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杀鸡儆猴,报仇的第一步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杀鸡儆猴,报仇的第一步
萧观音是坐着马车出府的,为了让萧观音抵御寒冷,管家命人在马车上放了取暖的火盆。
马车行进至最繁华的街市后,速度就放慢了,几乎是走走停停,因为街上人很多。
萧观音掀开车窗,只见来往的百姓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意,手中或多或少的拿着喜庆的物品。
路过一家绸缎庄时,马车再也过不去了,因为进出绸缎庄的人很多,堵住了路。
萧观音探出头,这家绸缎庄的名字很陌生,看样子是刚刚开店不久。
“停下吧。”萧观音吩咐车夫。
下了马车后,萧观音带着挽月和挽星进了这家绸缎庄。
绸缎庄很大,里面摆放着的各种绸缎丝织品也很多,一眼望去颜色绚丽多彩。
“这位夫人,您可有相中的布料或者成衣?”掌柜的看到萧观音走进来后,就殷勤的上前询问。
“路过贵店,进来看看。”萧观音今天出来穿的是裘皮大氅,为了保暖。
可掌柜的一眼就看出这件大氅价值不菲,随后从货架上拿出一匹布料殷勤的介绍起来。
“这是本店新进的布料,名为金丝雀裘,最适合寒冷的冬日,是用孔雀的羽毛配上色泽艳丽的织锦而成。”
萧观音伸出轻轻的抚了一下,“质地绵软,金丝闪耀,厚实有度,确实是好东西。”
“这是南方织造局最新研究出的,本店也不过几匹成品,夫人若是喜欢可制成衣。”掌柜的又介绍道。
“南方织造局吗?”萧观音问道。
“正是,因为要供给宫中的贵人,所以数量不多。”
萧观音立刻明白,这家绸缎庄是皇商,而南方织造局的东西是优先进贡给宫中的。
“贵东家眼光极好,不知东家贵姓?”萧观音询问掌柜。
掌柜的一点儿都不设防,甚至还有些骄傲的道:“我们东家姓林。”
“这两匹都要了。”萧观音直接买下店里所有的金丝雀裘。
“好嘞,夫人稍后。”
掌柜的兴冲冲的去拿金丝雀裘,并命店里的伙计将布匹送出店外放在马车上。
付了银子后,萧观音也出了绸缎庄上马车。
萧观音直接去了沈家商号对面的茶楼,在茶楼二楼的雅间里等着沈知意。
“王妃。”沈知意来的时候,一脸的愁容。
“沈公子如此憔悴,可是因为林家绸缎庄?”萧观音坐在椅子上,两手还捧着个暖手炉。
“王妃知道?”沈知意很诧异。
他可是听说王妃一病半月,足不出户。
萧观音一笑,能不知道么?
金丝雀裘她都买了,花了她几百两银子。
“说来听听。”萧观音需要清楚的知道林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家被罢免皇商后,皇上选中了林家,林家和太子关系匪浅,这次也是太子举荐的。”
说到太子时,沈知意还特意看了看萧观音的反应,见萧观音与平时无异,才大胆的继续往下说。
“南方织造局新出的金丝雀裘,在林家的绸缎庄里卖的不错,很受京中那些官宦世家追捧。”
林家除了进贡给宫里,剩下的总数不到十匹的金丝雀裘,售价高却很受世家贵女的喜爱。
而萧观音买下的是最后剩下的,相当于包圆了。
“自从林家进了这些金丝雀裘,沈家和秦家的绸缎庄销售就每况愈下。”
老客户都被金丝雀裘吸引走了,即便是有一些老客户来他们店里,也是询问是否有金丝雀裘。
至于其他的那些布匹,林家绸缎庄比他们也卖的便宜,因为是皇商,所以有本钱。
这些天,沈知意就在为这事发愁,以前沈家有南方织造局供货,绸缎庄根本不需要费心。
“太子举荐的吗?”萧观音嘲讽似的问。
她病了这么多天,倒不知太子何时大了胆子,居然敢抢她的生意。
“南方织造局多久送一次货进京?”萧观音问沈知意。
沈知意掌管沈家,身为皇商,最清楚南方织造局进货的路子以及时间。
“按照如今林家绸缎庄生意的火爆程度,大概一个月。”沈知意是通过自家商号以往的经验而论。
“从南方织造局到京城,走的什么路?”
据萧观音所知,从南方一般进货到京城,大都走水路,因为水路更方便。
“水路。”
“沈家在水路有人手?”
“有。”沈家做皇商十年之久,不可能没有人手。
“那就好办了。”萧观音心里有个想法。
“王妃的意思是?”沈知意大概猜到了萧观音的想法,如果真是,那萧观音的胆子太大了。
“就是沈公子想的那样。”萧观音大方的承认。
她要在南方织造局送货的路上,抢了这批货。
“这……”沈知意已经不知该如何把话接下去。
南方织造局的货那都是贡
品,萧观音要抢贡品,这不是胆大包天是什么?
“沈公子放心,我自有主意,只需要沈公子提供一个可靠的人带路,剩下的事交给我。”
南方织造局地点在天曜以南,离南楚的地界很近,她可以让慕容云景派人去劫了南方织造局的货船。
当然,不是以千金阁的名义,就是匪徒强抢。
即便是事后太子知道了,皇上知道了,也毫无办法。
而从南方织造局抢走的货物,她会让慕容云景带到南楚售卖。
天曜的织造局能做出来的东西,千金阁只要有样品,一样能做的出来。
只要千金阁做出来成品,那谁都分辨不出来金丝雀裘究竟是不是天耀被劫的那批。
就这么简单。
而且皇上也不可能派兵去剿匪,这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和冲突。
“好,我这就去安排。”沈知意点头同意。
根据沈知意的推算,南方织造局下次供货正好是下个月初,此时还有时间。
而萧观音会让暗卫将消息传给慕容云景,也就是十几天的时间,时间恰恰正好。
太子举荐林家,那就别怪她拿林家开刀。
这叫什么?
这就叫杀鸡儆猴!
太子暗地里搜刮银子用来结交党羽,那她偏偏不让太子如愿。
这就是她报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