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断案,有理有据的变卖丞相府财物
第三百一十二章? 断案,有理有据的变卖丞相府财物
顺天府尹赶到的时候,萧观音就坐在院中暗卫搬来的太师椅上看着郑夫人哭天喊地。
见到顺天府尹带着官兵来,郑夫人立刻起身跑到顺天府尹面前跪倒在地。
“大人,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在丞相府强抢财物,这简直是无法无天啊……”
顺天府尹见到坐在正中的萧观音,立刻行礼道:“下官不知是武成王妃驾临,恕下官唐突。”
顺天府尹和萧观音太熟悉了,当初京城闹疫症,是萧观音带着顺天府到处查证疫症的原因。
所以,顺天府尹一眼就认出了萧观音。
“府尹大人,本王妃已经等候多时了。”她已经坐在这里等了半柱香的时间。
“是,是下官来迟。”
“大人,是她!她带着人来丞相府强抢财物,大人您看,这些人手里还拿着我丞相府的东西。”郑夫人还发疯似的揪着顺天府尹的袍子衣角哭诉道。
“府尹大人,丞相府的夫人去本王妃的医馆抓药却不肯付银子,欠下了足有千两之多,本王妃不得已来到丞相府向夫人要账。”说完,萧观音一挥手,暗卫就将医馆的账簿与欠条一并递给了顺天府尹。
“大人,不是的,武成王妃是萧家人,名义上也是我的女儿,我只是去自家的医馆拿药治病而已。”郑夫人改口改的是一点儿都不要脸。
就是这句话,让顺天府尹也不好断此案,欠条是真的,郑夫人说的话也是真的。
武成王妃确实姓萧,是丞相萧敬功的女儿,这一点无可厚非,这只能算是家务事。
“本王妃是姓萧,但夫人可不是萧家人。”萧观音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自己的手指,头也不抬的说道。
“你、你……我好歹也是萧家主母,是丞相夫人!即便你是武成王妃,也不能如此的大逆不道!”郑夫人以萧家主母的身份自居,企图压萧观音一头。
“哼!一个外室上位的人,不配称萧家主母!”
萧家主母只有她娘萧玉,郑夫人算个什么东西?
“府尹大人,萧家的家务事自然不会劳烦大人。”萧观音话锋一转,对顺天府尹说道:“但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是,是。”顺天府尹已经把那些账簿和欠条翻看了遍,随后宣布自己处理的案情结果,“鉴于账簿欠条等证物,本官判定丞相夫人理应偿还这笔欠款。所以,武成王妃不是强抢,而是有理有据的变卖丞相府财物用来偿还欠下的银两”。
这样说应该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丞相府已经穷到这种地步了吗?
萧观音站起身,对顺天府尹说道:“多谢府尹大人秉公断案。既然不是强抢,那本王妃就将这些东西拿走变卖。”
“是,王妃随意。”顺天府尹双手作揖,“下官恭送王妃。”
萧观音带着暗卫,还有从萧家拿回的那些古玩玉器,大摇大摆的离开了萧家。
“大人,您不能这么断案,明明是那个孽女回来娘家强抢财物……”郑夫人扑到顺天府尹的脚下,抱住顺天府尹的脚哀求道。
萧家已经都空了,没有银子,就那些摆在明面上的古玩玉器,一是为了装门面,二是可以变卖度日。
如今又被萧观音全都抢走,以后丞相府若是一分银子都没有了,该怎么过?
“夫人,武成王妃有理有据,本官是按照流程断案!”顺天府尹言辞犀利。
顺天府尹带着官兵离去,案子已断,至于丞相府的家事,他一个顺天府尹可管不了。
“没有天理呀……那可是丞相府的财物呀……”郑夫人又开始瘫坐在地上哭嚎。
丞相府里的下人包括管家都不敢上前劝慰,萧家已经彻底的败落……
“王妃,这些东西怎么办?”离开萧家后,暗卫问萧观音。
十几个身穿黑衣、面无表情的暗卫,每人手里都或多或少拿着东西。
“去众生医馆门口拍卖,还要大张旗鼓的卖。”这些东西中看不中用,不如换成银子给更需要的人用。
于是,就在众生医馆门外,伙计搭起了红绸台子,上面一件件摆放着萧家的那些古玩玉器以及字画。
众生医馆本就因为行医济世而闻名于京城,如今门口大张旗鼓的摆摊拍卖,瞬间就引起了过往百姓的注意。
“咣”一声,医馆的伙计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锣,一敲响彻半条街,随后伙计高声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因为丞相府欠了我们医馆诊金和药费,所以我们医馆今日在这里拍卖丞相府的古玩玉器用作偿还诊金和药费,多余的银两全部用来为父老乡亲们义诊,这些古玩玉器货好价廉,希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锣声一响,招来了更多的过往百姓,众生医馆门口也被来看热闹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丞相府的东西?丞相府穷成这样了吗?”
“哎哎,别管丞相府穷不穷,这些个东西倒真是好东西。你看那个羊脂玉颈瓶,那可是上好的羊
脂玉,还有那个双耳翡翠香炉,翡翠的色泽一看就是上等货。”
围观的人群中有懂行的人,丞相府这些东西一眼就能看出全是极佳的珍品。
细想想也是,丞相府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当年的萧丞相可谓风光一时。
“咣”又是一声锣响。
“本次拍卖的古玩玉器底价为十两白银,大家可以随意加价,价高者得。”
萧观音故意将底价定的很低,就是为了让这些古玩玉器不会卖出特别高的价格。
即便是穷苦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银子买,但拍卖所得的银子,也会用在医馆的义诊上。
而相对于那些富户人家,有银子可以参与拍卖,谁给的价格高,东西就归谁。
“底价十两?这么便宜?”人群中已经有人开始摩拳擦掌。
这个朝代对拍卖并不陌生,一些人牙子会拍卖一些丫鬟仆从,还有秦楼楚馆也会拍卖妓子。
甚至有一些官宦世家的下人在看到这种情况,摸着自己的钱袋也跃跃欲试……