施粥?那我们回去是不是就不用饿肚子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再也不用逃难了!”
领到干粮的难民露出一脸欣喜。
“对!这是我们主人的命令,只要你们回去就有的吃,绝对不会挨饿。”
“那我们现在回洛城,现在就回家。”如果能在家里,谁也不愿意出来逃难。
得知可以回洛城,难民开始三三两两的往洛城方向走,有的甚至拿了干粮一边吃一边迫不及待的就走了。
“我们先在这里驻扎,等晚上天黑再攻城。另外派斥候去另一座城门打探。”
等到晚上天黑,难民也都走干净了。
过了大概两个时辰,派出去的斥候骑着马回来了。
“大将军,另一座城门也并未开启,且城墙之上也同样有守军和弓箭手。”和这边的城门布防完全一样。
百里玄策一扬手,示意斥候退下。
“我们在城门之下,北魏守军有弓箭手,这一仗不好打。”
这其实就是佯攻,对方是居高临下,神策军即便是同样有弓箭手,也必定会有死伤。
萧观音劝慰道:“百里将军莫急,本王妃自有办法。”
没错,她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应对之策。
等到天黑时,萧观音招来了十八骑。
十八个暗卫,里面避弹衣外面夜行衣,从头装备到脚,只露出两只眼睛,连战马都披着外甲。
这些暗卫是最先装备起来的,腰间带有长软剑,背后有箭囊,除此之外还有匕首和毒烟炸弹。
“你们的任务,是无论用什么办法,将城墙上的那些弓箭手全部解决。”
“是,王妃!”追风领命。
“追风,解决之后,立刻发出信号。”萧观音叮嘱道。
萧观音给了追风一枚信号弹,也教了追风怎么使用。
追风上马,随后带着其他十七名暗卫骑着马向城门方向跑去。
“百里将军,命令你的先锋军发起攻击,只要吸引北魏军的注意即可,为的是掩护那十八骑。”萧观音又对百里玄策下令。
“是!”
随后,百里玄策让陆驰带着先锋军也冲了出去。
北魏守军在城门之上,城门上燃着无数的火把,听到城外的马蹄声以及冲锋的声音后,北魏守军就拉起了弓箭。
神策军的先锋并没有贸然冲上去,而是距离有限的地方敲击战鼓,并利用马蹄声和冲锋呼喊的声音吸引北魏守军。
而此刻,十八个暗卫用钩爪拉着绳子,再借用轻功攀上了城墙。
等到守在城墙的北魏弓箭手发现时,十八个黑衣暗卫已经突然出现在眼前。
十八个暗卫的速度动作非常快,几乎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城墙上的弓箭手就被放倒了一大半。
追风瞅准了时机,将信号弹放了出去。
“成了!”萧观音立刻转头对百里玄策再次下令:“神策军可以进攻了。”
百里玄策抽出自己的长剑,对着前方的城门向众将士吼道:“将士们!冲啊!”
伴随着震天的吼声以及战鼓的声音,神策军气势高涨,骑着马向叶桦城的城门冲了过去。
而还在城墙上的十八骑已经杀到了城门之上,将城门上的弓箭手也全部斩杀。
紧接着又通过钩爪下降到城内,城内还有一些守军,但人数不多,追风趁机打开了城门。
神策军一涌而入,叶桦城内残余的守军更加的招架不住,死的死,降的降。
萧观音没有着急进城,还在原地等待,直到十八名暗卫全部骑着马回来。
“王妃,属下带领手下已顺利完成任务。”追风双手拱礼,单膝跪地。
“可有人受伤?”萧观音问道。
“都是小伤,不碍事。”
十八人中,除了几个没有受伤的,剩下的多少都挂了彩,但都是小伤。
城墙上北魏的弓箭手足有近百人,不可能一点儿不受伤,没有一人伤到要害。
所有的暗卫都知道这是因为避弹衣的效果,而且这一仗是有史以来的零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